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画创新做出巨大贡献,饱受争议的水墨大师

为中国画创新做出巨大贡献,饱受争议的水墨大师

为中国画创新做出巨大贡献,饱受争议的水墨大师

关良是中国近代极具创新开拓力的艺术大师之一,他在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一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关良的戏剧水墨人物画传承了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和传统水墨画的表现手法,吸收了西方艺术文化的表现形式,并在二者的基础上进行了融合创新,创造了戏剧水墨人物画这一独特的艺术样式。尤其是将西方现代观念与中国传统艺术的融合。在立足传统和本土文化文化的基础上,大胆突破传统成规,寻找新的表现形式。关良的探索性和独创性艺术实践,为中国当代艺术提供新的思维模式和优秀范本。

为中国画创新做出巨大贡献,饱受争议的水墨大师

“关良先生是中国近现代画坛上一位不可或缺的大师。他最早将西方现代派的绘画理念引入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之中,创造了别具一格的戏剧人物画。”放眼 20 世纪的中国画坛,关良无论从题材、艺术格局、艺术风格、画面表现力、创新能力来讲,都是当之无愧的大师。他将戏剧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为“国画别开一胜面”关良的戏剧人物水墨画开启了近现代以戏剧为题材的水墨画的先河,借古创今,在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上吸收了近现代西方绘画思潮,并在二者的基础上进行融合创新,造就了戏剧人物画全新意境的时代篇章。

为中国画创新做出巨大贡献,饱受争议的水墨大师

郭沫若对关良的艺术很推崇,他在 1942 年《中央日报》发表的《关良艺术论》一文中这样说:“关良先生有很深的西画功底,同时对国画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从他的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关良先生有深固的西画根底,同时更深入国画的堂奥,从他的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风格,显然富有一种极大的创作感。他既不愿以纯粹的西画以绚其长,更不愿以陈旧的国画作风去倒钻牛角,他认识绘画内在的可贵,同时更深切认识动的热情奔放是时代精神之必须发扬。他以西画作躯壳,国画作灵魂,以西画单纯明快、坚实浓郁的技巧来表达国画恬静、洒脱、淡雅、超逸的神韵,企图创作一种时代的、前进的、发扬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新绘画,但他绝不是“折衷主义”者,因为他的目的在创造。

为中国画创新做出巨大贡献,饱受争议的水墨大师

关良的戏剧人物画格调高雅,风格独特,以反映弱小人物的心理状态为主,用不经意的线条将一个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跃然纸上。而且画幅虽小,气象却大,画面背后所意蕴的人文内涵深入人心。梅墨生就曾经评价关良的戏剧人物画有“大家气象”,大在艺术格局上,对画面的构思、经营巧妙得当,简练传神。

为中国画创新做出巨大贡献,饱受争议的水墨大师

关良每一幅作品的产生都是他无数次构思的结果,画面的人物、场景、服装都是根据画面所要达到的艺术效果来选择、取舍的。有的场景单独一个人物就可以表现的淋漓尽致,留给观者极大的想象空间,有的场景则需要用人物之间的互动来突出主题,那么人物具体的动作、表情、服装等就需要构思、设计了,画面最终的艺术效果的展现,与关良的这种构思、取舍不无关系。他早期创作戏剧人物画的时候,注重素材的积累和舞台速写的练习,这是他进行人物画创作的基础,在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中,他的“构思”方法也日趋成熟,作品的“构思”也更加的有特点。达到了中国传统画论中的“以少少许胜多多许”,而这种“少少许”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简单的任意省略,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取得的,可说是“千虑之一得”实乃“不工者,工之极也”的体现。

为中国画创新做出巨大贡献,饱受争议的水墨大师

20 世纪初,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西方现代新思潮极大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关良将戏剧用传统水墨画的表现方法加以表达,并结合西方绘画的表现形式,使中国的水墨戏剧人物画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墨人物画形式。他是现代戏剧人物水墨画发展的鼻祖,开展了将戏剧以水墨画形式表达的先河。

为中国画创新做出巨大贡献,饱受争议的水墨大师

研究关良戏剧水墨画的形成和发展,并分析其艺术特点,有助于现代水墨人物画创作者的学习和创新,为戏剧水墨人物画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和范本。关良的戏剧水墨人物画格调高雅,格局宏大,看似“信手涂鸦”实则“惨淡经营”,简中见繁,拙中见巧,画面天真稚拙,趣味十足,人物形象离形得神、画中有戏。

为中国画创新做出巨大贡献,饱受争议的水墨大师

画家致力于表达人物的精神面貌、心理状态和性格气质,将剧中弱小人物的内心诉求真实的反映在了画面之中。画中有戏,形神兼备,在二维的平面中表达三维的动画,动静结合,平面空间关系处理得当,使画面有一种动画般的戏剧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