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宦官遠勝「九千歲」魏忠賢,他握兵20年,創史上五個「第一」

提起中國歷史上的宦官,大家都不陌生,但在世人的眼裡,宦官一般等同於禍國殃民、壞敗朝綱的代名詞。但是在封建王朝的特定時代,宦官因為長年累月陪伴在皇帝身邊,容易獲取皇帝勝任,容易掌握行政或軍事權力。大宦官童貫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代表人物。

此宦官遠勝“九千歲”魏忠賢,他握兵20年,創史上五個“第一”

童貫有五大特點。

一是長相醜。史書記載,童貫雖然長得高大魁偉,但膚色黢黑,頤下生著鬍鬚,長得不敢恭維。二是有度量。童貫為人大氣,能疏財仗義,出手大方,有梁山好漢的風範。

此宦官遠勝“九千歲”魏忠賢,他握兵20年,創史上五個“第一”

三是心細如髮。童貫性情乖巧,善於察言觀色,對皇帝的心理具有極強的洞察力,每每能夠事先預知皇帝的意趣意圖,深得皇帝歡心。

此宦官遠勝“九千歲”魏忠賢,他握兵20年,創史上五個“第一”

四是有才華。童貫讀過四年私塾,文字根底還算不錯,同時,他入宮前曾拜在同鄉、前輩宦官李憲門下做徒弟。李憲是神宗朝的著名宦官,在西北邊境上擔任監軍多年,頗有些戰功。童貫跟隨李憲出入前線,又打下了軍事上的根基,可謂能文能武。

此宦官遠勝“九千歲”魏忠賢,他握兵20年,創史上五個“第一”

五是有功績。俗話說是金子總會發光,有才又為人機警的童貫很快得到了宋徽宗重用,童貫的軍事才能也得到了很好發揮。童貫在任監軍時,西征擊敗了夏國,隨後合軍十萬取青唐,結果大獲全勝。也正是因為這樣,童貫更得徽宗賞識,被破例任命為景福殿使、襄州觀察使。不久,因功遷武康軍節度使,又因收復積石軍、洮州,再加檢校司空。政和元年,童貫晉太尉,領樞密院。從此,童貫位列三公,手握重兵轉戰於西北邊睡,與外族夏、遼、金周旋十多年。宣和二年,重貫因戰功封太師。成了朝中當仁不讓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牛人。

此宦官遠勝“九千歲”魏忠賢,他握兵20年,創史上五個“第一”

世人都認為宦官的黃金時代是在明朝。但是即使是為“九千歲”魏忠賢還是沒能擁有宦官曆史上五個“第一”的童貫:童貫是中國歷史上握兵權時間最長的宦官;是中國歷史上掌控軍隊最多的宦官;是中國歷史上獲得位最高的宦官;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被冊封為王的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代表國家出使的宦官。

一介宦官何以手握兵權呢?除了宋徽宗對他信任有加這個重要內在原因外,還有一個外在的原因,四個字:北宋制度。

此宦官遠勝“九千歲”魏忠賢,他握兵20年,創史上五個“第一”

眾所周知,穩定的社會中實際上武將是鬥不過文官的一一武將擅長的軍事手段在和平年代沒有用武之地。所以說,重文輕武是這種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這種社會發展到後期,文官的觸手會伸到軍事領域,同時也把朝廷內的政治矛盾帶入到軍事行動裡。這在軍事裡是致命的。新黨在帶兵打仗,舊黨在後方卡後勤甚至給敵人傳遞消息,這必然導致戰事的失利。

此宦官遠勝“九千歲”魏忠賢,他握兵20年,創史上五個“第一”

試想,內閣策劃一場戰事,前線將士還不知道,敵方卻已經把詳細部署擺在帳篷裡了。與其說是朝廷內官員不重視保密,有人故意洩密才更有可能。所以北宋的軍事弱小不在軍隊、武器等,而是在制度。在這種制度下,皇帝為了避免內耗,派太監去領兵代行皇權,那是很正常的選擇。

此宦官遠勝“九千歲”魏忠賢,他握兵20年,創史上五個“第一”

童貫的崛起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看來,也似乎並不稀奇,但能做到五個“之最”,也足見童貫本人的能力是極為出眾的。

然而,樂極生悲。宣和七年,童貫因收復全燕之境,封廣陽郡王,統率大軍重鎮邊疆,駐紮太原。那時,金已滅遼,大舉興兵南侵。童貫見大勢已去,由太原適歸汴梁,且不聽欽宗令他留守汴京的命令,而隨徽宗南巡。

此宦官遠勝“九千歲”魏忠賢,他握兵20年,創史上五個“第一”

於是,大學土陳東等上書効蔡京、童貫等六人為誤國六賊。童貫的主要罪名是“結怨遼金,創開邊隙”。

事實上,遼金之怨非童貫所結,邊隙亦非童貫所創。童貫握兵20年,在與夏、遼、金的戰鬥中,有勝有負,但還算盡力,並無投敵誤國之舉。北宋之亡,根本在於朝廷腐敗,經濟崩毀。童貫為眾矢之的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出身宦官,朝廷裡的官員多看不起他,加上童貫驕恣,上下結怨。

此宦官遠勝“九千歲”魏忠賢,他握兵20年,創史上五個“第一”

徽宗禪位,欽宗登基,童貫失恃,被一連三貶,後被詔數十大罪,最終被追而斬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