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有和没有的关系,原来是这样的,你会利用吗?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随着近些年一些古迹的发掘,从以前经常说的五千年文明史,已经往前推到了六千多年。

在这些遥远而璀璨的岁月里,有一颗明珠,却一直熠熠夺目。这就是编撰于二千多年前的《道德经》。

在两千多年来,无数的学者对其进行过研究,据说版本也是达到几百种,但《道德经》的中心思想和主要的观点却一直流传。全篇5000多字,包罗万象,道尽玄机。由于对古文字的翻译和理解不一样,所以对于道德经的注释更是多种多样,莫衷是一。但这不并不影响后人从这本经书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和知识。

东台有一个观点,《道德经》好比物产丰富的海洋,小孩子可以从里面捡到漂亮的贝壳和偶尔爬上岸的螃蟹,大人可以组织起来去远洋打捞珍珠和海产,只要从里面能得到对自己有益的东西,就可以了。这就好比捞到珍珠的大人,没必要去嘲笑小孩子手里平平无奇的贝壳,这个贝壳对小孩子来说,价值同样巨大。

东台自知愚钝,不善于争辩,只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贝壳的美丽,所以,今天就把读第四十章的一些感悟和大家聊一聊。

《道德经》:有和没有的关系,原来是这样的,你会利用吗?

《道德经》四十章很短,只有二十一个字,如果我们小时候写作文也可以这么短,该多好,哈哈。

原文: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就是:反常的、相反方向的表现,都是“道”在推动和作用。柔弱的、弱小的特征,是“道”的体现和使用。天下万物,出生和发生于“有”的状态,但“有”是从“没有”中衍生出来的。

为什么说反常的、相反的就是“道”在推动和作用呢?我们举个例子,一棵大树,长的非常高,远远高于其他树木,一场台风过后,这棵大树被风吹断了,低矮的树木却好好的,为什么?老子总结就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大树有余,所以被天道损去,这就是“道”在发生作用。

我们再打个比方,有一个人,很有能力,也赚了很多钱,于是开始投资很多其他项目,结果,亏了个底朝天。为什么很有钱,又有才能的人会这样,很反常啊,也是“道”在作用,“多,言数穷”就注释。投资的项目越多,风险就越大,不如专精一个。

《道德经》:有和没有的关系,原来是这样的,你会利用吗?

那为什么说弱小和柔弱是被“道”在使用的,或者是说“道”存在的表现呢?我们还是继续举例子,小草柔弱吧?春天发芽,夏天茂盛,秋天生长种子,冬天就枯萎,来年春天再发芽。这就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过程,就是小草遵循天地的“道”,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人也是这样,活在这个世界上,很柔弱,没有利爪,没有尖牙,也没有能在水下呼吸的腮,不借助工具,搬运一些东西都很吃力,但就是因为这样,我们人类有这片天地间最高级的智慧,会使用工具和方法,所以最柔弱的人类,反倒成了万物的巅峰。

那么,重点来了,前面两句话都没有问题,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存在什么一个关系呢?

《道德经》:有和没有的关系,原来是这样的,你会利用吗?

东台这么理解老子的意思,万事万物,最开始的时候,混沌一片,细微到不可以察觉,用显微镜都看不出来。甚至根本就不存在,通过“道”的作用,于是产生了,开始从小到大,由大到强,由强到衰,由衰到亡,回归于冥冥,然后又开始一个轮回,变化成其他的形式存在。

所以,不管是实物也好,还是事物也好,都会有这么一个发展规律,但是这个规律又不是完全的。

撇开这个规律,我们来看“有无”的关系,用老子的思想来说,有和没有就像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面,相互依存,相互转化。这种现象在人的身上,特别的明显,为什么这样说?

吝啬的土财主可能对自己的傻儿子很大方,一掷千金的土豪可能觉得几十块一本的书很贵,善良的老实人被逼急了也会和人打架,凶狠的大汉可能会惧怕毛毛虫。那么这些也和有无的利用扯不上边啊,不要急,东台马上展示我手里的贝壳。

《道德经》:有和没有的关系,原来是这样的,你会利用吗?

我们凡夫俗子,使用的最多的“有”和“无”,是在物质上和状态上,最想得到的也是这两个方面,比如我想过经常海边度假的生活,我想要一台跑车,我想要一套靠山的房子,我想要赚多少钱一个月。

那么我们怎么得到这些“有”呢?东台认为得从“无”的方面下手,看看自己没有什么。我想海边度假,但是去不了,为什么?没有钱,为什么没有钱?因为我缺少赚钱的能力。为什么没有赚钱的能力?我没有方法。

就这样抽丝剥茧,一层层的从没有开始,找到“没有”的根源,这个根源就是有无相生的本质。没有方法是吧?好办,学习。我学习赚钱的方法,我看到一个在学校附近做小吃的老板很赚钱,我就去学习他,然后我在其他学校附近也开个小吃的店铺,我就找到了赚钱的方法。有了方法的前提下,我不懒惰,我善意的招待客人,我注意食品的卫生,我开始赚钱了。有了钱以后,我就可以去海边度假了。

虽然东台有点感冒,有些词不达意,但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有和没有,互相之间转化和交流。反过来说,我如果很有钱,但是我不思进取,不去注意到我的钱没有持续增值的能力,我守着这些死钱,那么最终有一天,我坐吃山空,又会回到没有钱的状态。脑子里的知识也是一样,停止学习,最后就是空空如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