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队带洛阳铲到秦始皇陵,挖出青石后,专家大喜:地宫找到了!

问题:如何才能每天读到这样的故事?

近些年来,盗墓小说风靡一时。盗墓鼻祖《鬼吹灯》,更是开启了一个盗墓流派,《盗墓笔记》面世后,又掀起新一轮盗墓热。随着盗墓小说的流行,很多盗墓的专用语和盗墓工具,也随之流传开来。比如将盗墓叫“倒斗”、把僵尸称为“粽子”,另外盗墓工具“黑驴蹄子”、“洛阳铲”等也为人所知。

其实,很多倒霉贼用的盗墓工具,考古专家为了对古墓进行保护性发掘,也会使用。洛阳铲就是一例。考古人员当时就是靠着洛阳铲,最终确定了秦始皇陵墓地宫位置的。

考古队带洛阳铲到秦始皇陵,挖出青石后,专家大喜:地宫找到了!

秦始皇陵是中国规模最大,也是至今为止保存最好的皇陵。里面埋藏了许多千年秘密,待后人去探秘发现。但是秦始皇陵陵区就有60平方公里,面积巨大,考古勘探难度很大。虽然国家考古队,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一直未能发现皇陵地宫的蛛丝马迹。

据当地村民提及,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曾有一位村民,自家打井时,挖出了一块大石板,挖开之后,发现一个很深的地洞。两个村里年轻人,下到地洞中察看,竟说里面是石室,有石头凳子、桌子和铜器,还有许多古代女人雕像。一些村民得知情况后,十分害怕,以为此处地下是阴间,于是赶紧回填洞口,撒硫磺等物驱邪。

考古队带洛阳铲到秦始皇陵,挖出青石后,专家大喜:地宫找到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考古专家开始运用先进的遥感、物理探测手段,对秦始皇陵墓地宫进行综合探查,得出结论:地宫就在封土堆下面,被一圈围墙包裹着。但是此次科技勘察也只是得到一组数据,并没有看到地宫实物。直到二十世纪初,两个考古队员,带着洛阳铲,到秦始皇陵进行考古挖掘。当洛阳铲挖到30米深度之后,碰触到地下硬物,提上来一看,竟然发现了许多青石碎片。

后经考古专家们仔细研究,发现这种青石是石灰岩,材质与骊山花岗岩和片麻岩完全不同,只有渭河北部的山区才广泛分布,这与史书中记载的始皇地宫石材运自渭北十分吻合。

考古队带洛阳铲到秦始皇陵,挖出青石后,专家大喜:地宫找到了!

有了这一重大发现之后,各路考古专家们齐集骊山,纷纷用洛阳铲进行挖掘勘探,数月之后,皇陵地宫范围被进一步圈定。确定地宫位置和基本范围之后,专家们纷纷表示,地宫确定之后,当务之急就是运用科技手段,对地宫中情况进行掌握和了解,为将来的考古发掘做铺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