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麻日|在美國無大麻,不社交?

世界大麻日|在美國無大麻,不社交?

Breathe (New Extended Mix)Telepopmusik - Breathe (Single)

國際大麻日,是指在1971年,美國聖拉菲爾高中一群學生約好在4點20分於學校的路易·巴斯德像前吸食大麻。此後,4月20日成為國際大麻日,開啟了大麻合法化運動。

儘管美國部分地區已經將大麻合法化,但大麻對青少年帶來的負面影響仍然不可低估,留學君勸誡大家,吸大麻有風險,各位需謹慎。

1

媽媽給錢買大麻

世界大麻日|在美國無大麻,不社交?

美國的facebook網站上有一篇廣泛流傳的文章,叫做《為什麼我要讓我的孩子抽大麻》,文章中說:“抽大麻不只是在尋求一種讓自己充實的感覺,而是用一種不同的眼光看世界,追尋世界的本質。他們(指孩子)會沉思自己和旁人的關係,上帝和宇宙。他們會想關於生活、死亡,和作為一個好人的定義。這是對於自我評價非常重要的一點,而一隻菸捲可以帶來這種思考。

他們能夠迎接改變。他們的心智會大大地打開,接受新的事物和理念。他們能面對困境,擁抱不同。他們的世界會更加充實,更加色彩斑斕,並且更加有趣。他們能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事物,並且欣賞大多數人所理解不了的事物。”

這讓我想起了初到美國,在加州拜訪一個美國同學時,他的媽媽給錢讓他去買大麻,並且跟我說:“You guys should have a good time.”

在美國人眼裡,大麻不像是毒品,反而像是維他命,似乎還有很多好處。

2

美國大學的大麻社交

世界大麻日|在美國無大麻,不社交?

在去美國之前,我爸媽跟我千叮嚀、萬囑咐:你什麼都可以嘗試但就是不能嘗試吸毒。這個“毒”字,當然包含了大麻。到美國之後,我發現大麻在美國校園竟如此風行。

在我學習的文學系,學生連同教授基本上都是"pothead"(大麻腦袋,指經常抽大麻的人)。我所有吸大麻的朋友,都普遍聰明平和,大麻就像是一種社交工具,你在吸的時候可以談很深刻的事情,而如果你在清醒的時候談,別人一定會覺得你有病。比起喝酒,很多人更希望別人覺得TA吸大麻,至少不會是個對他人有害的人。

週五的晚上,美國大學裡處處笙歌,各個宿舍的窗戶都開著,大聲地放著音樂,喝醉酒的青少年勾肩搭背地在門外玩beer pong(啤酒乒乓球,一種喝酒時玩的遊戲)。有時候,這些音樂和學生們發酒瘋的吼叫聲聲音之大,都讓校外的鄰居打電話叫警察來了。

但在這樣的party人群中,總有那麼一間房間,房門緊閉,房間裡六七個人橫七豎八地躺在沙發和床上,傳著一隻菸捲。這隻菸捲從一個人傳到下一個人的手中,從剛開始的十釐米長到最後只剩一星火光,帶給了這個屋子裡的人們極大的滿足感。這個屋子裡往往放著比較輕鬆的音樂,大家毫無喝醉之後的瘋勁兒,每個人都半閉著眼睛,像是午後蜷在窗臺上曬太陽的貓。兩三捲菸捲過去後,大家都已經比較"stoned"(就是抽高了的意思)了,於是大家開始講一些平時不會聊的有深度的話題,自己有趣的見聞。由於大家都很高,所以世界的腳步是慢的,更多人也會去聆聽別人的話。有些人會開始關注身邊的小細節,比如時鐘指針的擺動,比如門外滴水的聲音,比如對面的人嘴唇的動態,比如窗簾被風輕輕吹起的弧度。這些平時注意不到的細節,都因為這種藥物的影響下而注意到了。

3

大麻導致智商下降

世界大麻日|在美國無大麻,不社交?

在中國,大家談“毒”色變,很多人認為大麻和可卡因、海洛因是一種東西,但大麻在一些西方國家是合法的,比如荷蘭,在美國的華盛頓州和科羅拉多州也是合法的。為什麼呢?

在六十年代的美國,很多愛好和平的美國學生處於一種戰後恢復的狀態,他們需要一種東西來平復自己衝突的心態,於是選擇了大麻。

大麻如今能在美國學生群體中興起,可以歸結於美國青少年對於“酷”的追捧。在一個長時間位居世界第一的富裕國家裡,青少年不被戰亂影響,也沒有很大的生存壓力,他們沒有強烈的對於國家和自身的義務感,他們的價值觀成形於身邊的社交圈。在美國,學習好並不是衡量一個人“酷”的標準。對於高中生而言,過早接觸成人使用的藥物就是一種 “酷”。

大麻對於未成年人的影響其實是很大的,很多研究表示它會使得未成年人的智商明顯下降,並且讓他們上癮。在高中裡過量吸大麻的中產階級孩子還是不多的,但是到了大學,家長和學校都放寬了對大麻的限制,吸大麻也沒有在高中時那種叛逆和酷的標籤,更多是一種對於大學文化的隨波逐流。

4

大麻與女友不可兼得

世界大麻日|在美國無大麻,不社交?

那問題是大麻影響學習嗎?答案因人而異。我文學系的一個好朋友,加州人,不僅高中時學校成績非常好,而且SAT幾乎滿分。他的成績好甚至可以說是源自大麻,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沒有大麻就沒有靈感。據我觀察,相比打遊戲、喝酒和抽菸的人,吸大麻的群體普遍成績好、聰明,喜愛探討問題,並且非常友好而平靜。

我的這個加州同學的確對大麻上癮。他的家庭非常富裕,但父母並不十分關注他,所以他處處感覺自己被邊緣化。接觸了大麻以來,他找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自信。他成為了學校裡的“酷”孩子,成績也提高了,心情也愉悅了。他父母知情後,竟給他託關係辦了藥用大麻證明,這樣他可以去合法地買大麻棒棒糖,大麻巧克力一類的東西。就這樣到了大學,他每天都抽好幾克,早上一起來抽一支,然後心平氣和地去上課;半夜也抽,提神寫論文。可這個問題對於他很久以來沒有任何影響,直到他遇上了一個他喜歡的女孩。

就像很多女孩一樣,這個女孩不喜歡他天天抽大麻。因為她幾乎無法見到他清醒的樣子。他早起抽,中午抽,晚上抽。雖然他認為他因為抽的時間太長而幾乎達不到致幻的效果了,但在她看來他就是那個眼睛通紅,會看著窗外的樹微笑的pothead。這是他第一次面臨一個重大問題:大麻還是女朋友?

雖然他一直跟我們說他對大麻沒有上癮,想要戒掉是很簡單的事,但是事實上並不簡單。就像是轉筆這樣的小習慣都很難改掉,對一種藥物的精神迷戀就更難了。他停了幾天,發現自己根本不習慣沒有大麻的生活,而這種壓力又需要大麻來替他解決,就像是一個惡性循環。他又拿起菸捲,而女朋友的事便不了了之了。

大麻對於美國學生和單身一族來說都是一個填補空虛的選擇,但是當年輕人到了二十五六歲,開始真正地在想成家立業結婚生子的時候,就會慢慢地離開這種頹廢單身的消遣了。

大家心裡都很明白,你可以在剛畢業的時候和朋友在屋頂上看夕陽吸大麻,也可以在週末晚上去酒吧之前站在窗臺上抽一支,但總有一天你要承擔更多的責任。你要回家照顧孩子,你要在早晨精神矍鑠地去上班;在週末,你要帶著家人出去玩,而不是站在油漆剝落的天台上和朋友討論一些不切實際的問題了。那個時候,也是大麻退出人生舞臺的時候。

美國大麻文化

美國醫學會毒癮調查會主席亨利·布里爾醫生估計試吸大麻的美國人從六十年代初期的幾十萬人,增加到了六十年代末的800萬人,其中多數都是十幾歲的孩子。這還是最保守的估計,美國公共衛生署估計的數字是2000萬人。2012年,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調查顯示,美國青少年吸食大麻人數超過吸菸者。這項調查顯示23%的美國高中生稱他們最近吸食大麻,而承認吸菸的高中生則只有18%。幾十年來,美國青少年吸菸人數在持續下降,但吸食大麻人數一直上下波動,近來還有上升趨勢。

2012年11月6日,華盛頓州投票通過502號提案,允許大麻合法化。根據這項提案,華盛頓州允許人們把大麻作為休閒娛樂而使用,只要年齡在21歲以上且大麻用量不超過28克,均屬合法。華盛頓州由此成為美國第一個開啟大麻合法化進程的州。

圖片|網絡

海外觀察員|王逅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