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緊扔掉這些電動車“生意經”,輕者破財重者入獄!

在電動車零售市場,大大小小的經銷商基本都深諳一些所謂的經營“竅門”,這些“竅門”讓經銷商們自以為“聰明瞭得”,更是在同行之間“傳授秘籍”。殊不知,如此糊弄消費者的“小聰明”最終只能是搬了石頭砸自己的腳,不但做臭了自己的口碑,還會惹來官司,生意也必將越做越小,顧客也會越來越少,結局只能是關門歇業。

揚州的陳小姐前天跟老宋抱怨說,她剛買的電動車還沒騎三個月就出現了許多問題:電動車幾乎每天都要充電,還騎不了多遠;剎車時,明明已經剎車了,但車子還是一個勁往前衝;電動車電機鎖壞了以後,準備換一個,可經銷商說換鎖要一百多塊。另外,剛買回來不久,電動車就出現了不少小毛病,但每次去特約維修站修理,經銷商總是推說問題不大,敷衍了事,早知道這樣,當初就不買了……

趕緊扔掉這些電動車“生意經”,輕者破財重者入獄!

老宋迫於專業知識比較欠缺,無法為陳小姐進行專業解答,只好私下偷偷請教了某位“業內資深人士”,他的一番回答讓真是讓老宋大開眼界。他說,你那個朋友碰到這些問題都正常,幹我們這一行誰還沒點不能說的“貓膩”……

怎麼說老宋曾經也是為電動車品牌搖旗賣文的“佈道者”,聽到他如此接地氣的“生易經”,老宋真有種“惡向膽邊生”的衝動,然而朋友的一席話又讓老宋蔫了下來,他說:“我們也是沒辦法,現在都廠家都打價格戰,對我們是各種逼,動不動就威脅我們要取消代理資格,那些電池廠家更是氣人,胡亂漲價連理由都不給……我們也要生存啊!”

趕緊扔掉這些電動車“生意經”,輕者破財重者入獄!

電動車從曾經的饕餮盛宴到如今的為了生存而戰,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看看下面的“貓膩”,經友們或許就能有了答案。

貓膩一:經銷商另配劣質電池賣給消費者

由於電池是電動車的核心部件,價格可以佔到電動車整車售價的1/3,且價格非常不穩定,所以電動車廠家在發貨時基本上是車和電池分開售,經銷商可自行選配電池。這就給一些經銷商玩“貓膩”以可趁之機。他們為了多賺錢,不用生產廠家的原裝電池和充電器,而是另配劣質電池和充電器賣給消費者。僅這一項,經銷商就可以賺取百元以上的差價。這樣一來,就坑害了消費者,花幾百元買的電池用不了多久就報廢了。

趕緊扔掉這些電動車“生意經”,輕者破財重者入獄!

貓膩二:低於3000元的電動車不可能配鋰電池

由於鋰電池電動車還不是很普及,許多電動車經銷商在推銷電動車時都聲稱,自家的電動車配備了市場上最新的鋰電池,性能非常優越,使用壽命也比鉛酸電池長,可以達到3年。由於鋰電池價格一般都在千元以上;所以配備鋰電池的電動車價格一般都在3000元以上。所以,那些靠忽悠消費者銷售2000元級別鋰電車的經銷商估計不久的將來“都是要還的”。

趕緊扔掉這些電動車“生意經”,輕者破財重者入獄!

貓膩三:虛標電池容量導致電池一夜報廢

一般來說,電池容量越大,電動車就能跑得越遠。因此,經銷商在銷售電動車時,往往會把電池容量標得很大,市場上甚至出現了22A,24A的電池。而根據國家相關標準,電動車一般只有10A、12A、15 A、17 A、20 A五個標準。也就是說,如果一塊電池是12伏,那麼一輛車最多隻能裝4塊電池,達到48伏。

另外,經銷商還會虛標電池容量,把36伏的標成48伏,15A的標成20A。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往往會根據電池上標的容量配備充電器,這樣一來電池就會損壞。比如:如果用20A的充電器給10A的電池充電,電池一夜就報廢了。

趕緊扔掉這些電動車“生意經”,輕者破財重者入獄!

貓膩四:以次充好,想方設法拖過保修期

鉛酸電池的使用壽命一般在一年半左右,而經銷商承諾的保修期一般是一年,因此很多經銷商就拿存放了兩三個月的電池充當新電池,這也就是不少電動車騎了幾個月電池就出問題的原因。而一旦電池出了問題,經銷商會想方設法拖過保修期,讓消費者付錢。

電池生產廠家規定的保修期是15個月,電動車的保修期是12個月,如果消費者所買的電池已出廠3個月以上,那麼在最後時刻經銷商是無法將電池退給電池生產商的。這樣一來,經銷商往往會轉嫁風險,或者說是消費者使用不當造成的,或者只換問題電池中的一塊,想方設法拖過保修期。

趕緊扔掉這些電動車“生意經”,輕者破財重者入獄!

貓膩五:保修期內跑不了25公里應換電池

據李先生介紹,消費者買電動車後電池出現問題,6個月內可以換新,12個月內包換,但無論怎麼換,電池必須整體換。但有些經銷商為了節省成本,只換一塊。

貓膩六:充電器質量差容易引發火災

原裝充電器賣到上百塊,而市場上有些充電器只賣幾十塊。經銷商為了節約成本,往往不用原裝充電器,而買一些劣質充電器糊弄消費者,達不到質量標準的充電器極易引發火災。

趕緊扔掉這些電動車“生意經”,輕者破財重者入獄!

貓膩七:電池質量問題須經專業儀器檢測

電動車出了質量問題,究竟應該如何解決?電動車質量問題消費者很難判斷,必須經過專業儀器才能判定。這就意味著,消費者就算遇到質量問題,也沒有辦法找經銷商弄清楚,而經銷商為了節省成本,不可能將檢測的真實結果告訴消費者。消費者就算明知電動車存

在質量問題,也無法取證,無法維權。

趕緊扔掉這些電動車“生意經”,輕者破財重者入獄!

在行業萎靡期,電池廠糊弄整車廠,整車廠糊弄經銷商,經銷商糊弄消費者,每個環節都有理由,每條供應鏈都要利潤;這一來二去,理智的消費者最終都會奔向品牌誠信、服務到家的經銷商。當這一現象到了行業集體失信之時,也就是電動車行業消失之時。

趕緊扔掉這些電動車“生意經”,輕者破財重者入獄!

其實最不該糊弄消費者的就是經銷商了,因為你是實體店,是直接面對消費者的人,電動車一旦出了問題,消費者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經銷商,而不是廠家。如果經銷商不能很好地為消費者解決問題,還要不停地製造麻煩,請問,將來消費者還會買你的單嗎?

請一定記住,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