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限制華為手機進入美國市場,中國為什麼不能限制美國蘋果手機進入中國市場?

yangyiyi3466

美國限制華為手機進入美國市場,中國當然不能限制美國蘋果手機進入中國市場!

首先,蘋果手機主要是在中國通過富士康代工生產的,而有上圖可知富士康在國內各地建有大量的工廠,解決大量就業。雖然,蘋果公司賺取了蘋果手機的大部分利潤,但是代工的收入仍然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因此,中國不能因為美國限制華為手機進入美國市場就進行報復行為而限制蘋果手機進入中國。

其次,華為手機雖然已經是國產手機中的翹楚,但是我們仍然必須正視一個事實,就是華為沒有自己的手機操作系統,其操作系統是谷歌的安卓系統。因此,我們可以想象,如果中國禁止蘋果手機進入中國,嚴重侵害到美國的利益。不排除美國政府,要求谷歌公司禁止中國手機廠商使用安卓系統。從而使華為、小米等國產手機廠商遭遇中興通訊一樣的局面。使中國的手機產業早收滅頂之災。

因此,雖然我們從情感上反對美國限制華為手機進入美國,但是目前為止我們還是沒有實力對美國的蘋果公司進行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制裁!


地震博士

這個問題問的非常有價值。

先說一下,中國為什麼不能限制美國蘋果手機進入中國市場?因為中國市場已經國際化,要按照國際規則辦事兒,所以中國沒辦法限制蘋果手機進入中國。

同時,蘋果作為一個國際著名的企業,主要生產基地中,有中國很大一個份額。也就是蘋果在中國代工企業,解決了大量的就業,也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如果是通過市場競爭把蘋果擊敗,那麼這些代工企業自然會為新上的企業代工,包括就業、稅收等依舊保持穩健。但如果以政府行為拒絕蘋果銷售,那麼會引起比較大的市場波動。而且這行為也違背的WTO相關規則,有可能會引起國際貿易戰。

同時,中國手機行業,其實高度依賴於美國的芯片,中國自我研發的芯片還達不到美國芯片的水準,中國必須進口美國芯片來製造高科技產品。說白了就是中國“技不如人”,不得不嚥下這一個不公平的法則。“落後就要捱打”在國際競爭中,是一直存在的。如果中國限制蘋果,那麼美國再限制芯片,這樣帶給中國手機行業以及其他相關行業的打擊,有可能是毀滅性的。

美國限制華為手機進入美國市場,其間有一定程度上的不正當競爭,主要原因是因為華為手機對美國沒有影響。首先華為手機不在美國生產,進入美國是一個單純的國際貿易關係,影響不了美國就業、稅收等相關因素,所以美國可以隨便予以限制。

其次是,美國沒有拒絕華為在美國的銷售。美國手機銷售,超過80%是運營商渠道,美國限制的就是這一個銷售通路,這樣可以將影響降至最低。中國也沒辦法予以反制。因為中國也在限制部分美國企業進入中國,包括Google、Facebook等互聯網企業。反正大家有來有往,不過中國受到損害的是華為而已。而華為在美國零售市場依舊是可以的,就是成本比較高,這樣其實就相當於將華為“驅逐”出美國市場。

而且美國限制華為還有另外一種含義。手機只是華為最新崛起的產業,大約佔華為總營收的30%左右;華為的真正核心競爭力在於華為的通訊設備上,這是華為在世界市場具有領先優勢的產業。

所以,歸根結底,還在於中國科技不夠發達,只有中國在科技研發上有更多的領先世界,那時候世界規則就是中國製訂的,想怎麼幹就怎麼幹。在此之前,忍著唄!


波士財經

很多回答說美國沒限制華為手機呀,限制的是和美國運營商合作進入。

嚴重打壓華為是肯定的,也不知道調查多少回了,美國搞不懂華為的背景,老懷疑了。

其次,核心技術對中國的封鎖是美國一貫的政策,華為要接觸美國核心技術,只能祭出封殺這一條了。

思科之類華為死對頭不斷告狀,遊說,也是重要原因。

總之,不少人以為自由國度,如美國者,只要合規合法都是敞開大門歡迎的,卻不知,它也也有敵意,有舊仇。表面上對中國人民不反對,但對我們的意識形態呢?對我們的政府呢?哼哼,別以為有多友好。

現在特朗普政府出臺更多限制中國如華為類高科技公司在美國擴張的措施、法規了。

嚴苛而霸道。

雖然我們說,我們一定有自己的問題,說得也沒錯。

但打起架時,我們終究是要選擇的,我們終究是能看到美國的傲慢,美國對我們的敵意的。

至於為什麼不限制蘋果手機,是不能也,也因為它的一系列生態是有利中國的。

它要充當中國的友軍,我們既要學習人家,又要利用人家,就好好的用唄。


財經作家邱恆明

2018年1月9日,在國際消費電子產品展舉辦期間,科技圈傳出了一個重磅消息,美國移動運營商AT&T宣佈取消與華為做作,華為進軍美國市場受挫,這背後,是美國單方面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長期以來,華為一直都被思科視為最大的威脅,與其說華為可能對美國通信安全造成威脅,不如說是華為直接威脅到了美國本土科技巨頭的商業利益。

美國不僅阻止了華為,在早些時間,美國政府還組織了螞蟻金服收購速匯金。美國在所謂的再工業化背景之下,貿易保護主義愈發嚴重。既然美國可以限制華為,那麼中國為什麼不能限制美國蘋果手機呢?

不過,這些軟肋應該都只是暫時的,中國已經在過去的時間裡創造了奇蹟,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也一定可以擺脫這些不足,實現《中國製造2025》的目標。


每日經濟新聞

美國沒有限制華為華為手機進入美國市場,只是華為與美國運營商的合作受到了限制。華為和中興的電信設備進入美國還是受到限制的。中國確實沒有限制蘋果手機進入國內但是限制了,但是Google、Youtube、Facebook等被限制了,禁售蘋果國內的代工廠和產業鏈也有不小的損失。

根據Counterpoint發佈的2017年Q2北美市場手機銷售報告,華為排名第十,比谷歌份額還多點。

這次讓AT&T取消與華為合作裡面提到了一個2012年HPSCI的報告,HPSCI就是美國眾議院特別情報委員會,2012年就是HPSCI發表針對華為中興的報告《由中國電信公司華為和中興通訊帶來的美國國家安全問題》。在華為的網站上我們還可以看到當年華為對此事的回應。而這個報告背後不僅僅有政治因素還有思科的身影在裡面。

為什麼不禁止蘋果在國內的銷售?蘋果的代工廠就是鄭州富士康,還有諸多的與蘋果相關的產業鏈,如果蘋果下滑對國內的就業以及產業鏈都不是好事,而Google這樣的互聯網企業對國內沒有直接影響,這兩個是不同的。

看看蘋果2017年供應商地圖,如果禁售蘋果會不會有直接的影響,雖然國產廠商也在崛起,但是目前還填補不了蘋果的空白。

補充:

很多人評論說沒了蘋果,其它手機也會迅速補充上來,抱歉,你真小看了蘋果對產業鏈的影響了,光蘋果概念股這一個就能讓多少企業大受影響。蘋果的零部件很多都是業內頂級的,這些零部件目前也只會用在高端機型上,因為成本在那擺著呢,在高端機方面目前真的沒人能撼動蘋果。再說最下游的組裝加工,三星、OPPO、VIVO、華為都有自己的工廠,部分ODM的也不在富士康組裝,你指望小米把富士康的產線填滿嗎?


萌哈科技

美國限制華為手機,限制的是和運營商的簽約合作,對於公開市場的銷售是不限制的。例如,華為手機可以通過bestbuy、亞馬遜來進行銷售。

中國雖然沒有限制蘋果手機進入中國市場,但是在其他方面是有很多限制:

1,在互聯網,Google、Facebook、Twitter仍然被限制進入中國。

2,在IT領域,有一個著名的"去IOE"運動,其中的I指的是IBM的小型機,O指的是Oracle的數據庫,E指的是EMC的高端存儲,意思是在這三個領域儘量使用國產的設備,而不是這三家國外的巨頭。

說白了,中美之間是大國的博弈,美國限制華為手機,就像中國上述限制類似。

所以,對於華為來說,想要進入美國市場,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戰役。不是一個公司所能解決,而是需要大國博弈。華為已經盡了全力,這時候,需要國家的力量介入。


閆躍龍

近期,中國企業在美國的一系列併購和合作上頻繁被美國有關部門出手干預。前有阿里旗下螞蟻金服擬併購速匯金(全球第二大匯款機構,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的35萬個網點和24億賬戶)遭否,支付寶進駐美國的計劃泡湯。最近華為和美國第二大移動運營商AT&T 在手機銷售上的合作也被突然臨時取消,據說也是受到政府相關機構和人士的壓力,而被迫停止合作。縱然華為依然可以通過亞馬遜等電商渠道銷售,但是線下運營商渠道在美國依然佔據銷售主力,因此對於無論對於華為還是美國當地的消費者都是一大損失。畢竟從曾經的中華酷聯到如今的華米OV,華為在手機上的努力,我們有目共睹。


從十多年前的2003年,華為的通訊設備在美國被思科因專利糾紛起訴,後又被美政府指控軍方背景,其設備可能被用於針對美國民眾的間諜活動,威脅國家安全,到後續一系列在美國的併購活動被否,不得不說美國對於華為這樣頂尖的中國通訊企業過於敏感,某種程度上也是基於兩國意識形態和政治體質差異而導致的強戒備心。

美國雖為明言,但是種種限制華為進入美國的行徑確實不言自明。中國是否可以採取類似措施,如限制蘋果進入,答案可能很難。

一方面,美國消費者主要的手機基本是蘋果三星等,對於華為這樣的出入局者,目前市場份額幾乎可以不計,因此來自消費者方面的反對之聲小。如果國內限制蘋果進入,佔據國內前五市場份額的蘋果,其大量的國內消費者恐怕不願意如此。

其次,相比較蘋果作為單純的手機生產商,華為除手機外,更多的是通訊設備領域,在跨國業務中,對於信息安全和保密等確實有較高要求。因此,僅從手機上想用充足的理由加以限制會相對困難。

再者,其實蘋果產業鏈中包括大量的製造和配套產業都是位於中國,不少的體量非常大,如富士康,藍思科技等,帶動的就業人數超數百萬人,因此抵制蘋果實際上對國內部分產業乃至增幅稅收、就業都會造成負面影響,因此不得不慎重。

最後,國內在高科技領域技術和產品的缺乏,導致大量尖端產品不得不進口。國內在不少高科技技術和產品領域起步較晚,技術水平不足,像高通和三星的手機芯片、半導體等,大量國產手機也不得不進口美國的產品,這也讓抵制蘋果的意義大打折扣。

總的來說,對於我們而言,限制蘋果可能是弊大於利,我們需要做的是在高端科技領域不斷取得突破,這樣才有贏得主動權。


科技向令說

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先知道,美國限制華為手機入市的理由是什麼。其實,美國此次禁止華為手機進入美國市場,針對的應該不是華為手機,而是華為集團。

美國對對華為一直不友好,過去華為在美國遭受的非難,以及最近螞蟻併購速匯金被否,跟一個美國機構有關。

這個機構的名字是CFIUS(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是一個由9個政府機構的代表人員組成的跨部門組織,委員會主席由美國財政部長擔任。CFIUS 的代表們來自國防部、國務部以及國土安全部等部門,對可能影響美國國家安全的外商投資交易進行審查。

但CFIUS可以否決國外公司來美投資,而且並不告知理由,換句話說,這是一個黑匣子。

因此,華為和螞蟻的遭遇也就不足為怪了。

第一,美國消費者可以不用華為,但中國用戶卻習慣了蘋果。

相比於華為再美國消費市場上無足輕重————美國手機市場,牢牢被蘋果和三星佔據,蘋果手機和電腦在中國相當暢銷,因此,要禁止蘋果手機入華並不容易,可能會引起中國蘋果用戶的極度反感。

第二,蘋果不僅僅是手機,還有ios等操作系統,也是和安卓並列的全球兩大手機操作系統————-中國的很多互聯網創業公司,都根植再ios,如果禁止蘋果入華,相關生態鏈公司也將遭遇重大損失。

第三,從製造業的維度來看,蘋果的產業鏈是在全球佈局的,其中,中國是蘋果產業鏈上最大的供應商之一。特朗普上臺之後,就一直督促蘋果把工廠搬回美國製造:“我會讓蘋果公司在美國而不是中國生產它們的電腦和 iPhone。”

所以,有了特朗普這樣的總統,中國企業進軍美國的難度,提升了不少,中資企業美國受阻,可能是特朗普任期之內的新常態。


財經故事會正版

在全球貿易的背景下,越強大的國家越有可能借助法律和政策性渠道對他國進行制裁,美國限制華為手機進入美國市場就是這樣的道理,最近對中國實行的貿易制裁也是這樣的道理,美國需要維持自己的經濟霸主地位。



一、美國是怎麼限制華為的

美國政府限制華為進入美國市場,是通過渠道制裁來實現的,美國移動運營商AT&T宣佈取消與華為合作,因美國國超過80%的智能手機都是通過三大運營商銷售出去,所以此舉對大偉影響巨大。

因為美國需要保持自己科技的優勢,所以需要保護思科限制華為,而美國不僅阻止了華為,此前美國政府還阻止螞蟻金服收購速匯金,此前還對中興實行了14億美元的制裁。小米、htc此前也因為隱私、專利被美國禁止銷售。美國總有很多理由限制中國。

二、為什麼中國政府不能禁止蘋果進入中國市場?

1、限制蘋果進入中國,對中國就業和經濟影響巨大

蘋果公司主要製造產地在中國,蘋果代工富士康和和碩公司,每年帶動我國的直接就業約有150萬人,圍繞這些150萬提供的服務:如餐飲、住宿、服裝等間接就業估計有1000萬人,制裁蘋果這1000萬就業就沒有了。



2、中國幾乎很難限制蘋果產品

蘋果產品做得太好了,所以2017年蘋果在中國銷售5105萬部手機,僅次於華為,OPPO ,vivo。如果不讓蘋果進入中國,很多黃牛和用戶會從香港、日本、美國、歐洲甚至從泰國等其它引入水貨進入中國市場,但是這樣話不僅不能限制用戶使用蘋果,反而損失了巨大的稅收收入。

3、中國是wto成員國,必須自由貿易

中國是加入WTO的成員國,也就是推進自由貿易的國家,雖然中國政府阻止谷歌等公司進入中國,但是藉口卻是:歡迎谷歌在中國法律框架之下在中國做生意,換句話說谷歌不是不可以進入中國,只是他們要符合中國法律規定。



三、中國怎麼對美國反制裁

中國有兩種措施應對,第一就是反制裁,對美國輸出產品加重稅,比如美國的農產品等


毛琳Michael

主要原因:兩國手機市場環境不同

我們首先需要明確一點,華為手機被限制進入的並非美國市場,而是美國運營商市場,此次與AT&T的合作失敗後,華為也沒有退出美國市場,在美國亞馬遜等零售商那依然能買到華為手機,不過這也是美國手機市場的特殊所在。

美國是全球範圍內僅次於中國和印度的第三大智能手機市場,但在美國市場銷售的智能手機中,有超過80%都是通過運營商渠道銷售出去的,失去了運營商渠道,基本意味著喪失了在美國市場上取得較大市場份額的可能。

這裡我們暫且不提究竟是什麼商業之外原因導致AT&T拒絕與華為合作,如果將這件事對應到中國市場,即便中國也出於非商業原因去限制蘋果在中國的銷售,那所能採取的措施也只能是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結束與蘋果的合作關係,不再通過運營商渠道銷售蘋果手機而已。

問題在於,運營商渠道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上的角色遠沒有美國市場那麼重要。

從2014年中國運營商削減終端補貼開始,依賴運營商渠道起家的老牌四大國產手機廠商“中華酷聯”的格局被瓦解,此後互聯網渠道起飛又回落,到今天大致形成了線下渠道和線上渠道8:1的市場格局,只是這佔大頭的線下渠道也並非是運營商把持,而是OPPO、vivo、金立、華為等手機廠商重金建設的社會渠道體系。

因此,即便中國三大運營商不再銷售蘋果合約機,對蘋果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影響力遠不如華為在美國被限制的情況。

次要原因:蘋果產業鏈上有太多中國企業參與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如果貿然限制蘋果在中國手機市場上的銷售,那在對蘋果產生負面影響的同時將不可避免地對本土企業帶來負面效應,這其中的損失又該誰來承擔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