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考生,今天高考成绩公布!可通过这些方式查询

2018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成绩将于6月22日14时左右

公布,考生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查询。

同时,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将正式公布今年我省高考普通文理类本科一批、二批、三批、高职(专科)批,中职生本科批、中职生高职(专科)批,民族院校本科文史、理工类,体育艺术类本科一批、本科二批、高职(专科)批最低控制分数线。

查询方式

一是选择拨打移动125809信息服务中心、电信16887801声讯台、联通1161148查分热线进行查询;

靖远考生,今天高考成绩公布!可通过这些方式查询

网址:http://www.ganseea.cn

或 http://gaokao.ganseea.cn;

靖远考生,今天高考成绩公布!可通过这些方式查询

三是通过甘肃政务服务网查询;

六是通过县(区)招生办查询。

省公安厅发布提示,提醒广大考生家长——

高考招生注意八大骗局

靖远考生,今天高考成绩公布!可通过这些方式查询

高考成绩明日公布,招生录取工作将陆续展开。针对高考的各种诈骗活动又卷土重来,6月20日,省公安厅发布提示,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们一定要擦亮双眼,以免掉入骗子的圈套。

伪造虚假查分网址

不法分子通过短信发送虚假查分网址,让考生输入身份证号、姓名、手机号、银行账号等信息,将信息记录并贩卖,或者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精准电信诈骗。

谎称有“内部指标”或“特殊关系”

不法分子自称有高校或招生办某领导的关系,可通过“内部指标”、“机动指标”等名额“低分高录”,或争取到特长生加分。

警方提醒:如果家长碰到以高校招生中介机构或代理人的名义找上门来的,搞清具体情况后到学校网站上核对或直接打电话到学校招生办公室一问便知。如遭遇类似“收费买指标”的情况,要到教育考试部门或公安机关报案,切莫上当受骗。

混淆高等教育的不同类型

一些骗子利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大众化、多元化发展形势,把普通高等学校与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国际教育相混淆,声称只要花钱就能上大学甚至上名牌院校。

警方提醒:目前除普通高等教育外,还有成人高等教育、远程网络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等。骗子进行一系列包装,混淆高考招生与其他学历教育招生的区别,将不够分数线的考生骗到一些院校的远程网络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班上。事实上,这类学生“入学”后无法通过教育部门的新生学籍电子注册,也拿不到普通高校毕业证书。

艺术生只要交钱保证录取

艺术类招生种类繁多,投档排序规则和操作程序复杂,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录取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从中运作“帮忙搞定”,或以“不交钱就不录取”、“不交钱就退档”威胁考生和家长,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警方提醒:考生及家长应该以本地教育部门官方网站或者报考院校的官网网站公布的录取信息为准,切勿听信提前获取的谣言。

冒充高校招生人员

由于军队招生与普通招生不一样,包括政治考核、面试、体格检查等多重环节,而且历年招生形式会有一些变化,不法分子更容易借此机会,混淆视听。比如打着军校招收“地方委培生”、“自费生”、“国防生”的幌子,甚至通过伪造军队公文公章,冒充军队机关或招生部门人员,许诺教育部门认可学历、毕业后一律安排到部队工作等。

警方提醒:任何形式的高校招生录取都要经过省教育考试院的统一审核后,才能在教育部注册取得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籍。

打着“补录”的旗号行骗

骗子利用大家不熟悉招生程序,不法分子鼓吹自己“上面有人”、“保证录取”,公开叫价。实际上,省市教育考试院会进行网上公开征求志愿计划,不会私下打电话。

警方提醒: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省市教育考试院、教育部、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等)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认准权威渠道发布的信息。

伪造录取通知书

不法分子通过邮局,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事先打入银行账户内。

警方提醒:有些学校会在自己的招生网上公布录取考生的通知书信息,考生和家长也可电话咨询被录取的院校。切勿相信自身没有报考的院校所投递来的录取通知书。

谎称提前发放助学金

不法分子自称为教育局工作人员,可以对困难考生或者成绩优异考生提前发放助学金,再不领就要过期,然后不法分子指挥受害人ATM机转账。

警方提醒:任何与高考相关的款项发放,均不会通过ATM机进行,考生和家长收到类似电话或短信,要先与学校及班主任联系,一定不能随便透露个人信息及银行卡号和密码,以免上当受骗。

省教育厅提醒:“提前查分”链接勿点击

高考结束后,一些不法分子也蠢蠢欲动,甘肃省教育厅近日梳理出近年来针对考生和家长的常见诈骗手法,向考生和家长发出预警。

“提前查分”链接别点击

考生及家人查分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不要轻易点击手机短信里来历不明的链接。如果不慎点击,要立即卸载手机上的支付宝等快速支付工具,并在备份手机通讯录等重要信息后,将手机重置或恢复出厂设置,或向专业技术人员求助清除病毒。

“志愿填报”APP或带病毒

考生及家长最好不要在手机论坛、非安全电子市场下载此类手机应用,可选择在应用宝等安全电子市场下载并安装手机管理,定期查杀病毒。并且,填报志愿最好还是以各高校公布的往年招生情况、今年招生政策与教育部下发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为主,不要过分相信网络中的大数据。

“不请自来”通知书有猫腻

不法分子一般通过邮局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提供私人账号,让考生将学费、教材费等费用打入其银行账户进行诈骗。然而,一般正规院校寄来的银行卡是没有激活的卡,需要考生带上身份证在银行激活登记,如果查询时银行卡已被激活,考生就要多个心眼,以防上当受骗。银行账号要注意查询是否为对公账号,若是私人账号就不要转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