为什么你们都不愿把钱存银行了?

为什么你们都不愿把钱存银行了?

随着社会发展,类似于P2P诞生,年轻一代人越来越不愿把钱往银行里存了,或者说,他们还没有那么多钱可以存在银行,并且就算有,也很少人愿意存吧,我们不得不承认,年轻一代理财观念和老一辈还是有着很大差别的。

01|中国老百姓的存款去哪儿了?

存款余额已经降至197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长期以来,我国都被认为是一个高储蓄率的国家,居民存款余额也在大部分的年份里一路高歌猛进。不过,自2004年以来,我国居民存款增速下降的趋势就已经开始。而从2017年开始,中国人民币存款就出现了绝对量的减少,到底,存款去哪儿了?

我国银行的存款增速一直放缓,目前各项存款余额的同比增速已经降至197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央行最新公布的金融和社会融资增量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2018年4月末,当月住户贷款余额为42.8万亿元。值得注意的是,4月居民存款出现明显下滑,比上个月大幅减少1.32万亿元,为历史单月最大降幅。

4月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18万亿元,同比多增797亿元。当月的人民币存款增加5352亿元,同比多增2721亿元。4月的新增贷款便超过了新增存款。

也就是说,银行的负债在逐渐上升,这让几乎每一家银行都开始焦虑和不安。银行存款争夺战的背后是一组令人忧心的数据,结构性存款正成为银行揽存的主力,而现行异乎寻常的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也亟待回归正常。

02|有一些人是不敢把钱存银行

为什么呢?

来看看高女士的例子:高女士拿着自己赚回来的1000万到某银行存款,为期一年。今年到期了高女士就到银行查询余额,却发现可用余额剩余零,高女士赶紧打电话到银行查询情况,银行告诉高女士,钱被冻结质押了,质押期限竟长达82年!

经过调查,原来高女士在存款后的第三天,该银行接到分行的通知,说高女士已经签订了一份质押担保委托书,可以把这1000万放款给某房地产公司。

我们一直都觉得银行是个存款的好地方,就算利息低但是非常有保障。一些老人辛苦工作一辈子,把养老的钱都存入了银行,他们不希望去投资去理财之希望自己的钱能有个保障就好了。

可是这些年关于银行的丑闻越来越多,内部运作模式也备受质疑,究竟银行的内部员工可以接受到客户的哪些私密的信息,又是以什么样的手段转移了客户的财产这些还有待考察,总之银行的信誉度还是有待完善的。

03|还有一些人不愿意存银行

因为银行的存款利率太低

随机采访了几位出借人,李女士说,自己绝大部分工资会去购买网络理财产品,因为银行存款利率太低;出借人王先生说,银行存款利率太低,好几年没去银行办过业务了,相比之下,更愿意选择股票等投资渠道。

还有一些人不愿意存银行

股票、债券、信托、理财、基金、P2P等投资渠道在不断增加,愿意主动把存款作为投资品种的居民越来越少,这是居民存款被分流的主要原因。

举个例子,当前货币基金规模高达7万多亿元,其中一个产品——余额宝,去年规模就达到1.58万亿,超过招行的存款总额。在余额宝等货币基金面前,银行业的活期及定期存款利率,已经不具有吸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