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历史,展望未来」A股过去的四次大跌

2015年后的股灾的确是A股市场上从未有过的下跌,但此前A股也同样有过四次级别较大的下跌,我们来看看。

第一次: 2010

2010年是房地产调控元年,不仅政策频出,而且力度空前。2010年4月17日,“国十条”出台,市场风险偏好急剧下降,2010年2季度,股市出现一波调整,上证综指从3165点跌至2319点。

「重温历史,展望未来」A股过去的四次大跌

其原因为房地产政策调控使得周期股大跌,引发沪指重挫

「重温历史,展望未来」A股过去的四次大跌

期间,钢铁价格重挫超过31%

但房地产投资没有出现下行,市场快速反弹。2010年3月,房地产投资增速为35.1%,到2010年6月,房地产投资增速不仅没有下行,反而上行至38.1%。市场的悲观预期在2010年3季度得到修复,周期股出现反弹。背后的原因是,国外QE政策使得,资金面并不紧张,地产销售并未受到影响。

第二次:2011年

2011年打击通货膨胀,国内货币政策转向,央行缩表,国内流动性开始变紧

2011年成为了大熊市的开端,也正是和目前2018年非常相似的一年,这一年上证指数仅有6/10月出现过反弹,其余均是持续下跌

2011年上半年,央行共上调了6次准备金率,基本保持每月上调一次的节奏。

「重温历史,展望未来」A股过去的四次大跌

最终通胀危机得到化解,2011年10月CPI数据开始转头向下,货币政策也开始缓解,流动性危机逐步放缓

「重温历史,展望未来」A股过去的四次大跌

指数并未直接反弹,而是进入到漫长的筑底过程当中,最低点跌至1849点。

第三次:2012年经济增速下行,抱团股终结

2012年股市继续下跌,但与2011年紧缩的货币政策导致股市杀估值不同,2012年的核心矛盾是经济走势与业绩增速

「重温历史,展望未来」A股过去的四次大跌

2012年由于食品饮料行业持续抗跌机构抱团,但出现了白酒塑化剂事件催化,整个机构抱团股瓦解,带动指数再次下行.消费股典型的后周期或者说是弱周期,不是没周期,2012年底消费股经历了惨烈的补跌,部分白酒个股在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期间,跌幅高达30%,众多抱团消费股的基金净值一夜回到2012年年初水平.

第四次:2013年钱荒,最后黄金坑

2013年开始,成长股走出独立行情,创业板指数一枝独秀。

直到2013年6月钱荒来袭,股市经历快速跳水。

具体来说,2013年6月发生钱荒,资金面异常紧张,银行间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最高达到12%

「重温历史,展望未来」A股过去的四次大跌

「重温历史,展望未来」A股过去的四次大跌

这次的钱荒事件也成为熊市的最后一跌,随后整个A股进入到牛市前夜,直到2014年七月全面牛市爆发,沪指一度上涨到5178点。

中国A股历史以来就是大波动市场,熊似乎很彻底牛市很疯狂,那么纵观这么多次大跌,我们有哪些启示呢?

第一:熊市不言底

A股的熊市大多数都是很复杂的因素导致的,因此想要完全解决这些因素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有时尽管估值到位了但时间不到,下跌还会继续,低点还会不断的刷新

第二:下跌过程当中政策往往会不断护盘,但中国股市的市场底往往远低于政策底,因此在熊市下跌的过程当中不要对政策抱有幻想,下跌趋势的每一次反弹都是减仓的机会

第三:熊市中没有任何品种会幸免,抱团的标的总会在某个时候补跌,所以一定要注意掌握市场不同品种之间的涨跌节奏,不然容易被两边打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