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黑赵括了,就算不换人,廉颇就能守得住?守得住就不用换人了

在长平之战时,如果没有换将军,廉颇能抵挡的住吗?其实如果当时赵国坚持的住就不会让赵括上场了。

别再黑赵括了,就算不换人,廉颇就能守得住?守得住就不用换人了

首先,我们看待历史人物是十分苛责了,正面人物不允许带一点不好的色彩,有缺点的人就不会成为我们眼中的英雄。小学时候学过的司马光砸坏水缸救人的故事让我们认为司马光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英雄,但是殊不知他却是一个顽固派,他坚决的阻止王安石变法。而对于廉颇,由于历史记载中有很多他的英雄事迹,因此这肯定是一个很厉害的人。那这么厉害的人物就不被允许失败,不过廉颇从多方面来考虑他也确实厉害。

有人曾经评论过赵国的这次战役,说赵国有好的将军而不用,那自然就会失败。有人把这次战争直接甩锅给了赵括,而且还说如果不把廉颇换下来的话这次战争一定会胜利。其实啊,这都是把廉颇夸大的,虽然廉颇是有能力的,不过这场战争无论换不换赵括上,都是会以失败为结局。

别再黑赵括了,就算不换人,廉颇就能守得住?守得住就不用换人了

长平之战怎么变成了秦国赵国之间资本的战争?

这次战争的背景是秦国灭了韩国之后了,在这之后秦国没有占领完的那部分投降了赵国,意思是也把赵国拉下马,而且赵国也认为和秦国早晚会有一次战争要打,于是赵国就开始进行战前动员,刚开始双方并没有那么大的动静,只是在后来双方都加大了投入,这才形成了战国时期第一次最大规模的战争。但是带兵对抗秦国的廉颇屡屡战败,于是就开始由攻转守。可是赵国的部队擅长的是游击战而不是阵地防御,因此廉颇这一步都走错了,所以已经为赵国写下了结局。

别再黑赵括了,就算不换人,廉颇就能守得住?守得住就不用换人了

赵国为何在长平之战中惨败?

如果赵国和秦国有一场激烈的战争,那不管是哪一方战败,双方都能接受,毕竟投降赵国的韩国上党归根到底不是赵国的领土,所以并没有赵国的核心利益。而正是由于廉颇的这种坚守,让秦国越来越有优势,越来越多的部队集结在这里,最后就变成了这种谁都不能输的战争。其实秦国的实力更强一些,但是秦国领导人好像并不是很会打这一手好牌,如果换下廉颇的不是赵括而是白起,那么结果肯定会不一样,白起甚至可能会把秦军全部歼灭。

别再黑赵括了,就算不换人,廉颇就能守得住?守得住就不用换人了

从这里看,赵括还是有实力的,只是他遇到的对手是白起,他输给的不是秦国,而是白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