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將農曆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

“中國農民豐收節”是億萬農民慶祝豐收、享受豐收的節日,是五穀豐登、國泰民安的生動體現,有利於進一步彰顯“三農”工作重要地位,有利於提升億萬農民的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有利於傳承弘揚中華農耕文明和優秀文化傳統。

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的條件成熟。韓長賦介紹,農事節慶有傳統,我國古代就有慶五穀豐登的習俗;各地有探索,不少地方根據特色,開展了觀花賞景、採摘體驗、農業嘉年華等活動;市場有需求,鄉村旅遊、觀光農業蓬勃發展,廣大居民有參與農事、品味鄉愁的意願。發展有基礎,我國農業連年豐收,農民持續增收,農業現代化在加快推進,農村社會保持長期穩定。我國地域遼闊,農事品類全,“中國農民豐收節”一定會辦成有特色、有人氣、有影響的農民節日。

為何把“中國農民豐收節”定在秋分?韓長賦介紹,春種秋收,春華秋實,秋分時節碩果累累,最能體現豐收。秋分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既是秋收、秋耕、秋種的重要時節,也是稻穀飄香、蟹肥菊黃、踏秋賞景的大好時節。將秋分定為“中國農民豐收節”,兼顧南北方,既便於城鄉群眾參與,也利於展示農業豐收成果。

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將組織哪些活動?農業農村部正會同有關部門研究組織,將堅持“因地制宜、節儉熱烈、農民主體、開放搞活”辦節日,鼓勵結合地方民俗文化、農時農事,做到天南地北、精彩紛呈。將組織開展億萬農民慶豐收、成果展示曬豐收、社會各界話豐收、全民參與享豐收、電商促銷助豐收等各具特色的活動,讓農民成為節日的主角,讓全社會都感受到豐收的喜悅。

《 人民日報 》( 2018年06月22日 02 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