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人”这么多,我们该如何对待“湿”的前世今生

“湿人”这么多,我们该如何对待“湿”的前世今生

湿在新华字典中的解释为沾了水,或是含的水分多,与“干”相对。那么在中医上又是怎么讲的呢?

“湿人”这么多,我们该如何对待“湿”的前世今生

湿分为外湿和内湿

外湿是指的外部的湿邪,侵袭人体的邪气有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湿为作为病因中的六邪之一,其为阴邪,其性重浊、粘滞,容易损伤人体的气机。湿邪一年四季都有,它可以单独侵袭人体发病,也可以与其他病邪一起合而为病。如湿遇寒叫寒湿,遇风为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与热在一起即为湿热。

外湿多由于环境潮湿(如长夏、梅雨季节)外湿侵袭产生,引发疾病一般好发于肢体、经络关节部位。湿蕴肌肤可致下肢丹毒、湿疹、脚气、带状疱疹等症;湿滞关节可致关节炎、滑膜炎、类风湿、风湿性关节病等等。

内湿是指机体内在产生的湿。中医学认为五脏中的脾主要负责运化水湿,脾气虚弱,失于运化则水湿会淤积体内,产生内湿。可以出现如头晕、胸闷;消化功能差、胃胀、无食欲;小便不利、大便不成形或粘滞;肢体肿胀、关节疼痛等症。

古话云:“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有些慢性疾病如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甚至肿瘤等,是跟湿邪、痰湿密切相关的。

怎么判断体内是否有湿气呢

起床时仍感到特别困、头重如裹,打不起精神来,懒得动弹;洗漱时看舌苔,感觉舌苔厚腻,看起来滑而湿润甚至舌体两边有齿痕;如厕时看大便,是不是不成形,是不是粘在马桶上了,很难冲走,是不是需要很多手纸,如果有以上情况说明湿气已经在你体内了。

怎么避免体内湿气?

1.起居中避外湿侵袭。

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不要盖潮湿的被子,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吹干头发;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开窗透气。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还可以打开风扇、空调,借助这些电器保持空气的对流。

2.适当运动,有助排汗排湿。

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适当排汗,有助于湿气排出体外。

3.饮食上清淡、避油腻。

日常饮食要避免重口味,少吃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少吃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不利于肠胃消化吸收。

可以适当服用一些有助祛湿的食物,如薏米,红豆、山药等,有健脾除湿的功效。

4.此外...

日常按摩长于化湿、祛湿的穴位,有助于祛湿。

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有健脾利湿的作用。

丰隆,位于在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此穴为化湿祛痰的要穴。

那么就请您积极做到以上几点,让我们的生活不被湿邪困扰吧!

以上内容仅用于健康教育学习交流

“湿人”这么多,我们该如何对待“湿”的前世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