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一破夫差國,幹秋竟不還

西施舉手投足間都充滿了魅惑,時機終於到了。

越王迫不及待地將八位絕色的美人送到吳王夫差的身邊。西施明白自己只是一枚棋子,既然是棋子,那當好棋子的角色便好,不必動真情。

西施穿著華麗的宮裝,款款走進吳國大殿,她知道自己驚豔了這個王朝。當吳王夫差看到西施時,不由得痴了。原來世間還有如此婀娜多姿的美人,讓吳國後官黯然失色。

吳王大喜,立刻命人在姑蘇建造春宵宮,還在宮中修築大池,池中設青龍舟。風和日麗之時,便與西施戲水共賞。

西施善響屐舞,輕踮腳尖,裙襬翩翩,這一世的盛朝都在她的足尖搖搖欲墜,夫差此時全然沉醉在她的美貌中。

他還專門為她修築了響屐廊,將御花園的一條長廊掏空,放上數以百計的大缸,上鋪木板。西施便裙系小鈴,穿著木屐在木板上翩翩起舞,身上叮叮噹噹的鈴聲和腳下“嘀嘀嗒嗒”的聲音交織在一起。

夫差看得如痴如醉,整日沉醉在西施的溫柔鄉里,不理朝政。越王的美人計果然起了作用。

西施:一破夫差國,幹秋竟不還

靈巖山上有一眼清泉,夫差常讓西施對泉水梳妝,他親自為美人梳理秀髮。若為夫君,他必定是位好夫君;可是若為君王,他卻難當大任。

天差整日裡以姑蘇臺、館娃官(規模宏大的離宮)為家,把國家大事丟在腦後。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伍子胥看到越國壯大,而吳國正面臨危險的邊緣,吳王卻不自知,還整日沉溺美色之中,大興土木,百姓怨聲載道。伍子胥性格耿直,他大膽進諫,誰知吳王不但不採納還將伍子胥賜死,吳國滅亡之時不遠矣。

西施整日陪在夫差的身邊,偶爾也會看到范蠡跪拜在殿堂之下。她想撲上前去,傾訴相思,可是隻能遠遠地望著,否則一切就會前功盡棄。西施只能含情脈脈地目送他的背影消失在迴廊拐彎處。

對鏡梳妝時,西施常常想如果自己沒有這樣的姿色,不被送人官中,是不是就可以同他在苧羅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像父輩那樣,你劈柴來我浣衣。可是如果自己真的沒有這分姿色,應該也不會與他相聚吧。

夫差又喝醉了,昏睡她在身邊。西施看著他熟睡的臉,想起白天的時候自己竟有些恍惚,還有些感動,差點對他動了心。畢竟他是一國之主,有著無上的權力,而且待她又萬般柔情。

但是,她此行是為了奪取他的江山,置他於死地。如果西施不是越國派來的奸細,他只是她的王,是不是她也會愛上那堅毅的眉字。她始終忘不了苧羅村裡那個初見的少年,即便他是別有所圖。

但是沒有如果,所以西施既不可對夫差動真情,也不可對范蠡動情。她只是越王復仇的棋子,她就像湖面上的浮萍,心隨風動、無法自控。

偶爾她還會看到同自己一起入宮的鄭旦,許久未見,鄭旦蒼老了些許。她知道,夫差並未寵幸於她。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是逢場作戲,可是沒有得到夫差的垂青,說明了鄭旦不是一個好棋子。鄭旦是極失落的,明明是眉眼相似的女子,為何卻有如此落差。鄭旦想不通,經年之後,鬱鬱而終。

西施:一破夫差國,幹秋竟不還

其實並不是鄭旦的姿色不如西施,只能說是個人的品位不同,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可能夫差愛的就是西施一顰一笑露出的嬌態。

彷彿就是一一瞬間的事,那年冬天,吳國首都姑蘇城被奔襲來的越國大軍攻破,吳國滅亡。

夫差至死都不明白看上去固若金湯的城牆,為何會被越國攻破。越國不是隻有幾個戰敗後苟延殘喘喘的士兵嗎,為何會變成如今這樣的精銳部隊?他不用明白,因為當他把國家拋在腦後夜夜笙歌時,他的結局就已經寫成。

不過人們都不太關心夫差的結局,讓人們心心念唸的都是美人西施最後的歸處。

有人說,西施因為覺得愧對夫差而自縊在館娃宮內;有人說,西施和范蠡雙雙駕一葉扁舟消失在煙波浩渺之中;還有人說,西施是紅顏禍水,最終被溺死江中.....

不管西施去了哪裡,我們心中回想起的都是那個在溪邊浣紗的女子,悠悠煙水,映出仙姿嫋嫋。

如花美春,似水流年,似這般,都付與了斷瓦殘垣。西施去了,可是在幾百年後依然有人唱著《西施詠》:

西施越溪女,出自苧蘿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

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閒。

皓齒信難開,沉吟碧雲間。

勾踐徵絕豔,揚蛾入吳關。

提攜館娃官,杳渺詎可攀。

一破夫差國,幹秋竟不還。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