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老外拍不出的中国偶像剧

肉叔上大学的时候,班里有一个藏族女生。

皮肤黝黑,眼睛很大,笑起来一口白牙,特别爽朗。

毕业以后她回了家乡林芝,跟拍拖好几年的男友结了婚。

朋友圈发出来的结婚照,背景也是高原上特有的蓝天白云,好鬼浪漫。

在这之前,肉叔看过的西藏电影不多,绝大多数来自万玛才旦。

因为主题都是有关衰落的民族文化和信仰,画面往往真实而沉重。像我同学结婚照这么浪漫的场景,还真的少见。

这才是老外拍不出的中国偶像剧

《静静的嘛呢石》,万玛才旦导演

不过最近,我在另一部片里,又看到了这股子浪漫。

如果说万玛才旦拍的是藏族现实伦理片。

那这部,就是藏族的偶像剧

被阳光移动的山脉

这才是老外拍不出的中国偶像剧

24岁的丹增从小生活在寺院里。

对他这样的喇嘛来说,拉萨神庙比三千公里之外他出生的村落,更该被称为“家”。

这才是老外拍不出的中国偶像剧

平静的寺庙生活被丹增的弟弟打破。

一次意外坠崖,让弟弟成了植物人。

丹增向寺院告了两周假,跋山涉水,回家探亲。

这才是老外拍不出的中国偶像剧

家里除了昏迷不醒的弟弟,还有母亲和弟弟的未婚妻,卓玛。

这才是老外拍不出的中国偶像剧

母亲想让丹增留在家里别回寺庙,还叫他跟准弟媳成亲——

弟死哥继,是过去藏民的一种婚俗。

丹增极力拒绝。

但渐渐地,他发现自己似乎对弟媳产生了不可描述的微妙感情。

不信你们品一品这个欲言又止的眼神:

这才是老外拍不出的中国偶像剧

动心的不只他一个。

弟媳对他,好像也一样。

这才是老外拍不出的中国偶像剧

然而在西藏,僧人还俗结婚是大逆不道的事,会连带整个家族受歧视。

另一边,丹增也过不了自己心里那道坎,他想念寺院里的生活。

这才是老外拍不出的中国偶像剧

是选择神圣的信仰,还是选世俗的爱情?

丹增还没来得及想清楚,另一个更大的问题来了——

弟弟醒了……

这才是老外拍不出的中国偶像剧

丹增和卓玛该怎么办?

在肉叔看来,《被阳光移动的山脉》很难定义。

它有股浓厚的藏族气质——

说藏语、用藏族演员、讲藏族人自己的故事。

“弟死哥继”的婚俗;丹增带着苏醒的弟弟和卓玛踏上的朝圣之旅;甚至贯穿全片的壮美风景,都是藏民独有的原生态。

这才是老外拍不出的中国偶像剧

这才是老外拍不出的中国偶像剧

但剥开宗教和地域背景,这又是两个普通年轻人,关于爱与选择的故事。

西藏没有沦为猎奇的符号,神秘庄严的宗教信仰,被导演巧妙融进日常。

最初的误会,来自卓玛对僧袍的“不尊重”。

—僧袍是法物,不能随便碰

—谁稀罕

这才是老外拍不出的中国偶像剧

这才是老外拍不出的中国偶像剧

爱情的矛盾,又源自男主对信仰的纠结。

这才是老外拍不出的中国偶像剧

这才是老外拍不出的中国偶像剧

不得不说,男女主角之间化学反应很足。

男主丹增晋美毕业于中戏,女主索朗卓嘎毕业于上戏,出演过张杨的《冈仁波齐》。

他们在片中几乎没有肢体接触,但只靠眼神,甚至背影,你就能get到两人同框时,空气中流动的暧昧。

这才是老外拍不出的中国偶像剧

这才是老外拍不出的中国偶像剧

是时候认识本片导演王强。

作为阿里影业“A计划”发掘及扶持的青年导演之一,《被阳光移动的山脉》是他的处女作。

去年上海电影节,《阳光》拿下亚洲新人奖最佳编剧,也是当时唯一获奖的中国影片。

这才是老外拍不出的中国偶像剧

近年来,阿里影业一直在践行“A计划”。通过投资、制作、推广和发行青年导演(包括华裔导演)电影作品,挖掘、培养和扶持青年电影导演。

换句话说,从这个项目里出来的作品,不会是电影院里随手一抓一大把的“大路货”——

都贼有个性。

你看从2015年正式启动至今,孵化的影片包括:

贾樟柯监制、韩东导演的《在码头》,入围釜山电影节新浪潮奖。

电影讲的是那一夜,几个“诗人”困在码头撩妹,跟地痞流氓和保安起冲突的故事,玩的是黑色幽默。

这才是老外拍不出的中国偶像剧

肉叔个人最感兴趣的是李霄峰导演,罗晋、聂远和黄觉主演的《追·踪》,讲一桩跨越10年的杀人案。

从预告看,这部片摄影很野,色调诡异又悬疑。

这才是老外拍不出的中国偶像剧

这才是老外拍不出的中国偶像剧

这才是老外拍不出的中国偶像剧

据说罗晋还献出了“整容般的演技”。

这才是老外拍不出的中国偶像剧

好消息是,上面这三部片,据说都会在今年下半年上映。

当越来越多的国产大片,纷纷将真金白银砸向玄幻历史题材时……

这才是老外拍不出的中国偶像剧

暑期档即将上映的《爵迹2》《阿修罗》

我反倒更期待像《被阳光移动的山脉》《在码头》《追·踪》这些个人风格强烈的作品。

它们的魅力不在大明星、大场面、大特效。

而是贯通传统文化,关照现实生活。

我们应该欣喜于这种变化。

正因为这些有个性的导演和影片,让我对国产电影,还保有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