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民未来会是什么样的?还有农民么?

如果一切发展都理想的话,未来某一个时候,在主要的农业产区,凡直接参与农业生产的,可称为农民,占总人口不多,不会超过10%。网上查了一下,说美国农业从业人口只占2%,英国只占1.8%,日本3.4%,韩国7.7%,不知准确度如何?非常低是肯定的。

我国农民未来会是什么样的?还有农民么?

农业可能永久性的有一个问题,就是生产季节性带来的忙闲不均,依据发达的交通,可能会有一些学校的假期,会与忙季结合起来,学生们假期中,会使用各种易操作的机械,短暂参与农业生产。

还有一部分人,会选择居住在农村,也可能和农民混居。他们中的一部分,可能属于农村庞大水利等公共设施的管理人员,还有一部分,从事一些自己喜欢的农业生产活动也说不定,而不是以农业为业。他们可以和农民一起称为农村居民,如果这样算,就要多一些。他们的混居地,将以农村社区的方式存在。

我国农民未来会是什么样的?还有农民么?

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差异很大,农业生产条件和成本会有很大不同。当着农业主产区的供给商品率变得非常高时,会对部分区域的农业商品生产构成很大挤压,并以主产区运销成本承担极限为边界。这部分地区,最有可能是山区,牧区、林区等,会形成部分主要农产品的自我供给,同时许多特色产品外运。

最多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占用的土地资源很少,最少的人口居住在农村,更少的人口从事农业,将最大量的土地、林地、牧场等作为他们的生产场所。

我国农民未来会是什么样的?还有农民么?

以家在华北的魏强为例:“我家地处华北平原北部,主要种植粮食作物育小麦和玉米,一年两季,地势平坦气候合宜,很适合机械化作业。个人感觉现在种地还是比较容易的了,耕地、播种、浇水、收获完全机械化,而且收获的玉米是直接剥完皮的,十亩地从收获到再种上新的作物也就一两天,整个生长期管也很简单,基本就是浇浇水。即使是这样,我们那里种地的人越来越少了,很多人到城里去买了房,农村的房子空了很多就那么荒着,地也不种了,大片大片的土地成为荒地,看着有点心酸,是因为现在生产力发达了就可以这样肆意浪费了吗。”

我国农民未来会是什么样的?还有农民么?

综上所诉,未来会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农村,而留下来的大量土地集中管理和种植应该是最好的出路,就类似美国的那种大农场模式。土地规模化运营以后,与之配套的服务也会发展起来,比如农资公司,农业机械化产业,农民聚集区的医疗、娱乐、教育等配套都应该得到充分发展。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包括宅基地),还可以重新优化农村的劳动力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