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民未來會是什麼樣的?還有農民麼?

如果一切發展都理想的話,未來某一個時候,在主要的農業產區,凡直接參與農業生產的,可稱為農民,佔總人口不多,不會超過10%。網上查了一下,說美國農業從業人口只佔2%,英國只佔1.8%,日本3.4%,韓國7.7%,不知準確度如何?非常低是肯定的。

我國農民未來會是什麼樣的?還有農民麼?

農業可能永久性的有一個問題,就是生產季節性帶來的忙閒不均,依據發達的交通,可能會有一些學校的假期,會與忙季結合起來,學生們假期中,會使用各種易操作的機械,短暫參與農業生產。

還有一部分人,會選擇居住在農村,也可能和農民混居。他們中的一部分,可能屬於農村龐大水利等公共設施的管理人員,還有一部分,從事一些自己喜歡的農業生產活動也說不定,而不是以農業為業。他們可以和農民一起稱為農村居民,如果這樣算,就要多一些。他們的混居地,將以農村社區的方式存在。

我國農民未來會是什麼樣的?還有農民麼?

中國幅員遼闊,地理氣候條件差異很大,農業生產條件和成本會有很大不同。當著農業主產區的供給商品率變得非常高時,會對部分區域的農業商品生產構成很大擠壓,並以主產區運銷成本承擔極限為邊界。這部分地區,最有可能是山區,牧區、林區等,會形成部分主要農產品的自我供給,同時許多特色產品外運。

最多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佔用的土地資源很少,最少的人口居住在農村,更少的人口從事農業,將最大量的土地、林地、牧場等作為他們的生產場所。

我國農民未來會是什麼樣的?還有農民麼?

以家在華北的魏強為例:“我家地處華北平原北部,主要種植糧食作物育小麥和玉米,一年兩季,地勢平坦氣候合宜,很適合機械化作業。個人感覺現在種地還是比較容易的了,耕地、播種、澆水、收穫完全機械化,而且收穫的玉米是直接剝完皮的,十畝地從收穫到再種上新的作物也就一兩天,整個生長期管也很簡單,基本就是澆澆水。即使是這樣,我們那裡種地的人越來越少了,很多人到城裡去買了房,農村的房子空了很多就那麼荒著,地也不種了,大片大片的土地成為荒地,看著有點心酸,是因為現在生產力發達了就可以這樣肆意浪費了嗎。”

我國農民未來會是什麼樣的?還有農民麼?

綜上所訴,未來會越來越多的人離開農村,而留下來的大量土地集中管理和種植應該是最好的出路,就類似美國的那種大農場模式。土地規模化運營以後,與之配套的服務也會發展起來,比如農資公司,農業機械化產業,農民聚集區的醫療、娛樂、教育等配套都應該得到充分發展。這樣不僅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包括宅基地),還可以重新優化農村的勞動力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