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丹寨縣龍泉山:除了花海,這裡還是祭祀蚩尤的苗族聖山

貴州省丹寨縣山,又稱尤公山,位於丹寨縣城西面,主峰海拔1474.8米,山勢蒼莽,威嚴鎮重,形如蟠龍,南北向橫臥。

龍泉山是蚩尤文化聖山,也是佛道文化名山

貴州丹寨縣龍泉山:除了花海,這裡還是祭祀蚩尤的苗族聖山

貴州丹寨縣龍泉山:除了花海,這裡還是祭祀蚩尤的苗族聖山

龍泉山杜鵑

龍泉山自古以來就是旅遊勝地,如今加快了旅遊開發,吸引著中外遊客,尤其是在每年的四、五月間,整個龍泉山被盛開的紅、白、紫三色杜鵑花所簇擁著,萬頃花潮,蔚為壯觀。龍泉山山上主要以紅杜鵑為主,而山腳就分佈著大量其他顏色的杜鵑。

貴州丹寨縣龍泉山:除了花海,這裡還是祭祀蚩尤的苗族聖山

貴州丹寨縣龍泉山:除了花海,這裡還是祭祀蚩尤的苗族聖山

貴州丹寨縣龍泉山:除了花海,這裡還是祭祀蚩尤的苗族聖山

龍泉山角的杜鵑

山上滿山遍野的紅杜鵑,映紅了半邊天,遠看紅似一團火,杜鵑花爭奇鬥妍,構成一幅美麗的立體山景植物畫卷。遠看似一團火,近看鮮美嬌豔,令人心往神醉。雲霧中萬畝紅霞般的杜鵑每年吸引大量遊人前往觀賞。龍泉山的紅杜鵑生長於90年代。

貴州丹寨縣龍泉山:除了花海,這裡還是祭祀蚩尤的苗族聖山

龍泉山杜鵑

貴州丹寨縣龍泉山:除了花海,這裡還是祭祀蚩尤的苗族聖山

龍泉山山色青秀,靚麗迷人,尤其是杜鵑花開時節更加秀麗。萬畝杜鵑爭奇鬥豔,林中鳥雀競相唱鳴,山泉溪水潺潺奔流;遊人身臨其景,置身杜鵑花叢,花蕊撲鼻芬芳,醉倒神仙遊客,神情飄飄然然,彷彿進入神山仙境,猶如神仙下凡。現在,龍泉山已被列入省級風景名勝區“龍泉山——岔河漂流風景區”之重要景點,政府規劃闢為風景旅遊勝地,正積極申報為省級“森林旅遊公園”。

貴州丹寨縣龍泉山:除了花海,這裡還是祭祀蚩尤的苗族聖山

貴州丹寨縣龍泉山:除了花海,這裡還是祭祀蚩尤的苗族聖山

貴州丹寨縣龍泉山:除了花海,這裡還是祭祀蚩尤的苗族聖山

貴州丹寨縣龍泉山:除了花海,這裡還是祭祀蚩尤的苗族聖山

龍泉山杜鵑


雄偉險峻的龍泉山與縣治古八景之一的大登高山緊緊相連,成為歷史上天然的軍事要隘,歷為兵家必爭之地。清代封疆大吏視之為“都勻之要隘,丹江、清江、古州之咽喉”。代在山上發生過數次激戰,民國時期在山上進行過多次軍事佈防。現在,山之南及西南側新開了通往原合心水族鄉的公路,如彩雲飄帶拴在山腰;山之東麓呈現出一座新興的縣城,城內一條條寬敞明亮的商業街與中心大道縱橫交錯,一棟棟青磚瓦房拔地而起,一幢幢高樓大廈高聳林立,一派盎然生機,更增添了龍泉山的秀色。

貴州丹寨縣龍泉山:除了花海,這裡還是祭祀蚩尤的苗族聖山

貴州丹寨縣龍泉山:除了花海,這裡還是祭祀蚩尤的苗族聖山

丹寨縣城

民間視龍泉山為風水寶地,傳說古時候有兩大戶人家為爭龍泉山這塊風水寶地而打官司。據《八寨縣誌稿》載,清光緒初年,興土木,立廟宇,樹大殿,建廂房,搭廚房,住僧人,興法事,故稱龍泉山寺,民間亦稱祖師廟。此後,歷宣統民國興廢,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民眾募捐重修,今政府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樓、臺、亭、閣漸進修繕,戰場遺址、摩崖碑刻、碾房遺蹟、九百九十九級石徑臺階等人文景觀重放異彩。

貴州丹寨縣龍泉山:除了花海,這裡還是祭祀蚩尤的苗族聖山

貴州丹寨縣龍泉山:除了花海,這裡還是祭祀蚩尤的苗族聖山

龍泉山寺

貴州丹寨縣龍泉山:除了花海,這裡還是祭祀蚩尤的苗族聖山

龍泉山寺

龍泉山山勢雄偉壯麗,由北而南連綿起伏,蜿蜒曲折,形似游龍,由西向東,挺然傑出,威嚴鎮重,磅礴蒼莽,宛若玉珠,古人冠稱“蟠龍戲珠”。山中除了修繕一新的廟宇、樓亭、古戰場遺址、古碾房遺蹟、九百九十九級石徑臺階以及山花爛漫的杜鵑、山楂、剌梨、龍膽草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外,山之北脊有民間傳說在此修練已五千年的神龜(亦稱“靈龜”)正探頭向西張望,頂峰有傳說張三丰到此悠遊留下的一隻蕩海神舟,山之東麓有一傳說為東海龍王遷居的處所,名為龍洞。洞中景觀奇特,石柱、石筍垂芽相間,石蛋遍地,內有陰河,深不可測,泉水從洞口湧出,清冽甘涼,下灌農田千萬畝。

貴州丹寨縣龍泉山:除了花海,這裡還是祭祀蚩尤的苗族聖山

龍泉山

丹寨在古代被稱為“方尤”,即“尤的地方”,是全國罕見的仍在傳承“祭尤節”的地區,祭尤節”是苗族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苗語叫“農尤”(nongx yul),“農”意為祭或吃,“尤”為人名,族名,每年農曆10月的第二個丑日聚會祭奠苗族古歌傳頌的祖先蚩尤的場所開展一系列的祭祀活動 。2007年入選貴州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貴州丹寨縣龍泉山:除了花海,這裡還是祭祀蚩尤的苗族聖山

蚩尤文化園

貴州丹寨縣龍泉山:除了花海,這裡還是祭祀蚩尤的苗族聖山

貴州丹寨縣龍泉山:除了花海,這裡還是祭祀蚩尤的苗族聖山

貴州丹寨縣龍泉山:除了花海,這裡還是祭祀蚩尤的苗族聖山

祭尤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