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國內旅遊目的地大盤點(第7期)

神農架

神農架自然保護區位於湖北省西部邊陲,東與保康縣接壤,西與巫山縣毗鄰,南依興山、巴東,北倚房縣、竹山。相傳上古的神農氏在此搭架上山採藥而得名,神農架完好保存洪荒時代風光,以“野人”的發現最為著名。

神農架包括神農頂國家自然保護區、燕天景區、香溪源旅遊區和玉泉河旅遊區四大景區,是中國內陸唯一保存完好的一片綠洲,擁有在世界中緯度地區唯一保持完好的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動植物區系成分古老且珍稀。冷杉、巖柏、梭羅、珙桐等遮天蔽日;金絲猴、白熊、蘇門羚、大鯢以及白鶴、金雕等出沒草叢林間。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國內旅遊目的地大盤點(第7期)

這裡風景絕妙。神農頂雄踞“華中第一峰”,風景埡名躋“神農第一景”;紅坪峽谷、關門河峽谷、夾道河峽谷、野馬河峽谷雄偉壯觀;陰峪河、沿渡河、香溪河、大九湖風光綺麗;萬燕棲息的燕子洞、時冷時熱的冷熱洞、盛夏冰封的冰洞、一天三潮的潮水洞、雷響出魚的錢魚洞令人叫絕;泉飛瀑、雲海佛光皆為大觀。

這裡還有古老的傳說和古樸的民風民俗,人與自然共同構成中國內地的高山原始生態文化圈。神農氏嘗草採藥的傳說、“野人”之謎、漢民族神話史詩《黑暗傳》、川鄂古鹽道、土家婚俗、山鄉情韻都具有令人神往的誘惑力。


雁蕩山

雁蕩山風景區主要指溫州樂清市境內的北雁蕩山,史稱“東南第一山”,是中國十大名山之一。因大雁常棲、蘆葦飄蕩而得名。

雁蕩山形成於1.2億年前,是一座典型的白堊紀流紋質古火山,景點有550多處,闢有八大景區,其中靈峰、靈巖、大龍湫精華薈萃,被稱為“雁蕩三絕”。

火山爆發造就了雁蕩山雄奇壯麗的景觀,使之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集山水美學、歷史文化、自然科學於一體的華夏名山。

雁蕩三絕:靈峰與靈巖、大龍湫並稱“雁蕩三絕”,是雁蕩精華之所在。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國內旅遊目的地大盤點(第7期)

靈峰是雁蕩山的東大門。靈峰之遊有“日景”和“夜景”之分。日景側重於倒靈峰和合掌峰中的觀音洞及古洞、北斗洞等景點;夜景則側重於山峰變幻多姿的“剪影”。

雁蕩三絕,靈巖正當其中,人視為雁蕩山的“明庭”。靈峰使人情思飛動,靈巖則使人心境沉靜。這裡除了能讓我們欣賞自然景觀的奇妙與靈秀之外,還能讓我們觀賞一項驚心動魄的飛渡表演。

在宋代,大龍湫便已名揚四海。大龍湫瀑布與貴州黃果樹瀑布、黃河壺口瀑布、黑龍江吊水樓瀑布並稱中國四大瀑布。而大龍湫獨以其落差為190餘米取勝,為中國瀑布之最,有“天下第一瀑”之譽。即時你家住在黃果樹,不看大龍湫也是一個遺憾。


錦溪

錦溪,位於江蘇省崑山市西南,是一個有著2500多年悠久歷史的江南水鄉古鎮。吳越春秋,當吳王闔閭命伍子胥建造蘇州城時,這裡已成集鎮,初顯興盛。

錦溪東臨澱山湖,西依澄湖,南靠五保湖,北有礬清湖、白蓮湖,“東迎薛澱金波遠,西接陳湖玉浪平”。故錦溪歷來有“金波玉浪”之稱。遠在新石器時代,這裡已有先民生存繁衍,創造了燦爛的史前文明。史載,南宋建都臨安時,宋孝宗的寵妃陳妃病歿水葬於此,錦溪便改名陳墓,長達880年。1993年,恢復錦溪古名。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國內旅遊目的地大盤點(第7期)

古鎮原有一溪,夾岸桃李紛披。晨霞夕輝,盡灑江面,滿溪躍金,燦爛若錦帶,所以得名錦溪。如今,擁有眾多名勝古蹟的錦溪,仍然以如詩如畫的水鄉風貌,吸引著無數遊客。若隱若現的陳妃水冢,風鈴悅耳的文昌古閣,蛟龍臥波的十眼長橋,以及“三十六座橋,七十二隻窯”的傳說,全國首創的古磚瓦博物館,都令中外遊客流連忘返。 錦溪是我國一個著名的旅遊佳地。

錦溪的著名建築物十眼長橋,走進錦溪便可以看到密佈的精緻橋樑,長橋密度在國內是非常的罕見,著名的十眼長橋主要建立在明代的時候,與美麗的古蓮池、莊嚴的文星閣、深邃的長堤迴廊、秀麗的桃園由此勾勒出典雅的古蓮景旅遊區域。錦溪的橋達到九個柱十個孔,整個全長達到了52米,其外觀造型非常的古樸其別緻多樣,也是做為水鄉中罕見的橋,也被人們稱之為“小寶帶橋”,從而便成為了在您觀看湖水賞著月的最佳之地。


茶卡鹽湖

茶卡鹽湖地處青海柴達木盆地東部的烏蘭縣茶卡鎮,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站點,東距西寧298公里,西距州府德令哈200公里,被譽為柴達木東大門,歷史上是商賈、遊客進疆入藏的必經之地。

湖光山色風光旖旎,景色優美。湖面上,時而碧波盪漾,時而有莽莽蒼蒼,一片潔白,容秀麗、壯美於一體,在青藏高原眾多的鹽湖家族中,氣象萬千,獨具特色。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國內旅遊目的地大盤點(第7期)

鹽湖長15.8KM,寬9.2KM,儲量4.5億噸,面積105平方公里,漫步湖上,猶如進入了鹽的世界。在這裡,可以觀看採鹽船採鹽時噴水吐鹽的壯觀場景,欣賞鹽湖日出、晚霞的絢麗畫卷,透過清盈的湖水,觀賞形狀各異,正在生長的栩栩如生的朵朵鹽花,探求湖底世界的神秘,還能領略到漲潮後湖面上留下的滾滾鹽濤奇觀。


壺口瀑布

中國黃河上的著名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位於宜川縣城以東35公里,吉縣城西45公里處的秦晉大峽谷黃河河床中,東瀕山西省臨汾市吉縣壺口鎮,西臨陝西省延安市宜川縣壺口鄉。距太原大約5、6個小時車程;距西安大約2個多小時車程 壺口瀑布,號稱“黃河奇觀”,是黃河上唯一的黃色大瀑布,也是中國的第二大瀑布。

以壺口瀑布為中心的風景區,集黃河峽谷、黃土高原、古塬村寨為一體,展現了黃河流域壯美的自然景觀和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積澱。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國內旅遊目的地大盤點(第7期)

壺口瀑布,是由於黃河流至壺口一帶,兩岸蒼山夾峙,把黃河水約束在狹窄的黃河峽谷中,河水聚攏,收束為一股,奔騰呼嘯,躍入深潭,濺起浪濤翻滾,形似巨壺內黃水沸騰。巨大的浪濤,在形成的落差注入谷底後,激起一團團水霧煙雲,景色分外奇麗。站在河邊觀瀑,遊人莫不唱起“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這威武雄壯的歌聲。

滔滔黃河水在流經吉縣龍王山附近時,由300米乍縮為50米,飛流直下,猛跌深槽,如壺注水然,故曰“壺口”。駭浪翻滾,驚濤拍岸,雲霧排空,其雄壯之勢,無與倫比。與瀑布相關的景觀還有“千米龍槽”、“水裡冒煙”、“長虹臥波”、“旱地行船”等。 壺口景色,四時各異,嚴冬則冰封河面,頓失滔滔;春來則凌汛咆哮,如雷貫耳;盛夏則大洪盈岸,蔚為壯觀;秋季則洋洋灑灑,彩虹通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