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有啥要求?有啥好处?这些小知识你需掌握

血液被人们誉为人体的“生命之河”,直到今天,人们都没有研制出能完全代替人体血液功能的人造血液,只能从健康适龄的人体中获取这种宝贵物质。每年,无偿献血者的义举使得数以万计的病人生命得到了延续。

世界献血日到来,关于无偿献血的这些知识,你也需要了解↓↓↓

无偿献血有啥要求?有啥好处?这些小知识你需掌握

资料图:2018年5月18日,在山西太原举办的一场特殊的成人礼活动中,年满18周岁的高中学生踊跃参加人生第一次无偿献血,传递青春正能量。 韦亮 摄

无偿献血有啥要求?有啥好处?这些小知识你需掌握
无偿献血有啥要求?有啥好处?这些小知识你需掌握无偿献血有啥要求?有啥好处?这些小知识你需掌握
无偿献血有啥要求?有啥好处?这些小知识你需掌握无偿献血有啥要求?有啥好处?这些小知识你需掌握
无偿献血有啥要求?有啥好处?这些小知识你需掌握无偿献血有啥要求?有啥好处?这些小知识你需掌握

一次献血多少合适?

中国大陆提倡一次献血200ml、300ml或400ml,具体献血量会根据献血者的体重、血红蛋白含量及其它健康状况综合考虑。对于符合条件的献血者来说,一次性献血400ml与200 ml没有什么不同。

但对于受血者来说,接收1袋400ml的血液比接受2袋200ml的血液,发生输血免疫反应、传染疾病的几率从理论上讲要少一倍,因此对患者也更加有利。

献血后多久可以恢复?

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后,骨髓的新陈代谢加快,人体在肝、脾等脏器内贮存的血液也会迅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和循环血量保持平衡。血管周围的液体立即会进入血管内,只要1-2小时便可补上失去的血容量;血浆蛋白大约在1-2天内即可补足;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在7~10天即可恢复到献血前水平。

符合献血条件的人,献血200-400毫升,不超过正常人体血液总量的十分之一,不会对身体造成实质性的损害。血液本身具有旺盛的新陈代谢能力,人体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血细胞在衰老死亡,献血后反而会刺激人体造血功能更加旺盛,加速血细胞的生成,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以适应机体的需要。

无偿献血有啥要求?有啥好处?这些小知识你需掌握

感冒是否可以献血?

如果现在已经有明显的感冒症状,例如发热、头痛、咽痛、咳嗽等症状,均不适宜参加献血。

如果无任何感冒症状,仅仅是自觉轻度不适,或者预防性服用感冒药物,需要经过献血现场体检医生的综合判断,决定今天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献血。

无偿献血有啥要求?有啥好处?这些小知识你需掌握

资料图:2016年6月14日,第13个“世界献血者日”大型公益活动在南昌八一广场举行。 吴鹏泉 摄

女性献血者生理期间能否献血?

女性的月经实质是机体受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子宫内膜增生、脱落并伴随出血的生理性周期变化。

部分女性会有内分泌失调、失血量较多和痛经等症状,生理期期间献血也会增加献血不良反应的几率,因此建议女性在生理期前后三天尽量不要献血。

纹身、打耳洞一年内不能献血?

虽然现在纹身和打耳洞技术很成熟,但是有的场所还是存在工具消毒不彻底等隐患,不能确保一定不会感染疾病。由于经血液传播疾病病原体检测存在窗口期问题,所以为了患者的健康,纹身、打耳洞者一年内是不可以献血的。

献血后,在扎针部位加压5-10分钟止血,休息至少15分钟后,即可做一般的活动,但剧烈运动、登高、长途驾驶或通宵娱乐活动建议在24小时后;献血的手臂建议24小时内不提重物,以免皮下出血。

无偿献血有啥要求?有啥好处?这些小知识你需掌握

资料图 韦亮 摄

献血小板与献全血的区别是什么?

通常所说的献血,多指一次采集200ml、300ml或400ml全血的过程,需要3~5分钟。全血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献单采血小板是借助血细胞分离机将血液中血小板分离出来,同时将其他血液成分回输到捐献者体内的过程,是现代献血的新理念。

血小板的恢复比红细胞快,捐献血小板三天后,循环血液中的血小板即可恢复到捐献前的水平。因此,我国规定捐献血小板最短可以每两周献一次,一年最多可献24次,只要符合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要求,采集后无任何身体不适,可进行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对人体没有损害。

无偿献血有啥要求?有啥好处?这些小知识你需掌握

献血量与献血间隔期有什么规定?

从献血间隔看,全血两次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单采血小板,两次间隔不少于2周,不大于24次/年。因特殊配型需要,由医生批准,最短间隔时间不少于1周。

先献单采血小板、后献全血间隔不少于4周。先献全血、后献单采血小板间隔不少于3个月。

大家都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