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京东的全球物流梦,真的和你无关吗?

世界杯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当我们酣畅淋漓、咬牙切齿地观看着一场场厮杀对抗时,京东和阿里又悄无声息地进行了一场“较量”——不仅是刚过去的618电商年终大促销量的比较、物流即时配送黑科技的对打,还有未来全球物流战略的“刀光剑影”。

618当日,京东宣布升级物流国际化战略,确立“全球智慧供应链基础网络”新目标,表示将建设双通全球网络,实现全球48小时达,即48小时中国与全球相通;48小时世界各国本地交付。而为实现这一目标,京东将以搭建830双通全球网络、十大供应链科技输出、五大全链条数字化赋能为方向,带着丰富的基础设施建设经验、技术、科技成果,在全球落地开花。

48小时达的目标,不禁让很多人联想到了马云“全球72小时达”的目标。

在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马云说过,菜鸟将建设国家智能物流骨干网,一张覆盖全国,致力于全国24小时达,另一张覆盖全球,沿着一带一路,按EWTP在全球范围内打造全球72小时达。

峰会过后,阿里和菜鸟也迅速为此而迅速布局:先后宣布在香港启动建设世界级的物流枢纽,在迪拜机场建设辐射亚欧非三大陆的eHub(数字贸易中枢)。据悉,eHub在全球的首批布局有6个,除了香港和迪拜外,还包括杭州、吉隆坡、莫斯科和比利时。

对于马云的构想,多位行业专家和政府人员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马云这一想法符合十九大提出的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精神,确保中国的基础设施在智能化时代不落伍。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运输研究部主任高月娥认为,国家智能物流骨干网是新时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顶层设计,将为全球供应链贡献中国的解决方案。“智能物流骨干网是我国构建强大的智能绿色物流体系,推动物流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魏际刚说:“菜鸟是先锋队。”

阿里京东的全球物流梦,真的和你无关吗?

当马云和刘强东都将目光转向全球时,不管是“48小时达”与“72小时达”的细微区别,还是它们的内在深意、实现难度和实现可能性,阿里和京东、马云和刘强东的“全球物流梦”毫不意外引起了行业的热议。

先不说这些分析的好与坏,谁的构想更好,这里说一说我从阿里和京东“全球物流战略”事件中嗅到的几个词。

第一:硝烟弥漫战火起!

这些年,当电商竞争的下半场变成物流时效时,阿里和京东好像就总是时不时地隔空上演 “你争我抢”、“你有我必须有”、“你强我比你更强”的对抗赛。他们的关系像争夺同一个美人的情敌,像两个武痴高手的江湖对决,像两个从小一起被比较着长大、互不服的别扭少年;他们的“斗争”,像宫斗一样精彩,剧情总是不断反转、再反转…

马云聊天京东物流模式说“京东会是下一个悲剧”,刘强东就在对话中炮轰菜鸟网络是“吸血鬼”;阿里高调宣布双11战绩再破千亿记录,京东就默默甩出千亿成绩单;京东有自建物流体系,阿里有菜鸟;阿里通过盒马鲜生、联手银泰等布局线下超市,京东也建立了线下生鲜门店、并联手永辉等布局零售新业态;马云说“新零售”,刘强东接着就讲“无界零售”;菜鸟网络提“新物流”,京东物流就论“新一代物流”;阿里“全球72达”,京东就“48小时达”…

全球物流是阿里和京东战场的转移和扩大,是在国内趋于稳定饱和后、抢夺国际市场、跑马圈地的新挑战,也是他们谋求长远未来,建立更大生态公司的布局。明天他们又会给我们什么惊喜,谁又会成为最后的赢家,尤未可知。但肯定的是,阿里和京东“战斗”是一场持久战,全球物流不会是最后一个。

评论:面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物流战场,你是乐呵呵的旁观者,还是危机十足、担心被落下太多而努力跟进的奋斗者?阿里京东的全球物流争夺战,真的和你无关吗?

第二:欣欣向荣的行业“成长”

不管是阿里的“72小时达”,还是京东的“48小时达”,除了浓浓的硝烟味外,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物流货运效率正在快速提升。中国快递的平均时效已经从以前的4天以上提速到了今天的2.5天、次日达、今日达、24小时闪电达,中国到主要国家的跨境物流时效从平均70天提升到了10天以内,而伴随着智慧物流网络的建设和先进科技的投入使用,未来物流还将更快:新疆、拉萨送达速度可以和北上广比肩,而早上在挪威捞起的三文鱼,晚上就可能会在中国的餐桌上出现。

行业在成长,而不是停滞。阿里和京东的全球物流战略,无一不在向我们展示着行业的快速推进和欣欣向荣,以及物流人面对未来发展的战略眼光、宏伟目标、自信实力和坚强毅力。而更快的物流,则意味着人们生活体验的再度升级、生活质量的提升、整个人类消费生活的更新迭代以及幸福指数的提升。

评论:欣欣向荣的行业,你的实力足以匹配吗?有你的一份功劳吗?在行业平均水平里,你是拖后腿,还是…阿里和京东的全球物流梦,真的和你无关吗?

阿里京东的全球物流梦,真的和你无关吗?

第三:彼此成就的强大竞争对手

一个公司的成长需要对手的激励,否则离危险不远了;阿里和京东就是这样的存在。他们是对手,但又何尝不是彼此不可或缺的知己;正因为他们互不服气,所以才各自卯着劲茁壮成长;同样,也正因为他们互相憋着劲,所以他们又是最懂彼此般的存在,毕竟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嘛。

我们都知道,在电商蓬勃发展的时候,京东自建物流的口碑一向为人所称道,具有阿里所没有的优势。但是,阿里并没有坐以待毙。2018年元月,当盒马宣布将应急服务升级为7x24小时配送,并于春节后上线,以及天猫与菜鸟宣布推出基于门店发货的“定时达”服务时,业内很多人都认为,这可能会树立起阿里系的物流服务新标准,让京东物流的口碑逐渐化为乌有,也让京东自建物流的优势岌岌可危。在对手出手时,京东当然不会甘心,必然会想办法应对,于是有了后来京东自建生鲜超市等系列动作。

同样,当马云将目标转到线下,联合全国各大线下商场、超市,为新零售布局时,京东也没有闲着,无界零售进行的浩浩荡荡。可以说,那段时间,整个国内知名商超被阿里和京东“瓜分”了。他们观点一致,担心被赶超、忧心因落后一步而远离未来市场,所以他们在竞争对抗中不断成大、壮大。

正是因为对手的存在,你才会持续不断地进步变强。在看武侠片时,我们都知道一个说法,那就是绝顶高手通常是寂寞的,正如那首歌所唱的一样:“无敌是多么寂寞”。寂寞是因为没有对手,而没有对手则意味着没有进步。实力相当的对手,可以不断提醒你,让你居安思危发现自己的不足,使你充满斗志、不断奋斗。

评论:从阿里和京东的彼此成就中,你看到了什么?这些内在道理,真的和你无关吗?

第四:为了更强大的自己,物流企业要勇于参与竞争

在现代商业理论中,欢迎竞争已经成了一种普世价值观。我们现在都越来越明白一个道理,如果没有竞争,就很难快速进步;而不进步,则可能非常危险。当年,马云支付宝的诞生以及后续各大银行因支付宝等互联网金融而不得不陆续改革业务的事件,就是很好的案例;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一回合的较量,银行是不可能出现在这些改革的,因为到嘴的肥肉,谁也不愿意吐出来。这些进步,就是正当的竞争一手促成的。同样,缺乏竞争意识,也可以让一只处于顶端的企业出现危机,例如银行的业务危机。

良性竞争者的存在会给公司带来一些战略利益,通过对竞争者的实力进行有效的评估,从而使企业做出相对的应对策略,它可以使企业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开发新市场,进行市场渗透、保持市场份额等等。因为有对手,你不会孤独,你会咬牙坚持不认输,你会更有动力。

当下,我国正在建设强大、智能、绿色的国家物流系统和连接世界的全球物流体系,未来的现代化物流是大规模协同的共利共赢,是数据资源和关键要素的互联互通,而在更加强大的物流服务下,市场竞争只会更加激烈和残酷。所以,面对这些竞争,我们要勇于参与,为了未来、为了更强大的自己、为了让合作伙伴更加协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