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跑一次”改革让更多民众有更多获得感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方位上肩负使命砥砺前行的重要一年。

回顾过去40年,浙江省一直是改革浪潮的标兵,面向未来仍然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发展新时期,浙江省依然能够成为深化改革的模犯生。尤其是在服务民生,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改革红利方面,浙江推出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可称典范。

2016年底,“最多跑一次”的概念首次在浙江省被提出,2017年“最多跑一次”改革在浙江省推动,主要是以“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为突破口,让老百姓到政府办事跑一次成为常态。这其实是政府服务意识的一次大思路转变,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基层执政服务思维。为政治生态的清朗安下了一颗催化剂。

2017年,浙江省晒出首批40961项“最多跑一次”项目清单,只要清单内的事项材料准备齐全,群众和企业到相关部门办事就可以“最多跑一次”,大大方便了人民群众办事的效率,从而大大提升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以促使政府公信力不断上升。人民群众在自身拥有获得感的同时,政府作为也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同感。

在2018年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最多跑一次”被提及,从地方到全国,这是一次跨越,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讨论研究。可以预见,“最多跑一次”的改革将会极大影响今后一段时间的地方政务服务的方式方法。

过去几年,“最多跑一次”在浙江省有效推进,虽然仍有不少阻力,但是并不妨碍改革的成果。

温州市在浙江省率先设计并实施具有温州特色的“一站、一网、一库、一端”“四个一”工程,深度推进信息数据的打通、汇集、共享、开发和利用;嘉兴市南湖区在浙江省率先推行审批“无差别”体系,受理窗口压缩47%,提升审批效率;湖州市吴兴区推出“最多跑一次”自助服务终端机,可提供企业名称查重、企业名称申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设立申报、营业执照打印等服务……我们要相信,好的做法和经验是会得到更多效仿的,最终得利的还是人民群众。

杭州市余杭区在2017年推出的“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涉及发改、经信、人社、市民卡、公积金等29个审批部门,8个公共服务部门,其中权力事项1048项,公共服务事项358项,涵盖商事登记、不动产登记、社会保险、税费缴纳、投资项目审批、生活缴费等多个审批服务领域,这也被称为是一张方便群众办事的“全家福”事项清单。

目前,浙江是全国唯一实现职称证书电子化的省份,证书可从浙江政务服务网上直接下载打印,每年可以减少30万本资格证书发放,让500多万专技人才在每次求职、竞聘等使用证书时都不用“跑路”。

当下,全面深化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问题多、领域广、解决难,我们不但要提出改革方案,更要在实践中推动改革成功进行。“最多跑一次”改革,需要啃下的硬骨头不少。客观承认,现在仍然有通过制度性保障加强和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必要性,要充分考虑到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节省人民群众在时间、精力、金钱方面的付出。

(未来网特约评论员 周成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