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丨A股質押總規模已達5.36萬億,注意兩方面風險(名單彙總)

今年以來,股票質押風險持續受到關注。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22日,A股市場仍有3349家公司股票質押尚未解押,佔A股總數量的94.93%,股票質押總體規模達5.36萬億元;其中質押比例超過50%的公司有128家,藏格控股、銀億股份、美錦能源等9家公司質押比例更是超過70%。

多股集體拉響質押警報

本週以來,隨著股指劇烈調整,民盛金科、豫金剛石、迪威迅和邦訊技術等多家公司公告了相關股東質押股票遭遇平倉風險。

警惕丨A股質押總規模已達5.36萬億,注意兩方面風險(名單彙總)

豫金剛石19日晚公告,控股股東河南華晶、實控人郭留希部分質押的股份觸及平倉線,存平倉風險。河南華晶及郭留希觸及平倉線的質押股份為2.87億股,佔其持股的66.37%,佔公司總股本的23.78%。上述事項存在導致公司控制權變更的風險。此外,股東天證遠洋及一致人質押的公司股票已觸及平倉線,天證遠洋及一致人觸及平倉線的質押股份為3.22億股,佔其持股的100%,佔公司總股本26.70%。。

公司股價自6月15日開始連續三日跌停,截止6月22日收盤,今年累計跌幅超過60%。

警惕丨A股質押總規模已達5.36萬億,注意兩方面風險(名單彙總)

股價同樣低迷的還有邦訊技術,該上市公司在近一個月內已兩次出現被動減持。

5月23日,公司公告稱,控股股東張慶文質押在華泰證券的3371萬股因質押合約發生違約,截至5月22日,已被動減持60萬股。不久後,邦訊技術曾因控股股東質押股份觸及平倉線而停牌。

6月21日,邦訊技術再公告,稱因股價大跌,公司控股股東張慶文的一致行動人戴芙蓉質押的5225.30萬股觸及平倉線,且質押給信達證券的1599.60萬由於未能按照協議約定辦理股票質押回購業務,構成違約,遭信達證券強行平倉34.30萬股。

公告還稱,後續不排除信達證券對戴芙蓉剩餘質押的股份繼續處置,直至處置股份所獲金額覆蓋信達證券質押融出的本金8535.38萬元及相關利息。

警惕丨A股質押總規模已達5.36萬億,注意兩方面風險(名單彙總)

質押總體規模達5.36萬億元,整體風險可控

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6月22日,A股中有3349只股票仍有未解押的股票質押,佔A股總數量的94.93%,可以說幾乎無股不押。股票質押總體規模達5.36萬億元(佔A股總市值的9.77%)。

進一步細看,其中質押比例(未解押股數佔總股本的比例)低於50%的有3221只,佔比96.18%,質押比例在在0-10%、10%-20%、20%-30%、30%-40%、40%~50%區間的比例依次為45.33%、17.35%、14.84%、11.92%和6.75%,質押比例超過50%的公司有128家,佔比不足4%。

警惕丨A股質押總規模已達5.36萬億,注意兩方面風險(名單彙總)

質押比例超過60%的公司有52家,佔比為1.55%,藏格控股、銀億股份、美錦能源、供銷大集、茂業商業、海德股份、印紀傳媒、天夏智慧、赫美集團等9家質押比例更是超過70%。

警惕丨A股質押總規模已達5.36萬億,注意兩方面風險(名單彙總)

上市公司花樣“自救”保平安

國泰君安此前研報稱,股權質押達到警戒線甚至平倉線的時候,質押股東一般不會坐視質押股權被強制平倉而不顧。特別是大股東有能力影響上市公司行為時,通常會採取一定措施防止自己遭受財富和公司控制權的雙重損失,措施具體包括補充質押股權和追加保證金、主動解除質押、停牌重組、釋放利好信息等等。如果投資者相信上市公司大股東的自救能力,那麼在股權質押平倉線等關鍵價位上,存在著重大的博弈與支撐,可能成為公司股價中短期的底部區間,因此可以在質押底附近買入,等待“大股東自救”帶來的投資機會。當然,不可忽視的風險在於,若上市公司大股東無法追繳保證金,則面臨被強制平倉和被市場拋售的風險。

警惕丨A股質押總規模已達5.36萬億,注意兩方面風險(名單彙總)

業內人士表示,質押機構對質押股份很少強平且非常謹慎。一方面,股權質押的客戶多為有資產或資金,能增加擔保比例;另一方面,即便出現問題,多為協商解決。

今日有消息稱,大額股權質押需經監管部門同意方能賣出,不允許強行平倉。從有關機構瞭解到的情況是,部分券商確曾收到有關股權質押的口頭通知,股權質押強平將受限制,需要上報徵得同意。

儘管如此,上市公司也在多舉措力保質押股權不被強制平倉,做法主要有三:

一是現金直接回購有平倉風險的質押股份;

二是先找資金解除平倉風險的質押股份,再將其質押融資;

三是繼續補充股份作為質押保證金。

以補充質押股份為例,Wind梳理相關公告發現,僅6月19日以來,近100家上市公司發佈了股東補充質押的公告。其中,超過50家公司控股股東進行了補充質押。補充質押的原因都是質押股份面臨平倉壓力。

威龍股份6月21日晚間發佈公告稱,當日收到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王珍海將其所持有的本公司230萬股限售流通股,補充質押給中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並辦理股權質押登記手續的通知。軟控股份也收到公司控股股東袁仲雪關於所持公司部分股權補充質押的通知,本次質押公司股份1200萬股,佔其所持有股份的8.26%,佔公司總股本的1.28%。

部分公司發佈回購股份預案,相關股東則發佈增持計劃,向市場傳達積極信息,期望對股價產生積極影響。統計顯示,6月19日以來,超過30家上市公司發佈增持計劃以及增持進展公告,10家上市公司公告了回購計劃或回購進展情況。其中,華業資本推出了“回購+增持”的組合拳。市場人士表示,過去幾年市場經歷了數輪調整,此時大股東組合拳頻出,顯示出其維護股價的信心。

有的公司主動披露了控股股東質押情況。以天邦股份為例子,公司表示,注意到近期投資者比較關注公司控股股東、董事長張邦輝股權質押情況,其所持股票的質押率有望在7月底前降至60%以內,風險可控。公司現金流週轉正常,各業務板塊生產經營正常開展。此外,公司高管及核心員工6月19日增持公司股票28萬股。

股權質押主要有兩方面風險

興業證券研究認為,股權質押行為帶來的風險敞口主要在兩方面。一方面是二級市場股票價格下跌帶來的風險,追加保證金等操作將直接衝擊股東的短期流動性;平倉風險也可能會損害公司整體的利益以及股權的穩定性,並且影響債券市場對於上市公司發債資質、大股東現金流情況的預期。另一方面是解押期的流動性壓力,控股股東如果是母公司或者同為發債企業,對持有股權進行了高比例的質押,那麼在進入解押期時,大規模的現金流需求可能會造成上市公司或者股東的信用壓力,甚至出現違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