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拼的終點,也只不過是別人唾手可得,的起點

好好讀書才有未來

上個好大學,你就會出人頭地啦

這是考爸考媽和老師經常掛在嘴邊的嘮叨。

2018年高考剛剛結束,高考真的是一個孩子人生中唯一的“出路”嗎?

努力打拼的終點,也只不過是別人唾手可得,的起點

相信對於絕大多數的家長來講,這個答案是肯定的。但對於一小部分人來講,努力奮鬥的終點,就是他們唾手可得的起點。最近,看了一部名為《出·路》的紀錄片,導演用了零散的6年的時間,去跟拍3個完全不同的孩子,用身邊最真實的、最貼近生活的故事,一層一層的揭示這個答案。

努力打拼的終點,也只不過是別人唾手可得,的起點

在這篇紀錄片中,主角之一的馬百娟,是一名甘肅白銀市會寧縣野鵲溝小學二年級的學生,這所學校只有一排破磚房、5名學生,和2位鄉村老師,要不是校長的極力說服,馬麗娟連上學的機會都沒有,6年的時間內,她輟學了。她父親的原話是,“上學要打工,不上學也要打工,為什麼要上學?”

努力打拼的終點,也只不過是別人唾手可得,的起點

第二位主角是徐佳,是一位復讀了3年的學生。徐佳的爸爸因意外去世,而父親的遺願就是希望兒子能考個好大學。為了實現爸爸的願望,已經兩次與大學失之交臂的他,再次選擇復讀,而他的希望就是,能夠把大學通知書帶到爸爸墓前。“即使是打工,也肯定是要文憑高的,不要低的” 這是徐佳媽媽的簡單想法。6年的時間內,考上了湖北工業大學,在在電力公司上班,他買了車、買了房,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終於在武漢站穩了腳跟,總算擠進了城市中產的隊伍

努力打拼的終點,也只不過是別人唾手可得,的起點

第三位主角是袁晗寒,一位從央美附中退學在家的少女。退學後開過酒吧,店鋪租金一年就要2萬塊,她自己也知道這個價格挺貴的,但媽媽卻說:“去學校也要錢,就當交學費了。”6年時間內,遠赴德國繼續學習藝術,拿到了德國杜塞爾多夫大學的藝術碩士學位。回國後她先是去了上海餘德耀美術館實習,同年,在北京註冊了屬於自己的藝術品投資公司。

以上並不是杜撰,而是真實的現實生活。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國家,同一個地區,但人生的考題卻從一開始就分了AB卷,我們對別人手中的試題一無所知,只能被自己手中的選擇題搞得焦頭爛額。

努力打拼的終點,也只不過是別人唾手可得,的起點

“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 這句話問出了許多人的無奈。馬百娟去過最遠的地方,也只不過是縣城。而縣城男孩徐佳努力打拼的終點,也只不過是北京女孩袁晗寒唾手可得的起點。

高考是唯一的出路嗎?徐佳說,高考前,他覺得高考是唯一的出路,上了大學後,他再回頭看,又覺得不是,他可以打工、可以創業。但在之前的那個時刻,他是看不到這些的。

高考只是人生當中的一個過程,並不是人生的所有。對於小地方的人來說,高考,是他們唯一可以獲得公平的渠道。如果錯過了,當然也可以再努力去尋找其他的出路,出路一定是有的。而高考和人生中的其他關卡是一樣的,這只是一個選擇,也不是所有人都要通過它去尋找出屬於自己的路。

努力打拼的終點,也只不過是別人唾手可得,的起點

作為主角的徐佳,看過袁晗寒和馬百娟的素材,他說,他也接受這種不公平,但是他要十分的努力,這樣,他的下一代才不會像他一樣,就有可能接近袁晗寒的這種機會。而袁晗寒則在拍攝時說,她出生在她現在的家庭裡,這不是她能夠選擇的。

雖然高考的確存在種種弊端,但毫不誇張地說,好好讀書,考個好大學,如今依然是實現階層逆襲的最好捷徑

越努力越幸運,若是起跑落後,那就用汗水換來更好的明天!

努力打拼的終點,也只不過是別人唾手可得,的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