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人”這麼多,我們該如何對待“溼”的前世今生

“湿人”这么多,我们该如何对待“湿”的前世今生

溼在新華字典中的解釋為沾了水,或是含的水分多,與“幹”相對。那麼在中醫上又是怎麼講的呢?

“湿人”这么多,我们该如何对待“湿”的前世今生

溼分為外溼和內溼

外溼是指的外部的溼邪,侵襲人體的邪氣有風、寒、暑、溼、燥、火六種病邪,溼為作為病因中的六邪之一,其為陰邪,其性重濁、粘滯,容易損傷人體的氣機。溼邪一年四季都有,它可以單獨侵襲人體發病,也可以與其他病邪一起合而為病。如溼遇寒叫寒溼,遇風為風溼,與暑在一起就是暑溼、與熱在一起即為溼熱。

外溼多由於環境潮溼(如長夏、梅雨季節)外溼侵襲產生,引發疾病一般好發於肢體、經絡關節部位。溼蘊肌膚可致下肢丹毒、溼疹、腳氣、帶狀皰疹等症;溼滯關節可致關節炎、滑膜炎、類風溼、風溼性關節病等等。

內溼是指機體內在產生的溼。中醫學認為五臟中的脾主要負責運化水溼,脾氣虛弱,失於運化則水溼會淤積體內,產生內溼。可以出現如頭暈、胸悶;消化功能差、胃脹、無食慾;小便不利、大便不成形或粘滯;肢體腫脹、關節疼痛等症。

古話雲:“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溼性黏濁,如油入面。”。有些慢性疾病如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甚至腫瘤等,是跟溼邪、痰溼密切相關的。

怎麼判斷體內是否有溼氣呢

起床時仍感到特別困、頭重如裹,打不起精神來,懶得動彈;洗漱時看舌苔,感覺舌苔厚膩,看起來滑而溼潤甚至舌體兩邊有齒痕;如廁時看大便,是不是不成形,是不是粘在馬桶上了,很難沖走,是不是需要很多手紙,如果有以上情況說明溼氣已經在你體內了。

怎麼避免體內溼氣?

1.起居中避外溼侵襲。

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溼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痠痛;潮溼下雨天減少外出;不要穿潮溼未乾的衣服,不要蓋潮溼的被子,洗完澡後要充分擦乾身體,吹乾頭髮;房間內的溼氣如果很重,建議多開窗透氣。如果外界溼氣也很重,還可以打開風扇、空調,藉助這些電器保持空氣的對流。

2.適當運動,有助排汗排溼。

每天堅持適量的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適當排汗,有助於溼氣排出體外。

3.飲食上清淡、避油膩。

日常飲食要避免重口味,少吃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少吃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不利於腸胃消化吸收。

可以適當服用一些有助祛溼的食物,如薏米,紅豆、山藥等,有健脾除溼的功效。

4.此外...

日常按摩長於化溼、祛溼的穴位,有助於祛溼。

陰陵泉,位於小腿內側,在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有健脾利溼的作用。

豐隆,位於在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8寸,距脛骨前緣二橫指,此穴為化溼祛痰的要穴。

那麼就請您積極做到以上幾點,讓我們的生活不被溼邪困擾吧!

以上內容僅用於健康教育學習交流

“湿人”这么多,我们该如何对待“湿”的前世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