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的由来:今天看来成功的所谓战略决策,只是偶然的被动选择

2008年的4月,阿里巴巴决定新开一个叫淘宝商城的平台,主要业务是B2C(企业对个人)。在之后的一年多里,淘宝商城发展缓慢,消费者分不清淘宝网和淘宝商城的区别在哪。而2008年的经济危机已经呈现出来结果就是阿里巴巴的B2B(企业对企业)也出现增长停滞,这给阿里巴巴带来困境。

危机的时刻开创新的品类或者模式,总是很奏效。

5月的一天,张勇和他的小伙伴讨论如何才能实现淘宝商城的业务增长,于是有人提议:不如搞个节日促销。但是在选择日子上面他们绞尽脑汁,头脑风暴所带来的总是创意性的观点:

“要不就在11月11号吧,光棍节,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忽悠他们上网购物。”

光棍节大促就此确定下来,展开工作还要有商家的参与,不然消费者买谁的东西。在和商家沟通的过程中,首先确定的规则就是:一天促销时间、全店5折,还要包邮。

那个时候所有的商家心里都没底,拒绝搞活动的占大多数,只有几十家业务量并不怎么好,决定死马当活马医,硬着头皮试一次。最后27个商户参加,其中有李宁、联想、飞利普等知名商家。

双十一这天来临,大家都很正常的对待,没有人对此抱多大希望。

促销活动开始,仅半天时间,商户们准备的货就全数卖光,又紧急调货补充库存开始新一轮的售卖。双十一结束,当日交易额突破5200万,是平时一天交易额的10倍。

双十一,自2008年开始成为狂欢节。

双十一的由来:今天看来成功的所谓战略决策,只是偶然的被动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