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陽市新小麥市場價格瞭解一下~

溧阳市新小麦市场价格了解一下~

溧阳市新小麦市场价格了解一下~

生產情況

(一)面積、單產、總產情況

今年我市小麥生產表現為三增,即面積增、單產增、總產增。小麥播種面積34萬畝,比去年30.9萬畝增3.1萬畝,增10.03%;平均理論單產419公斤,比去年408.8公斤增10.2公斤,增2.5%;理論總產14.25萬噸,比去年12.63萬噸增1.62萬噸,增12.83%。

(二)質量品級

據對3個鄉鎮46塊小麥田間測產分析,今年我市小麥產量結構表現為一減兩增,即畝有效穗數減、每穗實粒數和千粒重增。今年小麥平均畝有效穗數28.95萬,比去年29.9萬減0.95萬,減3.18%,每穗實粒數40.2粒,比去年37.8粒增2.4粒,增6.35%,千粒重36克,比去年增0.5克。

我市小麥於5月16日陸續開鐮收割登場,但由於5月份雨水偏多,特別是5月17、18日二天的37℃高溫之後又緊接著3天陰雨,導致全市原本較輕的小麥赤黴病發病率不同程度上升,同時由於黴菌影響,小麥的品質下降。據瞭解有些品質不符合要求的小麥已被農民直接售給了魚塘和小飼料廠,這些小麥的數量約有15000噸。

(三)成本、收益情況

溧阳市新小麦市场价格了解一下~

說明:成本另計入平均每畝200元的土地租金後,每畝純收益分別為-23.6元和4.4元。

(四)價格及開秤以來走勢變化

截止6月4日,全市收購小麥26000噸、同比多收5000噸,其中非國有企業個體於5月19日開秤,已收購小麥19500噸、同比多收10000噸,國有企業於5月22日開秤(委託收儲的庫點10個),已收購小麥6500噸、同比少收1500噸。目前小麥的市場價在100-109元/50公斤之間,個體收購的糧主要去向是安徽、宜興、金壇、蘇州和泰州等地。

購銷情況

(一)政策利空多重發酵

2017年10月27日,國家公佈了小麥最低收購價,每百斤(三等品)115元,下調3元,這是12年內首次下調小麥託市收購價,小麥市場價下跌效應放大。其次,今年以來國家已兩次下調小麥銷售底價,累計下調5.5元。2018年1月16日,國家第一次下調小麥銷售底價2.5元,4月18日第二次下調小麥銷售底價3元(2014-2016年託市小麥銷售底價117.50元)。小麥銷售底價下調後, “去庫存”成效明顯,也預示小麥市場價格很難有“抬頭”機會。業內人士普遍預判,新小麥市場收購價在100-105元區間(三等品)。收購價格高了,怕擔風險;收購價格低了,擔心收不到,入市收購理性、理智將成為各類收購主體的主流傾向。

(二)供求雙方壓力增大

供方“量足價低”,庫存量高、投放量大,最低收購價下調、拍賣底價兩次下調。需方採購謹慎,以銷訂購、快進快出,對小麥價格存在壓制心態,擔心庫存積壓形成虧損。今年生豬價格下跌過猛過快,影響飼料小麥的用量。

(三)託市收購“班車”難乘

今年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具有強烈的只收一季託市小麥的心理,搭乘拿國家補貼、規避經營虧損的“班車”,確保旱澇保豐收。然而,託市收購要求正在發生較大變化,門檻越來越高。如:今年國家明確託市不再收4-5等糧(只收三等及以上),衛生指標不合格的糧交由地方糧食主管部門處理等。今年,全省6月12日啟動的託市收購,就推遲託市啟動時間這一條,溧陽小麥上市在全省最早(6月12日全市小麥收購已進入尾聲),很難參與託市收購。

(四)收購基調

符合國家質量標準的小麥應收盡收、敞開收購。不符合國家質量標準的小麥動員整理,經整理達標的小麥應予收購,仍不達標的小麥要做好宣傳解釋工作,並留樣備查。一旦遭遇赤黴病、爛麥場,將報請市政府同意後,啟動《溧陽市超標糧食處置管理實施細則(試行)》。具體超標糧食的收購方法另行佈置。

(五)收購質量

地方儲備小麥、商品小麥統倉容重三等及以上、水分13%、雜質1.3%、不完善粒6%,其中赤黴病粒<2%。託市小麥嚴格執行中儲糧的收購要求,質量寧緊勿松,不得豁邊,等級上不能出現偏差,防止被誤會剋扣的嫌疑。

(六)收購價格

上級已明確,地方儲備糧收購價格不再參照託市收購價收購,這是今年糧食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中的一大變化。按照隨行就市、銜接周邊、服務託市、控制風險的原則,每百斤小麥開秤收購價暫定108元,之後,根據市場行情變化隨時作上下浮動調整。

問題和建議

(一)社會收購成為今年的主體,由於高溫逼熟產生的赤黴病,導致絕大多數小麥的質量標準達不到國家規定的標準,故只能出售給社會經濟人,流向飼料加工企業。

(二)今年社會收購平均價格在100元/50公斤左右,若單產達到300公斤以上的保本價要每50公斤75元左右,但今年大多農戶每畝產量已超300公斤,但由於用工和尿素價格明顯上漲,整個夏季生產只能保本或略有虧本。

(三)國家啟動託市收購時間要比我市正常收購晚20天左右時間,導致我市大多數農戶享受不到國家最低保護價格政策

(四)糧食生產是露天工廠,天有不測風雲,市場是看不見的手,糧食生產是薄利、辛苦的產業。在人工工資漲、尿素價格漲、糧食價格跌、土地流轉費高的背景下,前幾年,有些種糧大戶掙了錢,嚐到甜頭後,盲目搶田種植,無度擴大種植規模,導致失去抗風險能力。因此,近年的糧價下跌倒逼種糧大戶主動向流轉方協商降租(由現行的每畝600元左右,適當作出讓少),把過高的流轉費用標準降下來。

(五)改進補貼辦法。糧食補貼辦法應當改變不種糧的拿補貼,種糧的拿不到補貼的現狀。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調動種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確保糧食安全。

(六)區別收購性質。預案執行期間,中央和地方儲備糧的承儲企業應積極入市收購新糧用於輪換,輪換收購的糧食價格應不低於國家規定的最低收購價格水平。建議地方儲備糧按隨行就市的原則收購,不然,地方財政和國有企業負擔加重,虧損增多。

溧阳市新小麦市场价格了解一下~

一毛錢,求打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