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修复债市再融资功能

央行此次将MLF担保品扩容,意在修复债券市场正常的再融资功能,助力三大攻坚战,但从总量上并未改变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基调。

本刊特约作者 李苗献 郭于玮 鲁政委/文

6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适当扩大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范围。新纳入中期借贷便利担保品范围的有:不低于AA级的小微企业、绿色和“三农”金融债券,AA+、AA级公司信用类债券(优先接受涉及小微企业、绿色经济的债券),优质的小微企业贷款和绿色贷款。

由于近期信用债违约事件有所增加,信用利差出现走阔。而信用利差的这种走阔在信用评级相对较低的债券上表现更为明显。2018年6月1日,3年期AA级中票与AAA级中票之间的利差达到76BP,自2018年1月2日的46BP提高30BP。信用债净融资规模随之出现萎缩。2018年5月,包含企业债、公司债、中票和短融在内的债券净融资额为-1010.1亿元。

最近,债券市场违约事件显著增加,其中很多属于再融资不成功所致。本次政策明确将MLF合格抵押品的范围从AAA级下调为AA级,显示出意在支持债券市场正常再融资功能的恢复。

在这一背景下,央行将MLF担保品所接受的公司类信用债等级从AAA级扩大至AA+级和AA级,有助于提高投资者对评级相对较低的债券的需求,减轻信用风险对市场情绪的冲击,呵护信用债发行。

根据央行新闻稿,此次MLF担保品扩容主要包括三大类,每一类都与绿色有关。“一是不低于AA级的小微企业、绿色和‘三农’金融债券;二是AA+、AA级公司信用类债券,包括企业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优先接受涉及小微企业、绿色经济的债券);三是优质的小微企业贷款和绿色贷款。”显然,此次MLF担保品扩容的重要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加大对绿色金融的支持力度。

2018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确保打赢三大攻坚战”,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绿色金融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抓手,其增长态势却出现放缓苗头。2017年6月末绿色信贷余额8.2万亿元,同比增长13.2%,仅比同期全部贷款余额增速高0.3个百分点。根据笔者观察,目前景气提升与资金链紧张并存,有50%的企业将“资金紧张”列为企业面临的主要障碍。央行此时决定扩大MLF担保品范围可谓及时雨。

笔者认为,MLF担保品范围的扩大,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基调发生改变。

首先,在决定扩大MLF担保品范围的新闻稿中,央行强调,“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其次,目前MLF担保品并不短缺,担保品不构成MLF发放的瓶颈。在此次扩容前,MLF的担保品包括国债、央行票据、国开行及政策性金融债、地方政府债券、AAA级公司信用类债券等。目前MLF余额约为4万亿元,而全国性商业银行持有的国债、国开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就有11.4万亿元。此处因数据可得性,我们没有考虑除全国性商业银行外的公开市场其他一级交易商,也没有考虑央票、地方债、AAA级信用债等品种,即使如此,11.4万亿,的合格担保品也已不少。因此,此次央行扩容MLF担保品范围,并不意味着MLF投放量就会出现快速增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