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加快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

唐山:加快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

强力推进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建设实现新突破,重点坚持好六项原则:

一是坚持破立降并举,走结构优化之路。继续坚定不移在“破”上出重拳、在“立”上求突破、在“降”上动真格,调优三次产业结构和工业内部结构,加快产业迈向中高端。

二是坚持创新驱动,走动能转换之路。大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突出科技、人才、金融的全方位支持,加快实现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创新型转变。

三是坚持生态优先,走绿色发展之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加快工业绿色、低碳和循环发展步伐,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安全智能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四是坚持融合互动,走智能化发展之路。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协调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

五是坚持开放合作,走协同共享之路。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力度谋划和推进改革开放,充分发挥深水大港等优势,全方位拓展对外开放,打造转型发展新优势。

六是坚持科学布局,走集聚集约之路。结合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优化园区布局,构建形成区域特色化、布局合理化、生产集约化、产业高端化、设施一体化的现代产业格局。

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必须加快构建“4+5+4”现代产业体系:

“4”就是做强精品钢铁、装备制造、现代化工、新型建材及装配式住宅四大支柱产业;

“5”就是做大智能轨道交通、机器人、电子及智能仪表、动力电池、节能环保五大新兴产业;

“4”就是做优现代物流、现代金融、新兴信息服务、研发设计四大生产性服务业。

一要着力在做强支柱产业上攻坚突破。抓好精品钢铁产业,通过降总量、优布局、提品质、延链条、治污染,推进由唐山钢铁冶炼大市向钢铁产业大市和钢铁产业强市转变。抓好装备制造产业,依托钢铁产业,向下游延伸,依托海洋优势,在发展海洋重工产业上实现突破。抓好现代化工产业,坚持安全、集聚、绿色、高端发展方向,实现从传统化工到现代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的产业演进。抓好新型建材及装配式住宅产业,突出新型、绿色、高端、优质,培育建筑建材产业链条。

二要着力在做大新兴产业上攻坚突破。致力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下大力做大轨道交通装备、机器人、电子及智能仪表、动力电池、节能环保等五大新兴产业,促其尽快成长壮大,形成撑起唐山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三要着力在做优生产性服务业上攻坚突破。围绕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着力做优现代物流、现代金融、新兴信息服务、研发设计等四大生产性服务业,为工业转型升级注入活力、提供支撑。

四要着力在园区平台建设上攻坚突破。按照“全市一盘棋、各园有特色”的要求,提升园区建设水平,推进产业布局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项目高端化、园区体制机制科学化,推动园区成为聚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平台和载体。

五要着力在骨干企业培育上攻坚突破。在培育龙头企业、提升中小企业实力上下功夫,扶持、服务企业做大做强,为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提供支撑。

六要着力在重点项目建设上攻坚突破。进一步强化“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的理念,引导现有企业抓项目,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抓项目,强化招商合作抓项目,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

七要着力在创新能力塑造上攻坚突破。牢固树立科技是核心竞争力的思想,坚持开放兼容、标准引领、质量为先,加快科技创新,促进企业管理创新,推进品牌价值创新,全面增强工业发展内生动力。

八要着力在人才培育引进上攻坚突破。面向全国、放眼全球,拿出真金白银,大力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高技能紧缺人才,引进大学大院大所人才,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尽快在唐山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九要着力在完善落实政策上攻坚突破。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的意见》和各项配套政策,用导向明确、引领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推动优质要素向新型工业化聚集,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支持企业家干事创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