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三叠泉峡谷穿越项目被认定为违规项目

12处违建旅游项目主体已拆除

被认定为违规项目

三叠泉景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发而建的老景区。1988年当地政府从三叠泉宾馆(即峡谷西边)修建通往三叠泉景区道路,景区旅游拉开了序幕。八九十年代年游客量约20万人次。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游客量逐年上升,旅游产业逐步发展成为海会经济支柱产业。近年来,三叠泉景区游客接待量已达到每年70多万人次,旅游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虽然海会镇旅游业得到一定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景区快速发展面临多方承载压力,尤其是景区基础薄弱,设施陈旧,存在安全隐患。每到旅游旺季,游客拥挤不堪,道路堵塞,经常发生安全事故。因此,缓解景区承载压力,景区改造升级势在必行;景区旅游产品仍以自然观光为主,功能单一,品位不高,参与性不强,不能满足当前日益发展的旅游市场需求。为突破旅游发展瓶颈,提高旅游人气,增加旅游收入,三叠泉景区计划逐步打造休闲旅游、体验旅游等非观光型旅游项目,丰富景区旅游内涵,提升景区竞争力。

2015年,由原庐山区海会镇招商引资,原庐山区商务局备案,发改委立项,得到原庐山区旅游局、水务局、物价局相关文件批复,三叠泉景区引进九江景天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三叠泉峡谷穿越项目。

该项目于2015年6月开工建设,2016年5月建成运营,经营内容主要有12处旅游设施,其中,七彩桥、玻璃桥、单走钢丝桥、溜索过涧单钢丝、单板过涧(钢丝木板桥)、携手并进(三根钢丝)、勇往直前(钢丝桥)、单板桥等8处为新建设施,溜索、缅甸桥、游客集散中心及木屋、铺设栈道等4处设施是在三叠泉景区原有设施基础上维修提升而来。

2016年6月,省政府督查组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情况专项督查中发现,三叠泉峡谷穿越项目建设位置位于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违反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要求对违规建设进行查处和整改。三叠泉峡谷穿越项目,存在审批手续不完善,建设内容不合法,违规违法事实明显。

12处违建已全部拆除到位

三叠泉违规旅游项目整改工作责任重大,涉及面广,为确保整改工作快速有序推进,庐山市政府成立了三叠泉违规旅游项目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市长赵木林任组长、市监察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审计局、林业局、森林公安局、建设规划局、公安局、海会镇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具体负责三叠泉违规旅游项目整改工作。其中,海会镇针对此项整改工作,另专门成立了由镇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多次部署研究,专项做好此次整改工作。

对照省政府列出的整改问题清单,针对反馈的具体问题,逐一细化整改措施,海会镇制定了《三叠泉违规旅游项目整改工作方案》。自整改工作启动后,在庐山市相关部门配合下,海会镇多次与违建项目方沟通,做了大量前期整改工作。多次进行政策解释,动员项目投资方开展自行拆除整改工作。经过前期思想动员,项目投资方在2017年1月已先行关停了多个旅游项目,随后进行拆除。目前12处违建项目主体部分已全部拆除到位。为维护稳定,政府本着民生为主的原则,对项目投资方和参股农民给予一定奖补资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