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一女子,魏忠賢怕她,熹宗愛她,崇禎帝謝她,順治帝敬她

張嫣,明熹宗朱由校原配皇后。天啟元年,時年十五歲(虛歲)的張嫣,從全國初選的五千名美女中,連過“八關”勝出,同年四月被冊立為皇后。史載張嫣長得身體修長、豐滿、清爽、秀麗,為中國古代五大豔后之一。

史上一女子,魏忠賢怕她,熹宗愛她,崇禎帝謝她,順治帝敬她

明熹宗朱由校原配皇后

小女子收拾魏忠賢

明末大太監魏忠賢,被稱為"九千九百歲",排除異己,專斷國政,以致人們"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當魏忠賢牛得快沒邊了的時候,他的終結者出場了。她就是張嫣,張嫣打敗魏忠賢的大戲序幕拉開。

史上一女子,魏忠賢怕她,熹宗愛她,崇禎帝謝她,順治帝敬她

魏忠賢

第一步:精神打壓。別看張嫣年紀小,有道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她打心眼裡瞧不起魏忠賢和朱由校奶媽客氏,時不時把他們叫來訓斥一番,完全不把他們當人看。客氏捱了罵,找皇帝告狀,得到的只是安慰;魏忠賢捱了罵,心裡有氣,卻拿她沒辦法。

史上一女子,魏忠賢怕她,熹宗愛她,崇禎帝謝她,順治帝敬她

第二步:藉助外力。一天,朱由校來到皇后寢宮,發現張嫣正在看書,就問:“你在看什麼書?”張嫣說:“趙高傳。”朱由校沉吟不語,民間的張大媽李大爺,他可能不知道,趙高這個人,他卻是知道的,一個禍國殃民的太監。後來,魏忠賢得知此事後,大怒。幾次設計陷害皇后,幸好熹宗惟一理智的地方, 就是尚存有一份夫婦之情,沒有懲辦張皇后。

史上一女子,魏忠賢怕她,熹宗愛她,崇禎帝謝她,順治帝敬她

第三步:釜底抽薪。天啟六年,朱由校連兒子還沒生,卻生病了。這下子樂壞了魏忠賢,大明江山繼承人未定,太監們的光榮事業大有奔頭。他找客氏商議,決定搞“狸貓換太子”的把戲,隨便找個孕婦進宮,就說是皇帝的孩子。為保萬無一失,他還託人告訴張嫣,說生下來直接當你的兒子,接著做皇帝,你還當太后。張嫣怎會上當?她直截了當地拒絕說:“從之,必死。不從,亦死。不如不從,死後可以見祖宗在天之靈。”張嫣的斷然拒絕,打亂了魏忠賢的全盤計劃。

史上一女子,魏忠賢怕她,熹宗愛她,崇禎帝謝她,順治帝敬她

第四步:崇禎繼位。張嫣是個很有心機的女子,她與病中的丈夫進行了長時間的交流,終於解決了皇位繼承權的問題。在張嫣的幫助和鼓勵下,本著對社會和黎民負責的態度,由小叔子朱由檢,就是後來的崇禎皇帝繼位。此後,朱由檢對魏忠賢黨羽發動大清洗,殺了數百人,奶媽客氏也被處死。張嫣最終贏得勝利,也為自己贏得17年的安寧生活和百姓的尊敬。

史上一女子,魏忠賢怕她,熹宗愛她,崇禎帝謝她,順治帝敬她

皇帝的紅顏知己

在宮裡,朱由校很喜歡張嫣。張嫣不但年紀小,漂亮,還有文化。張嫣有自己的偶像,分別是太租皇帝的老婆馬皇后和成祖皇帝的老婆徐皇后,她要像她們那樣,輔佐丈夫開創一代霸業。可是,丈夫實在太不成器,除了做木匠,其他一概甩手不管,任由魏太監瞎折騰。他不願懲辦魏忠賢和客氏,當然也不希望魏忠賢傷害張皇后。張皇后經常勸諫明熹宗,期望熹宗能"遠小人而近賢人"。明熹宗對於張皇后,始終愛惜。他臨死之時,將張皇后託付於弟弟信王朱由檢,命曰:"中宮配朕七年,常正言匡諫,獲益頗多。今後年少寡居,良可憐憫,善事中宮。”

史上一女子,魏忠賢怕她,熹宗愛她,崇禎帝謝她,順治帝敬她

德高望重的懿安皇后

朱由檢非常感謝這位嫂子,“閹黨”一平息,就給嫂子封了尊號為“懿安皇后”,住慈慶宮。得空,“必衣無朝竭,禮敬如母后”。

民間對這位懿安皇后也奉若神明。1664年,闖王李自成攻下了北京城,發現張嫣自盡還未身亡,趕緊派人相救,予以保護,但張嫣還是於第二晚自盡殉國,終年39歲。

滿族入關後,順治感念張嫣的崇高聲望,為她舉行隆重的葬禮,與朱由校合葬於德陵。

史上一女子,魏忠賢怕她,熹宗愛她,崇禎帝謝她,順治帝敬她

懿安皇后張嫣與朱由校陵寢 明德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