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普通雄安青年,如何趕上了知識付費的風口?

在王利芬成長社全國二十多位城市合夥人中,有的有穩定的工作和職業,衣食無憂,工作悠閒;有的是在當地傳統行業在小有成就者;也有的是目前一無所有,決心從零開始的創業者。

這個普通雄安青年,如何趕上了知識付費的風口?

-高會斌(左2)和他的團隊

上週,成長社合夥人第一次業績考核中,來自雄安的城市合夥人高會斌一舉奪魁,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在接觸知識付費之前,高會斌做的是最傳統的石材加工銷售,這個行業和知識付費的距離遙如星辰大海。在年齡、個人資源、社會閱歷、財富等方面,高會斌沒有任何優勢。

為什麼是這個最不可能拿到第一的人拿了第一,他憑什麼?

14歲少年輟學打石板

1988年出生的高會斌,14歲讀初二的時候就退學了,在家鄉雄安區域的徐水縣周邊打零工,辛苦多收入少,一天也就掙10來塊錢。想來想去,又回到學校上了半年學,15歲的高會斌終於沒堅持下去,徹底地告別了校園,在家附近的石材廠打石板。打石板是一個特別辛苦的體力活,一塊塊石板少說也是幾十斤,需要搬上搬下,切割石板的時候,粉塵四濺,對人體的損害也相當大。這時候的高會斌追悔莫及:當初就應該好好上學!對於一個15歲的少年,打石板這個活也太沉重了點,但是高會斌這一打就打了兩年。

這個普通雄安青年,如何趕上了知識付費的風口?

這個普通雄安青年,如何趕上了知識付費的風口?

-高會斌的石材廠

17歲的時候,高會斌和親戚來到福建泉州的一個手套廠打工。做手套看似比打石板輕鬆許多,但是日復一日重複機械的勞動,再硬的人也會疲勞。19歲,因為家裡有事,高會斌就直接離開了手套廠回家。

這個普通雄安青年,如何趕上了知識付費的風口?

涉世未深,被騙到外地做保安

生活總得繼續,高會斌在家待了沒多久,就來到了保定市裡找工作。涉世未深的他被電線杆上小廣告騙去做保安,大半夜的被分配到昌平某工業區。當時信息不發達,只有手機接打電話、發短信,在人生地不熟的昌平一晃半年多。

自學成才開網店

2008年,那是歷史上極為不凡的一年,高會斌20歲,離開昌平那個工業區後,高會斌和發小去到北京一家KTV做了一年多的服務員。有一天,一個離職的同事給他講起了中關村、講起了淘寶、電子商務這些時髦概念。不安分的高會斌深深被這些時髦熱詞吸引住了,他決心要做個網絡店鋪代銷化妝品!但是,僅僅初中文化的他對網絡一無所知,網絡是什麼、怎麼建立店鋪、證件怎麼申領、照片如何處理上傳、怎麼收錢、如何籤合同等等,他都一無所知。

好在,高會斌身上天然有一種自學精神,即便從零開始學習,他也要把這個網絡店鋪開起來!那段時間高會斌每天上午八九點就坐在電腦旁學習,一學就是凌晨一兩點,期間只有吃飯上廁所和短暫的休息。

那時候的高會斌,只能租住在北五環的村子裡,一天吃一碗7塊錢的麵條都嫌貴。為了做這個店鋪,高會斌還找父母借來了5000塊錢。由於缺乏營銷推廣的知識和經驗,高會斌的化妝品店鋪很快就開不下去了。

這個普通雄安青年,如何趕上了知識付費的風口?

-高會斌和母親

抓住機會小有所成

無奈,高會斌只能回到徐水老家。回到老家的高會斌天天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就坐在電腦旁,村裡人都笑話這小夥子不上班、天天玩電腦。

這個普通雄安青年,如何趕上了知識付費的風口?

但是沒有人想到,村裡最常見的石材會被這個“天天玩電腦”的小夥子搬上了網絡去銷售。是的,高會斌在北京出租屋熬了無數個夜學來的知識沒有浪費。2009年——2012年,高會斌的店鋪雖然不怎麼掙錢,但衣食無憂。因為有被拖欠貨款的經歷,高會斌從不賒賬,這樣做雖然會失去很多客戶,但穩紮穩打的風格給了他良好的現金流,生意越做越大,店鋪從一家開到了三家,一年流水也有五六百萬。

這個普通雄安青年,如何趕上了知識付費的風口?

-高會斌的石材店鋪

但是,說到底,石材加工是一個汙染高的行業。國家政策不扶持,環保嚴查,特別是保定徐水這種敏感地帶,雄安千年計劃一出,這種落後的產能一定會被限制和淘汰。山封廠停,有時候甚至要偷著加工,也不是長久之計。

這個普通雄安青年,如何趕上了知識付費的風口?

轉型或者轉行,這才是正道前途!

相對於其他人,高會斌對網絡比較熟悉、愛好研究網絡上的一切,在做阿里巴巴店鋪的時候,他就一直有在優米網上學習,一直學了6年,成為了王利芬老師的忠實粉絲。

2018年4月,看到王老師公號招募成長社城市合夥人,高會斌感覺到自己轉型的機會來了,二次創業到來了,知識付費是這個時代最好的風口、最高的浪潮、成長社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產品。他一定要抓住了王利芬成長社雄安合夥人的名額!

網上報名審核通過後,高會斌在1小時內就把合夥人費用打到了優米的賬戶。他著急,他害怕,他擔心晚一步雄安區域的名額就被別人搶走了。其實,他打款的時候,成長社的合同都還沒出。

他說:“我很自豪、我很佩服我自己,有一種魄力,感覺到是機會,就當機立斷,幹!”

其實,在知識付費領域,高會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外行,門外漢中的門外漢。但是他身上有一種天然的韌勁和強大的自驅力。

這個普通雄安青年,如何趕上了知識付費的風口?

意料之外,業績奪冠

5月18日是城市合夥人第一期考評,業績數據統計結果出來後,所有人都沒想到會是高會斌這個88年出生的年輕人做到了第一。但是瞭解到高會斌在合夥人培訓後所做出的工作後,一切又都在意料中了。

其實,無論做什麼事業,成功只是小概率事件,大部分時候我們都不得不面對失敗。而我們失敗的原因,幾乎都有一條——自我設限!我是門外漢,我不行、做不好;我年輕、經驗不足、做不好;我缺乏資源,肯定做不好……可是,這些限制,統統被高會斌一步步踏踏實實的行動踏碎!

哪有什麼做不到,不過都是自我的設限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