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下狠心出新规,充500就通知家长,真的能救“小学生”?

最近,腾讯再出一记重拳,继王者荣耀防沉迷系统、成长守护平台后,小孩充值提醒父母机制又来了。该新规规定,凡事疑似为未成年的账号,单日累计充值500元,就会主动介入,提醒家长,包括且不限于:发送消息到支付账户的所有人,甚至还可能打电话提醒家长!目前,腾讯游戏的该客服团队,已经超过200人,专门监控小学生的充值行为。

腾讯下狠心出新规,充500就通知家长,真的能救“小学生”?

对于这个消息,王者观察室并不感到稀奇,因为在成长守护平台就已经上线了类似的功能,时间段设置,一键禁充、禁玩,甚至还有查小号的功能。只不过这次腾讯将范围扩大到了“疑似未成年”的账号,也就是说不再限制绑定成长守护平台的账号,只要被判定为未成年账号,都会受到这个待遇。

不禁的,有很多人想问,这个功能真的能彻底的封杀小学生吗?不少网友还是持否定态度,原因嘛,大家都懂,毕竟我们也是从那个阶段过来的。

从王者荣耀负面新闻风波以来,腾讯应对外界的压力,被迫自断双臂。先是王者荣耀部分英雄改名,穿着过于暴露的英雄,也被裹上外衣,后来就是防沉迷、成长守护平台。不过,王者观察室认为,就算是封杀了王者荣耀,甚至是腾讯游戏倒台,这样的现象依然不会消减,原因很简单,一个腾讯倒下,一样会有新的腾讯站起来。

腾讯下狠心出新规,充500就通知家长,真的能救“小学生”?

不可否认,腾讯游戏作为一个游戏开发商、运营商,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负有一定责任,但其实这也折射了我国电子游戏市场的不成熟,相关监管不到位所致。最近,世界卫生组织终于将“游戏成瘾”定义为精神障碍,足以证明沉迷游戏对人造成的伤害,而未成年人普遍缺乏自制力,很容易影响其心智的健康成长。

目前市场上,只要是涉及付费的游戏,普遍有存在诱导玩家充值的行为,别说未成年人,就算是一个成年人,也极其容易受到引诱,进而对游戏进行付费。

那么,游戏运营者,是怎么“勾引”你付费的呢?

腾讯下狠心出新规,充500就通知家长,真的能救“小学生”?

随着一个人心智的成熟,他会逐渐拥有隐藏人性弱点的能力,但却永远不会被消除,相比成年人,未成年人表现得则更直接,看到同是玩王者荣耀的同学,已经有vip7的贵族等级,整天在那边炫耀来炫耀去,自己没钱也就只能干看着,但只要爸妈一疏忽,有空子钻,孩子对钱又没什么概念,他只知道,只要我花5000,就可以超越同学的等级,看他还怎么嘚瑟。

腾讯下狠心出新规,充500就通知家长,真的能救“小学生”?

手游中的VIP等级,并不是腾讯的首创,而是由一款名为《我叫MT》的卡牌游戏开始的,但却由腾讯游戏发扬光大,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玩家一提腾讯,就能想起贵族、vip等字眼。如今,手游市场上几乎所有的游戏都会包含vip等级的设定,有些甚至已经达到了vip15,甚至是20的惊人等级。

再比如最为出名的抽奖系统。

腾讯下狠心出新规,充500就通知家长,真的能救“小学生”?

手游中抽奖的设定,往往会让玩家花掉高于心理预期的人民币,这也是冲分了利用人性的弱点而设计的。系统告诉你,抽越多次,中奖率越高,那么你一定会抱着侥幸的心理,总是认为下一次就能命中,而当幸运值累积到很高时,你又以为中奖率肯定很高了。于是,原本打算花50的你,不知不觉充值了5000,充值了1000,直到中奖后,回想起来又后悔不已,但为时已晚。

诸如此类利用人性的弱点设计的引诱充值方式,不胜枚举,这不是王者荣耀一家独有的现象,几乎所有的游戏有会涉及,未成年人更容易掉入这样的一个陷阱之中。从这一点上说,游戏厂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从某一角度上说,如果他不这样做,其他人就会做,等于是失去竞争优势,这又是一种无奈之举。

腾讯下狠心出新规,充500就通知家长,真的能救“小学生”?

这里还不得不提另外一个人性的弱点,就是:人们总喜欢把错,归罪到别人身上,永远不会承认自己犯错。曾子云:“吾日三省吾身”,说的是曾子每天都要反省三次,圣人的弟子都如此,而当今的人却不会自省,自家的孩子花光了自家的钱,就把全部的责任推给游戏,推给游戏开发商。

试问:假如没了王者荣耀,难道孩子就不会玩其他游戏吗?当然不是,游戏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游戏开发商的运营方式,错的是身为人父母的教育方式。所以,哪怕是再严厉的限制措施,也很难限制住未成年人玩游戏的步伐。

正所谓大禹治水,重在疏,而不在堵。深入孩子内心的世界,去了解孩子为什么会沉迷游戏,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不会沉迷游戏,正确的引导才是关键。腾讯此次出台的这个新规,充500提醒家长,只能起到监督的作用,并不能完全拯救你家的孩子!切记!

腾讯下狠心出新规,充500就通知家长,真的能救“小学生”?

最后,给那些因为小孩子乱充钱导致家中积蓄当然无存的父母说一声,其实找回充值的钱并没有那么难。根据王者观察室的游戏行业从业经验,找回被小孩子充回的钱并不一定要所谓的,要提供是未成年人充值之类所谓的证明,或者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以获取这个证明,游戏开发商的后台数据也会为你提供佐证,此外,他们也不希望因为你这个事,让自己的游戏有负面的影响。

我个人亲历的一件事:一个孩子下载了一款游戏,一天之内陆陆续续充值了总共5万元的人民币,之后他的父母找过来,说这钱不是他充的,要求退款。游戏运营人员一查后台数据,发现该用户是第一次下载游戏,且没玩多久就充值了好几笔648元,存在冲动充值的情况,根据家长的描述,也十分符合,于是经过一定程序,该游戏的运营人员冻结了这个账号,并退还了所充值的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