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泥白肉怎么做?

七年扛把子

蒜泥白肉是一道著名川菜,制作原料主要有蒜泥、肉等,口味鲜美,营养丰富,食时用筷拌合,随着热气,一股辣椒油和大蒜组合的香味直扑鼻端,使人食欲大振。蒜味浓厚,肥而不腻。

做蒜泥白肉,最好是用二刀肉来做,当然了,不同部位的肉可能口感不同,自己做就看个人喜好。。用后腿肉/瘦肉照样吃,自己喜欢就好!

第二肉片尽量切细碎,切太大块了,虽然味道也很好,不过可能会觉得吃肉量太大!

第三,酱料非常关键,如果自己有研究有做过,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套路来,菊子姐姐的蒜泥白肉亲测好吃,身边的家人朋友也都爱,建议可以参考下!

1、食材

五花肉400克

黄瓜一根,小葱,香叶,八角,生姜,蒜头

2、加工

锅里烧水,沒过肉,放入八角,香叶,生姜片,葱节,花椒粒,盖上锅盖,(三成肉煮到用筷子可以插透即可,约15分钟)

三成肉捞起放凉,(片肉:先铺一张干净毛巾,把肉放在毛巾上片肉,这样肉才不会打滑,肉一定要片薄片,如图,这就要看技巧了,说多了没用,熟能生巧,菊子姐姐也还需要更加努力^_^)

准备一碗开水,切好的肉片,再次放入开水中烫一趟

黄瓜片薄片待用,如下图所示

小葱切葱花,生姜和蒜头拍碎一起捣成泥

调味汁:蒜泥白肉最关键的就是这碗调味汁啦!(两勺辣椒粉,白糖,胡椒粉,陈醋,盐,鸡精,捣好的蒜泥和姜沫,花椒粉,一起混合拌匀 )。这里的调味按个人口味决定比例

锅里放油,烧热到有点冒烟的状态,直接倒入调好的辣椒酱中制作成辣椒油调味汁,最后拌匀即可

一片肉一片黄瓜围着摆好,最后淋上调好的调味汁就可以食用啦啦,虽然看起来都是白白的肥肉,但是吃起来肥而不腻哟!喜欢吃肉的朋友赶紧试试哈!

3、摆盘

大口吃肉就是这个境界啦!


菊子美食记

想做好吃的蒜泥白肉,首先得有块猪后腿二刀肉,哪里的肉肥瘦相间适中,口感最好。蒜泥白肉在家做很简单,五花肉这么吃,格外爽口。

当今的蒜泥白肉品质与风味要求甚高,均要求肥瘦兼备,且肉片匀薄大张,蒜味浓香却不呛鼻,咸辣鲜香,并略有一些回甜。


主料

五花肉 300g;黄瓜1根

辅料

大葱适量;香葱一根

姜几片;大蒜6-7粒

小米椒3个;醋3-4勺子

生抽3-4勺子;糖半勺子

盐适量;辣椒油4勺

做法

1、 洗净的五花肉凉水下锅,放入大葱姜、料酒小火炖煮到筷子可以轻松插进去即可

2、 煮好的五花肉晾凉后切薄片,我这个切得不够薄,各位自己掌握哈

3、 黄瓜拿擦子擦成细丝挤出水份摆在盘子中间,怎么摆看个人喜好,这个黄瓜主要是解腻的,和五花肉搭配完美~然后切好的五花肉摆一圈

4、 料汁:大蒜压成泥,不是切的那种碎,就是要经过碾压的泥状才有那种味道,然后醋、生抽、盐、糖、辣椒油多放点,拌匀

5、 香葱切碎,小米椒切小段, 把刚才的料汁浇在肉上,沾着吃也可以的

==================================================================


豆果美食

民间有句俗话:诸肉还数猪肉美,百肉当是白肉香。“白肉”的出现与吃法,在四川已有两三百年了吧。至今,在巴蜀城乡的便饭铺、炒菜馆,甚至中高档酒楼几乎都有“蒜泥白肉”、“凉拌白肉”。既然是“蒜泥”,又经“拌”,何以又叫“白肉”呢?

史书记述,早先东三省的满族人,曾有一种风俗大礼叫“跳神仪”。通常于春秋两季择良日敬神祭祖,祭祀后便要吃“跳神肉”,手把煮熟的白肉肉,执刀自割自食。满族人向来视这种肉为“神肉”、“福肉”。宋代,跳神白肉传到了京城开封,食肆上也有了专卖“白肉”的。

袁枚《随园食单》说白片肉“此是北人擅长之菜”,“割法虽用小刀片之,以肥瘦相参、横斜碎杂为佳,与圣人割不正不食一语截然相反。其猪身肉之名目甚多,满洲跳神肉最妙,肉皆白煮,不加盐酱,甚嫩美。自片自食,善片者,能以小刀割如掌如纸之大片,兼肥瘦而有之”。

曾在江淅一带宦游的四川罗江人李化楠,善收各地饮食之精要,他将“白片肉”的烹煮方法记录下来带回四川,向巴蜀百姓作了介绍。晚清时“白片肉”已出现在成都的市肆饭馆中,有了诸如“凉拌白肉”、“椿芽白肉”之类的白肉佳肴。

随满族人入川的“跳神肉”亦也广泛用于各种祭祀习俗。祭祀后的白肉在巴蜀大地又演生成为“回锅三兄弟”,即 “回锅肉”、“连锅子”和“凉拌白肉”。尤其是“蒜泥白肉”,川人在煮熟后片成大片的白肉里加以红油、复合酱油、白糖、味精、蒜泥来调味,简单几样调味料,就让看似白死拉跨,肥腻得让淑女花容失色的一大盘白肉,优雅蜕变为一款咸鲜味美、蒜香浓郁、香辣多滋、肥而不腻、细嫩化渣、回口微甜、吃口超爽的川菜名菜。

蒜泥白肉看似调味料不多,但其制料,调味都很是精道。酱油,多用成都太和酱油或窝油,也有用中坝或德阳的口蘑酱油。 讲究的还要把酱油加红糖、香料、香菌,重新熬制成拌白肉专用的较浓稠的甜红酱油,也叫复合酱油。再就是红油辣子(二荆条辣椒和朝天椒混用),须得又红又辣、辣而不燥、香辣浓厚。蒜泥则用温江特产之独头红皮香蒜,当天用则加少许盐、味精,现舂成蒜泥,使蒜味清新浓醇。做好蒜泥白肉须得注意几点:

1. 要选猪后腿肉,修成菜刀长短,先下锅煮,汤内加适量花椒、生姜、葱、料酒;煮肉的汤还可用来煮白菜、冬瓜、萝卜等,放点盐,即是一款与蒜泥白肉相配的汤菜。

2. 肉煮到8.5分熟起锅。白肉是刀片出,不是切出来的。片出的肉连皮带肉,厚薄均匀。通常为10厘米长、5厘米宽、越薄越好。

3.肉片好后,吃之前先下汤锅烫热,滴干水分再装盘,趁热将事先调好的熟油辣椒、复合酱油、白糖、味精的味汁淋在肉片上,浇上蒜泥即成。盘中即呈现出白里透红,酱香、辣香、蒜香、甜香,混为一体的浓滋美味,直扑口鼻。

4.须注意,蒜泥白肉不是凉菜冷吃,而是热拌热吃。

现今的餐馆酒楼,可以说几乎没有一家蒜泥白肉是手工片出的,都是经过冷冻的肉用切片机片出,既大又薄。用机器没错,但用冷冻后的肉就不对了。虽有的也用热汤烫热拌合,但吃起来完全就没有肉的鲜香美味。还有的在淋上调味料后,还要撒上葱花或剁碎的小米辣椒,这就是江湖菜,乱整了哈。

中国川菜文化人《百年川菜传奇》《路边的川菜史》

片白肉的刀工非一般厨师所能娴熟掌握

蒜泥白肉,色香味形的确诱惑饮食男女定力崩溃。

凉拌白肉卷,里面可以裹些生菜,增加吃口。

初春时节,椿芽拌白肉堪为美味佳肴。


江湖饕客


蒜泥白肉是四川非常经典的一道家常菜,由北方传到全国,其最早源于北方的白煮猪肉及吃肉大典。

一、选料:

主料:带皮猪坐臀肉250g,或猪后腿肉

辅料:黄瓜100g

调料:大蒜(紫皮独头蒜)30g、精盐2.5g、味精(可根据个人需要选择,也可不放)1g、糖粉(如制作了复制酱油,糖就不必单独放了)9g、酱油(如实现制作了复制红酱油,此部分直接加50克红酱油即可)

40g、辣椒油30g、香油2g

二、制作过程

猪后腿肉清洗干净、黄瓜去皮洗净,猪肉放入锅中,加入料酒、姜葱、花椒(去腥)煮25分钟至熟、用原汤浸泡,至完全凉透后捞出,用吸油纸吸干表面水分;熟猪肉片成长约10厘米、宽约4厘米的薄片。

黄瓜切成菱形片用精盐(1g)码味;大蒜加0.5g精盐捶成泥。

精盐2g、酱油40g、糖粉9g先混合均匀,至糖完全融化。加入蒜泥30g、味精

1g、熟油辣椒(油气重)30g、香油2g调匀成蒜泥味汁。

黄瓜装盘垫底,肉片盖面;调好的蒜泥味汁,淋在肉片上


美食理想

蒜泥白肉,口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一道开胃家常菜。一股酱油,辣椒油,大蒜组合的香味直扑鼻端,蒜味浓厚,五花肉肥而不腻。



👉点击右上角关注键,欢迎浏览!

👏👏👏



蒜泥白肉

准备食材:

五花肉,黄瓜,大葱,小葱,老姜,蒜,料酒,花椒颗粒,八角,熟油辣子,生抽,复制酱油适量,芝麻香油,花椒油,白糖,香醋,

做法:

  1. 五花肉放到开水中焯烫去血水。
  2. 五花肉焯烫好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加入葱段,老姜片,料酒,花椒颗粒,八角一起煮。水开以后,转小火煮40分钟。
  3. 五花肉煮熟以后,捞出沥干水份,冷凉。
  4. 冷凉后五花肉切成薄片。
  5. 黄瓜用削皮器削成薄片。
  6. 一块肉包一片黄瓜码放在盘子中。
  7. 小葱切葱花,老姜做姜汁,蒜成末,放入碗中,加入熟油辣子(油多辣子少),生抽,复制酱油适量,芝麻香油,花椒油,白糖少许,香醋少许拌匀成汁。
  8. 将调好的汁浇到放放好的肉片上即可。


蒜泥白肉是一道川菜,非常好吃的一道凉拌菜。其独特的口感深受人们的喜爱。




美食来临

蒜泥白肉

在四川及重庆,蒜泥白肉算是家喻户晓。吃白肉最好在炎热的夏季,拌一大碗白肉,配上些窝笋片,香辣且爽口,二两白酒,再一锅白米稀饭及泡菜,一顿绝佳的家常晩餐,把川人爱生活的写照就浓浓地搅拌在红油与白肉里了。

蒜泥白肉有成都版本及重庆版本,以用酱油分。我偏爱重庆版本,现切现拌,不用酱油,完全靠蒜泥的浓稠来“巴味”。

二刀后腿肉,重庆人称“二刀元尾儿”,也是做回锅肉的不二选择。铁锅干烧后以肉皮入锅,见肉皮呈黄色时取出,用刀刮洗到肉皮干净发白,此法尤为重要,去“毛腥”就此一法而己。锅中烧水,姜几片,小葱几挽入锅,猪肉入水煮开后小火浸煮至熟。用筷能插至皮透时捞出,用清水漂着冷透。长片刀将肉片成透光薄片置于拌碗中,再清水漂之,取土陶蒜罐一个,大蒜落入内加盐,舂成粘稠的蒜泥,拌入白肉,小勺白糖、小勺姜白、姜茸、炒香的白芝麻、川盐拌均匀。取一盘,垫上窝笋薄片,置白肉片于上,浇上红油就成。


突然忆起一事,九十年代初与父亲在重庆缆桥头的黄桷树下,偶遇一小伙子,一桌一凳一桶,桶中清水漂着白肉,桌上有红油、蒜泥诸物,用干净塘瓷盛着,现称现切。我与父亲坐在黄桷树下,半斤白肉在浓浓的红油里浸着,一边吃一边聊此家什话。二十几年去了,父亲年近七旬,当年父亲的精气神韵,干脆利索的作派就如黄桷树下白肉的滋味一般,牢牢的留存记忆中,不曾散去......

美食不仅是饱腹的需求,而往往和人生的记忆、重要关头的选择联系在一起,而赋予了温暖和温度。中国人的家庭又和餐桌密不可分,因为一家人同有的是共同的血脉与味觉记忆,才使得更有文化意义的关怀和精神永桓的家园。


渔夫钓客

\n

{!-- PGC_VIDEO:{"vid": "9155fbc402e64d2896a60347366d34b3\

Mr谢燕

猪肉有很多的做法,每一种做法都把猪肉打造的美味精典,挑战着吃货的味蕾,我们家都爱吃肉,特别是猪肉,其中蒜泥白肉是女儿的最爱,做法简单。



把猪臀肉清洗干净刮去猪毛,放入锅里煮至肉皮软,断生看不到血水即可,千万别煮太烂,,捞出来,洗干净用清水泡20分钟左右,捞出来控干净水,切成大薄片,放在大盘子里,加上鲜蒜泥,酱油,辣椒油调拌均匀,也可以放点白芝麻看起来更香呢,再放上香菜叶子点缀,摆好即可食用了。


它辣香味美, 吃起来好解馋呢,加上蒜泥的香味,油而不腻。朋友们做起来吧。


彩虹满天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7623489059441956645, "vid": "c0e9fed2035341e4a7c1d4359e7bdbbb\

美食煮艺

蒜泥白肉以宜宾李庄最为出门。其刀功蘸料无不独具特色。下饭佐酒不二之选,我在家偶尔也会做来家人品尝。

做法:带皮五花肉用高汤煮熟。(无高汤用清水也可。)

煮熟后用刀切薄片,越薄越好。

蘸料:生抽、耗油、小米辣、青花椒、味精还有最最重要的蒜泥。(蒜泥捣到越碎越好),最后一步,热锅辣油浇到蘸料上即可。

配菜:大米饭两碗😁😁😁 装盘可陪几片黄瓜薄片

注:切勿将蘸料拌到白肉里面,影响口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