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過後,小心宮頸癌來敲門

激情過後,小心宮頸癌來敲門

近年來,宮頸癌的發病率也逐年升高,並且越來越年輕化。雖然不是所有的宮頸癌都與不節性生活有關,但大多數是由生活態度導致的。筆者臨床所遇到的最年輕的宮頸癌患者為22歲,在問診過程中,患者交代其在3年內交往過19位男朋友,且都發生過性關係。種種跡象表明宮頸癌與社會環境及個人生活態度有必然的聯繫。

宮頸癌是婦科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處於女性腫瘤的第2位,全球每年有大約20萬婦女死於宮頸癌。但在上個世紀以前,宮頸癌的發病高峰年齡一般為45-55歲,近幾十年來,年輕婦女宮頸癌的發病率一直呈明顯上升態勢,已由20世紀50年代的9%上升到當前的34%,增加了3倍還多。據相關文獻資料報道,早婚、早育、過早發生性行為或者同時擁有多個性伴侶都會誘發女性宮頸癌提前發病。為什麼說宮頸癌與性生活混亂有關係,因宮頸癌的發生與下面兩個因素密切相關:

1.人乳頭瘤病毒感染

人乳頭瘤病毒(HPV)對宮頸有特殊的親和力,人乳頭瘤病毒的感染大多通過性行為傳播,研究發現,90%以上的宮頸癌都同時伴有人乳頭瘤病毒感染,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的長期刺激可導致宮頸癌的發生。人乳頭瘤病毒的傳播多與性生活不節有關,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宮頸癌也可以被看成是一種感染性疾病。

2.性交年齡過早和性生活混亂

初次發生性行為的年齡在15歲以前,且有6以上個性伴侶者,其患宮頸癌的危險性將增加5~10倍。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青少年早戀的現象日益增多,也導致一些青少年過早地開始性生活。因少女的宮頸上皮細胞發育尚不成熟,抵抗疾病的能力較差,故性交年齡過早,易使宮頸上皮受到致癌因素的刺激而致病。另外,婦女及性對象的性伴侶越多,患宮頸癌的幾率也就越高,因為多個性伴侶加大了HPV感染的風險,且不同的精液導致陰道內環境的改變,刺激宮頸上皮發生病變。

應該如何預防?

1.從有性生活開始,必須每年進行一次宮頸細胞學和HPV檢查。

2.在進行性生活時,要進行有效的防護措施,例如使用避孕套。

3.預防宮頸癌疫苗——人乳頭瘤病毒(HPV)疫苗,最佳注射年齡為12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