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菜水擋毒氣、籃子運手榴彈,八路軍艱難衝破敵人“鋼鐵封鎖線”

酸菜水擋毒氣、籃子運手榴彈,八路軍艱難衝破敵人“鋼鐵封鎖線”

電影《百團大戰》劇照

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我軍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獨立發動的規模最大、參加兵力最多、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進攻性戰役。這次戰役嚴重破壞了日軍在華北的主要交通線,拔除了敵人深入我根據地內的部分據點,殲滅了大量日本侵略軍,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抗戰勝利的信心,提高了我黨我軍的威望,對於推動全民族抗戰,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堅守6個晝夜,衝破敵人“鋼鐵封鎖線”

1940年7月22日,八路軍總部發出戰役預備命令,129師劉伯承、鄧小平下達關於準備進行正太戰役的指示。百團大戰剛開始不叫“百團大戰”,因為後來參戰的團隊超過百個,彭德懷遂為之取名“百團大戰”。

酸菜水擋毒氣、籃子運手榴彈,八路軍艱難衝破敵人“鋼鐵封鎖線”

彭德懷副總司令親臨前線指揮作戰。

百團大戰分為3個階段。1940年8月20日至1940年9月10日為第一階段,中心任務是摧毀正太路交通。1940年9月22日至1940年10月上旬為第二階段,主要任務是繼續破壞日軍的交通線,並摧毀日軍深入抗日根據地的主要據點。1940年10月上旬到1941年1月24日為第三階段,主要任務是反擊日軍的報復性“掃蕩”。

正太鐵路,從河北正定到山西太原,全長200多公里,是華北敵人的重要交通線,也是截斷我晉冀魯豫和晉察冀兩大戰略區的重要封鎖線之一。日軍在沿線大小城鎮、車站和橋樑、隧道附近,均築有堅固據點,各以數十至數百人的兵力守備著,鐵路兩側10至15公里左右,構築有連成一線的外圍據點。日軍經常派裝甲火車沿線巡邏,自吹是一條“鋼鐵封鎖線"。

獅堖山是正太路咽喉,控制了這個高地,就可以保障破襲任務順利進行。

酸菜水擋毒氣、籃子運手榴彈,八路軍艱難衝破敵人“鋼鐵封鎖線”

百團大戰,獅腦山戰鬥中的我軍機槍陣地。

8月21日凌晨,敵軍向獅堖山高地猛烈反撲。14團據險扼守,敵人每進攻一次,都遭到了沉重打擊。上午10時左右,385旅旅長陳錫聯、政治部主任蘆仁燦來到769團。陳錫聯說:“敵人不會甘心我們的槍架在他的腦袋上,手掐著他的脖子,一定會瘋狂反撲,我們要做好打惡仗的準備。”蘆仁燦說:“師命令我們在獅腦山守5到6天,我們一定要守住陣地,保證破路任務的完成。”隨後,陳錫聯和蘆仁燦帶團營以上幹部去獅堖山右側的西峪掌查看地形,擔任掩護首長任務的是李德生所在的營2連。西峪掌地勢比較平緩,陳錫聯估計敵人有可能從這裡進攻獅堖山,準備讓769團佔領這個小高地,但沒想到敵人來得這麼快,他們剛到西峪掌,就發現大約有兩中隊的敵人偷偷摸來。

酸菜水擋毒氣、籃子運手榴彈,八路軍艱難衝破敵人“鋼鐵封鎖線”

1940年5月,129師385旅旅長陳錫聯在“百團大戰”前作戰鬥動員。

李德生立即命令2連展開,阻擊敵人。陳錫聯同時命令團長鄭國仲讓1、3營跑步上山。陳錫聯、蘆仁燦和團營幹部都拿起槍,一邊向正面敵人開火,一邊指揮戰鬥。但敵人像發了瘋一樣,在飛機掩護下,仍然向山樑猛衝。就在2連與敵人拼殺的時候,西峪掌左側一股敵人已經衝上山樑。在這危急關頭,團1、3營趕到投入戰鬥。大家都拼開了刺刀,終於把敵人壓下山樑。

陣地上戰鬥仍然非常激烈,持續到下午4點多,敵人急於奪下獅堖山,地面部隊向西峪掌陣地猛攻,又派飛機狂轟濫炸。陳錫聯調整部署,以1營1、2、4連歸3營營長馬忠全指揮,與3營的部隊一起從正面打擊敵人,14團從右邊側擊敵人。由李德生帶團預備隊3連插到敵背後,配合正面夾擊敵人。3連是優秀的紅軍連隊,裝備了清一色的三八步槍,9挺輕機槍。3連的加入,讓全連士氣高漲。

李德生帶著3連隱蔽摸到敵後50米處開火,這一突然行動把敵人的進攻陣勢打亂了。3連的戰士先投一排手榴彈,高喊“衝啊",其實隱蔽在那裡沒有動,敵人聽到喊聲,就端著刺刀上來,剛出頭,第二排手榴彈又打過去了。當時是野外,沒有工事,敵人傷亡慘重。3連一個傷亡都沒有。

23日,敵傾巢出動,但始終沒有得手,只好退守陽泉。

為了襲擾陽泉的敵人,我軍主動襲擊。到26日下午,769團同14團一道,奮戰獅堖山,堅守了6個晝夜,保障了主力破路任務的順利進行。

酸菜水擋毒氣、籃子運手榴彈,八路軍艱難衝破敵人“鋼鐵封鎖線”

八路軍破襲正太線鐵路

從8月20日至9月10日,主力部隊、游擊隊、民兵和人民群眾經過20天浴血奮戰,蜿蜒200公里,敵人吹噓為“鋼鐵封鎖線”的正太路大部被毀。

酸菜水擋毒氣、籃子運手榴彈,八路軍艱難衝破敵人“鋼鐵封鎖線”

八路軍爆破正太路桑掌大鐵橋

用手巾沾上酸菜水矇住嘴和鼻子繼續戰鬥

百團大戰第二階段榆遼戰役,從9月22日進行到10月上旬,我軍的中心任務是擴大戰果,繼續破襲交通線。李德生所在769團1營參加了石匣戰鬥。

酸菜水擋毒氣、籃子運手榴彈,八路軍艱難衝破敵人“鋼鐵封鎖線”

八路軍和游擊隊配合破襲日軍的交通運輸線

日軍兩個小隊約80餘人盤踞在石匣,修築了炮樓、地堡,防守很嚴密。26日深夜,1營從北向南對石匣攻擊,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激戰,佔領了石匣鎮大部房屋。敵人收縮至鎮西北山包上,依託堅固工事,作困獸之鬥。炮樓前是一塊開闊地,天亮後,攻擊困難,3連幾次衝鋒都被敵人壓回來,傷亡比較大。

下午5點多鐘,3營營長馬忠全帶兩個連隊趕來,配合1營3連一起向敵攻擊,一舉攻佔了兩個地堡。殘餘的敵人依託著最後一個炮樓和地道,作垂死掙扎。兩架敵機也飛來助戰,對我轟炸、掃射。夜幕降臨時,戰鬥更加激烈,敵人大量施放毒氣,3營兩個連官兵全部中毒。在這緊急關頭,李德生指揮1、3營部隊冒毒交替進攻,每次上去一個排,其餘的撤到後面,清洗漱口,對中毒重的傷員進行搶救。

敵人放的是催淚性毒氣,部隊中毒後,咳嗽流眼淚,打噴嚏。那時沒有防毒面具,撤下的部隊到鎮邊清漳河洗臉漱口,攻擊的連隊交替到老百姓家中用酸菜水漱嘴,用手巾沾上酸菜水矇住嘴和鼻子,向敵人攻擊。3連1排投入戰鬥後,2班副班長陳棟衝上前,用鍘刀劈開鐵絲網,他身負重傷,仍堅持不下火線,高呼著:“鐵絲網砍開了,衝啊!為國家、民族犧牲流血是光榮的。”

從陳棟用鮮血劈開的突破口上,7班副班長李清全,提著一籃子手榴彈,最先衝了上去,朝炮樓上邊扔手榴彈邊罵:“狗東西,你膽敢放毒氣,老子叫你嚐嚐八路軍的手榴彈。”

陳錫聯率旅團機關在石匣對面的山頭上。他把旅直屬隊人員組織起來,排成一大長隊,用籃子向攻擊部隊傳送手榴彈,成為最有力的支援。

敵人還不斷往外打槍、扔毒氣筒,燻得我軍兩眼直淌淚,呼吸也困難。儘管如此,他們還是前仆後繼,冒毒奮戰,不斷將手榴彈扔進炮樓裡去,炸得鬼子哇哇亂叫。由於大部分同志中毒,李德生把營部勤雜人員,也組成了一個班,由通信班長帶著參加戰鬥。最後,769團特務連也投入了戰鬥。我軍攻下了最後一個炮樓,殘敵企圖逃回遼縣,均被捕獲。百團大戰第二階段結束。

酸菜水擋毒氣、籃子運手榴彈,八路軍艱難衝破敵人“鋼鐵封鎖線”

1940年9月24日,386旅突破榆社城垣。

被天上地上的敵人火力死死壓制

百團大戰的第三階段是反“掃蕩”作戰。李德生所在769團1營參加了圍攻日軍36師團一個大隊的關家堖戰鬥。

酸菜水擋毒氣、籃子運手榴彈,八路軍艱難衝破敵人“鋼鐵封鎖線”

八路軍野戰政治部主任羅瑞卿(右二)等在關家堖戰場

10月28日,向太行山黎城地區“掃蕩”的岡崎大隊500餘人,遭386旅側擊後,奪佔了關家堖山頂高地。29日上午,彭德懷來到關家堖前線,決心消滅敵人這一個大隊,打擊日軍囂張氣焰,使其以後再不敢以一個大隊在太行根據地橫衝直撞。

關家堖是一個高高的山崗。敵人的工事修在離邊緣10幾米到幾十米的地方,用機槍封鎖邊緣,我軍攻擊部隊在邊緣處一露頭,就會被打中。另一處高地也被敵人佔據,兩處高地,互相策應,地形對我軍很不利。

為了隱蔽接敵,李德生指揮各連成梯次隊形,攀登陡壁,然後又匍匐前進,一步步抵近敵人陣地。

30日凌晨4時,攻擊開始,頓時軍號齊鳴,殺聲四起。我軍進攻的方向上,到處是深溝、陡坎,只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道可以通到關家堖高地上。敵人用機槍、擲彈筒嚴密封鎖小路,我軍攻擊受阻。在前面攻擊的李長林詳細勘察了地形,建議繞開正面,在敵陣地一面三丈多高的土坎上再開闢一條路。李德生同意他這個建議,派一個班用火力嚴密監視敵人,另派少部分人在小路上繼續佯攻。李長林帶兩個班經過1個多小時的土工作業,在陡蛸的土坎上鑿出了一條小路,順著小路上的土窩,慢慢爬到土坎邊。敵人的注意力被從小路上佯攻的那個班吸引過去了,李長林瞄準了一個鬼子小隊長,一槍就把他撂倒了。趁著敵人失去指揮,他帶著兩個班躍上土坎,一排手榴彈打過去,殘餘敵人被迫退到附近的一片墳包後面。

酸菜水擋毒氣、籃子運手榴彈,八路軍艱難衝破敵人“鋼鐵封鎖線”

八路軍129師在關家堖戰鬥中與日寇激戰

我軍佔領了敵人前沿陣地不久,日軍馬上用猛烈的火力向我軍射擊,架在墳包上的機槍,打得塵土飛揚。天明以後,敵人的六七架飛機輪番轟炸掃射。我軍在光禿禿的梯田和土坡上,無處隱蔽,趴在地上也被敵人打著,人員傷亡很多,幾番進攻都沒有成功,與敵人形成對峙狀態。

30日上午,彭德懷親臨769團陣地指揮,要求部隊一定要拿下關家堖陣地。這時天上地上敵人的火力死死地壓制我們,部隊傷亡不斷增加,人員越來越少,彈藥也送不上來。戰鬥打得很艱難,我軍在土坎上堅持了整整一天。

下午5時,總攻開始,衝鋒號從四面響起,我軍分多路向敵人衝擊。大家先是投一陣手榴彈,接著又和敵人拼刺刀,血戰到深夜,終於佔領了關家堖高地。攻擊部隊一直鏖戰到31日拂曉,殲滅了大部分敵人。至11月14日止,各路“掃蕩”之敵分別撤退,我太行區歷時40天的反“掃蕩”遂告結束。

百團大戰從8月20日開始到12月5日止,歷時3個半月,我軍民共進行大小戰鬥1824次,斃傷日偽軍2.5萬餘人,俘虜日軍281人,偽軍1.8萬餘人,日軍投降47人,偽軍反正1845人。繳獲各種炮53門,槍5800餘支(挺)。破鐵路474公里,公路1500餘公里,橋樑隧道260多處。

酸菜水擋毒氣、籃子運手榴彈,八路軍艱難衝破敵人“鋼鐵封鎖線”

本文據《李德生回憶錄》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