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生气,做家长的有什么好办法吗?

真心育儿宝妈

一般来说,孩子老生气,就是遇到一些挫折之后,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处理激烈的情绪,因此采用生气这种看似“有力”的方式来应对。有的家长往往会因为孩子生气时候的一些表现,例如哭闹、扔东西、打人等表现,而第一时间对孩子进行责备和制止,其实这些方法并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下一次孩子如果再生气的时候,家长首先要帮助他正确地把情绪发泄出来,比如拥抱他,让他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再比如,和孩子来一场“扔枕头大战”……总之首先要表达对孩子情绪的理解,这就是“共情”,其次是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处在一个安全的环境当中,这个时候他无论是要哭还是笑,都有爸爸妈妈陪伴在身边,任何时候需要拥抱,都可以。

当然,如果孩子的情绪非常激烈,大喊大叫让你走,那么父母可以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暂时离孩子远一些,但是一定要告诉孩子,如果他需要,爸爸妈妈可以随时来到他身边。

在孩子的情绪平静一些的时候,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来梳理一下刚才发生了什么,然后用商量的语气,一起来聊聊下次如果再遇到同样的问题,要怎么办,是否有比生气更好的办法。

特别要强调的是,很多家长自己的情绪也无法很好的控制,往往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自己的情绪往往更加激烈,这样会导致问题更严重。我们都不是圣人,也难免会有失控的时候,但是下一次又要因为孩子问题情绪崩溃之前,可以深呼吸一下,学会调节自己,体验和正视自己内心的恐惧和担心,说不定家长也可以顺便治愈自己的伤痛。


壹父母

对于小孩而言,发脾气大概可分为生理不舒服和心里不舒服。生理不舒服的,宝妈宝爸可以通过看治和安抚,让小朋友得到缓解和安慰。那如果是心里不舒服,乱发脾气呢?其实每一种情绪都是有原因的,而对于小孩而言,其心智及语言能力还不是那么能支撑其表达出来。

因而,家长首先要做的是:

一、认同幼儿的情绪,对幼儿的情绪持同理心,要知道,成年人有时也难以自控,更何况小孩。当然,这很难,大多数家长看到自己的小孩在发脾气,无名火也就上来了。可是,你要知道,想发脾气时,深呼吸,再深呼吸是很有必要的。

二、冷处理,给孩子一个反省的时间。在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最好能让其有个空间,能远离原先的环境;如果没条件的话,可让幼儿面壁,让其安静反思。重要的是,家长要有原则性,不能因其大哭或发脾气程度加重而放弃,次数多了,孩子就会懂得,父母坚持的事情不会因为自己而改变,发脾气是徒劳的。

三、帮助孩子与脾气共处。在家庭教育中,宝妈宝爸们可以运用小游戏或者是绘本,帮助小孩认识到:哦,原来,生气是不好的,它会伤害自己,也会伤害别人。

那么,当孩子发脾气时,又该怎么办呢?这里有两个小方法:转移注意力及情感宣泄法。转移注意力,顾名思义就是帮助孩子将注意力转向别的内容,等孩子情绪稳定了再进行教育,可以讲故事,玩自己爱玩的东西,在角落里安静呆一会等等。情感宣泄法就是让小孩发泄,把气散发出去,但前提是不伤及自己和他人,可以制作一个出气包或出气筒等。

当然,发脾气的原因很多,这只是其中很小部分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如果各位宝妈宝爸有更好的解决方法或者是问题,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涵妮妈妈育儿经

别人说他不好,就大发脾气的6岁宝宝 ▕ 研究:厉害的父母都是怎样带孩子的?


六岁的宝宝最难应付了,从4到5岁可以看出宝宝有显著的进步,但是5到6岁的宝宝,很多大人怀疑他们好像停止了成长。


1

孩子的成长过程宛如一座山,有小坡也有大破,而六岁的孩子就处在大坡的年龄,这对于他们而言是个混乱期。

一旦超越这种混乱期,就会步入另外一个转折点,在到七岁之前,就会变成一个较规矩的小学生。

但相反,孩子与妈妈们,为了适应这个新生活,都会经历各种困难。

六岁宝宝的心情常被称作“晴时多云偶阵雨”前一秒还高高兴兴,一会儿,马上因为一点芝麻小事就发脾气。

尤其是被责备的时候,情绪更激动,比如妹妹分到的蛋糕比他的大,正在专心堆积木时,被父亲的大衣不小心碰到,或者喊妈妈时,妈妈未能即刻出现,都是他发脾气的原因。

不论是哪一类型的小孩,在他发脾气时恐怕应付起来都是比较困难的。

大多数的6 岁宝宝脾气一旦发过之后,只要心平气和的告诉他,他都能承认并存有改过之心。

不过,尽管经常反省,6 岁宝宝仍然有善变的情况,而且经常会有极端的变化。

比如, 有时非常疼爱家里的宠物狗狗,有时又把它扔在地上又踢又喊地说:“我要杀死你!”

这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心情和行为缺乏控制能力,这点上和两岁的宝宝的情况有点相似。


2

6岁的宝宝感觉很敏感,一点芝麻小事就会耿耿于怀或产生不安的倾向。

会在白天因恐惧和不安而啼哭。

很多6岁的宝宝,也会因过于紧张和疲倦,体重会减轻很多。

在说到如何面对孩子的发脾气之前,我们先想一下:

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用权威的方法制止效果好吗?

一定不好。

我们要做的是,教会孩子,用语言化的方式 ,表达自己的情绪:

比如,当有人说大人不好的时候,我们会说:我不喜欢你这样说,我讨厌你这样说。你这样让我感觉很差劲。等等。

可是,作为孩子,在没有学会这种表达方式之前,只好用大哭大闹来释放糟糕的心情。

甚至很父母会觉得孩子的大哭大闹是个很大的问题。其实,这并不是孩子的错。很多不知所措的父母,着急地问:那该怎么办呢?



3


要说到怎么办,其实很简单:

当你或者有人说孩子不好的时候,先检查要说的“好”与“不好”的标准是什么?

是谁定义的?

这一定就是“好”或者“不好”的吗?

比如:孩子在色彩敏感期,对着家里原墙壁“乱涂乱画”,在大人的眼里,这就是破坏。

显然,这里的破坏是从大人的角度来定义的,同时我们要思考,在孩子的角度来看是什么呢?

在孩子的视角,也许他只是需要一个画板。是他的创意思维发展时的需要而已。

如果能考虑到孩子的需要,也考虑到大人的需要:在家里给孩子设置一面“画墙”,并且他只能在这面墙上“作画”,宝宝会很愿意配合大人,并且会更开心,因为自己的需要有明确的位置。

这也就是教会大人,要用更成熟的角度看待孩子,看待一切事物。这也是家长跟孩子一起成长的开始。


4

当孩子,遭遇被说“他不好”的时候,怎样教会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

—— 给自己的情绪命名。

这是很多强势需要学习做到的,比如:孩子在饭桌上,妈妈说,“如果你再不好好吃饭,我就不要你了!”

敏感的孩子这个时候会哇哇大哭,可这个场面还是要你收拾的,你可以这样说:

妈妈说不要你的时候,你很难过很伤心对不对?

(这是共鸣孩子的情绪,意思是说,我知道你伤心难过了。孩子感觉到自己害怕被妈妈抛弃的心情,被理解了,孩子会重新获得安全感与存在感。同时这本身也就是一种疗愈心灵的方式)。

备注:在此强烈建议,妈妈们不要说“如果你XXX……我就不要你了!”这种威胁的句式,孩子安全感会影响受损。

继续说:”你是不是现在不饿,也许想晚点吃饭是吗?“

(孩子会跟你说是或者不是,或者说明其他理由,这是尊重孩子意愿的询问,也会无形中教会孩子用尊重理解的方式,对待别人)

“可是,如果晚点吃,妈妈会担心我们的饭菜会凉了,吃到肚子里会担心宝宝肚子痛的,所以才要宝宝现在吃。”

(帮助孩子理解,妈妈的意愿与自己需要之间的冲突,这样教会孩子看到自己需求的同时,也能看到别人的。并且教会他如何面对。)

继续教宝宝说“如果下次在遇到妈妈这样说的时候,你要告诉妈妈:

我现在不饿,如果妈妈担心我一会吃得肚子疼的话,先帮我放好,我一会再吃吧。”

(妈妈这样对待孩子,也就是教会孩子,把自己的情绪说出来,而不是用行为的方式传递心情,学会这种方式就是一种巨大的成长,并且这也是很多大人都需要学习的。)

也就是说,作为父母,你要提供给孩子一个良好的表达情绪的氛围和环境。让孩子学会在长大以后,有应付这个世界的心理能力。


5

当然,有些父母这时候会说,孩子哭闹不停的时候,简直是要疯了,抓狂得不得了。

其实,这时候,是因为你和宝宝好像成为了一个人似的,不能觉察自己情绪,也无法觉察孩子哭闹背后的需要,同时这也意味着,你需要在平复自己情绪方面要有所成长!

这时你就会分辨,哪些情绪是自己的,哪些情绪是孩子的?

每位父母唯有保持自我的不断学习成长,才能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能做到有耐心,有爱心,内心依然温柔~~

引导孩子快乐成长,而不必让孩子负担父母的糟糕心情,负重长大。

你可能会问,做到什么程度的父母才是好的父母呢?

标准答案是:60分就足够了,就是足够好的妈妈。


豆丁1366678



有种孩子“人小脾气大”:饭菜不合口味,摔筷子扔碗;削个铅笔,削不好,会砸了削笔器;考试分低了,撕卷子怨老师……

这种孩子动不动就爱发脾气,稍有不顺心就耍态度。还要拿哪个人或哪件东西来出出气,发泄一下。

为什么面对同样的情况,正常孩子表现的更冷静、更理智,而他们却如此暴躁、易怒?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愤怒从来都不会没有原因,但没有一个是好原因。”孩子爱发脾气、爱生气,是天生的就是脾气大,无法改变吗?我认为不是。没有那个孩子天生的脾气大、爱生气,即使孩子情绪属于胆汁质型,也不会必然发展成“坏脾气”。

其实,孩子“坏脾气”都是在后天外部的客观环境影响下造成的。

其中最大的罪魁祸首就是“父母的溺爱”。

心理学家认为,如果一种行为发生后受到了赞扬和奖励,这种行为将来很容易再次出现。所以孩子一发脾气,家长就迁就他,满足他。久而久之,反复强化,反复加强,孩子的“坏脾气”肯定越来越大。

看起来,“坏脾气”的孩子都是父母的溺爱一手制造的,父母做了件“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傻事。

溺爱不是“爱”,既害孩子,又害自己。



对于“坏脾气”的孩子,家长如何做呢?

首先,父母要“冷处理”发脾气的孩子。切忌因此而大发脾气,打骂孩子,使孩子更加暴躁,以致产生抵触情绪。矛盾不仅得不到缓解,甚至适得其反,使孩子受到不良影响,脾气越发越大。

其次,要留给发脾气孩子一个“反省时间”,让孩子在远离其他小朋友,或者给他一个安静的、独自的空间,让孩子冷静下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对日后的行为做出思考。

第三,家长要有原则性,不能因为孩子发脾气就放弃自己的正确想法,迁就孩子、满足孩子。这样只会助长、强化孩子的“坏脾气”。家长坚持原则,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懂得,父母坚持的事情不会因为自己的“生气”而改变,发脾气是徒劳的,孩子脾气慢慢的自然就会变小。


灿烂晨跑

忧伤脾、悲伤肺,经常生气的小孩,不仅爸妈闹心,孩子还容易生病。对于经常容易生气的孩子,爸妈又不能打骂,说话孩子又听不进去,该怎么办呢?爸妈和孩子建立起良性的对话机制,事半功倍!

从小和孩子建立起良性对话机制,对孩子成长发育、爸妈家庭教育都会有非常好的正面意义。那么如何才能正确建立和孩子的良性对话机制呢?

和孩子建立良性对话机制,这个非常官方的说法,其实说白了就是要“会沟通”。很多爸妈也会说,我和孩子平常沟通挺多的啊,但是孩子该发脾气还是照样会发脾气。其实,这是由于爸妈平时和孩子沟通的方式并不正确,或者是对话机制当中角色不清晰,导致沟通效果不好,所以孩子还是一样容易生气。和孩子建立良性对话机制,分为五个部分。

一、是对话角色。

爸妈要习惯于两种角色来回切换,一个是父母的角色,一个是孩子朋友的角色。本来应该是以朋友的角色去沟通,效果会更好,爸妈非选择用父母的角色去沟通,这样,不但孩子听不进去,还容易造成逆反心理,让沟通失去意义。

二、是对话时机。

爸妈要在平时,通过一点一滴的小事情,不断的给孩子分析和交流,让孩子在日常中潜移默化的去接受更多的教育。这样,遇到问题的时候,孩子习惯性的先去分析,然后做出自己的判断,对于自己认为应该争取的,要尽力去争取,而不会是一味生气、哭闹。

三、是正确激励。

爸妈从小要给孩子形成正确的激励方式。不要一味的强求孩子去做什么事情,而是要告诉孩子,你通过做这件事情能得到什么。比如让孩子帮忙扫地,爸妈要告诉孩子,你可以从这件事情里面学到以下几点,“第一,可以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第二,可以让爸妈歇息5分钟;第三,你还可以为你自己争取到5分钟的游戏时间;第四,你还可以要求爸妈帮你做一件你觉得困难的事情。”等等。

通过正确的激励,让孩子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还清楚的了解了自己同时可以得到的奖励,这样孩子们就会更愿意去做事情,也会更乐意与爸妈去交流、沟通。

四、底线与妥协。

爸妈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不要总是存在上与下的层级。爸妈可以尝试用“小儿科式”的方式和孩子沟通,遇到自己需要坚持底线的原则时,要用孩子们的方式,告诉他,这是绝对不可以的!妥协的时候,也不要总是一味的说“都是爸妈不好”等方式,可以以小孩子习惯的“赖皮”方式,去告诉孩子,好吧,我错了。这样,在底线与妥协面前,孩子们的方式会让他们更容易明白和接受。

五、不对比,多鼓励!

很多爸妈都会习惯性的说“看看人家XXX”,哪怕不是教育孩子,夫妻间交流时也会经常说“你看王部长,你看刘总,你看王姐”等等。殊不知,正是这样的反面对比案例,经常会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教育孩子,切忌对比!每个孩子身上都有未必挖掘出来的潜力和特质,你觉得孩子不如隔壁家小孩学习好,那只是你没有挖掘出他身上其他好的地方。比如,画画可能你家孩子就有特长,弹钢琴可能隔壁小孩就比不上你家孩子等等。爸妈要学会多鼓励孩子,这样孩子的自信心提升了,才会更愿意和爸妈交流,才会形成有效、良性的对话机制。

总之,和孩子建议“良性的对话机制”,是每个爸妈都要学些的过程,爸妈学得好,学得快,和孩子沟通更顺畅,孩子成长的也更快乐,爸妈也更省心。爸妈应该作为孩子第一个朋友,也是最亲密的朋友,而不只是父母!

我是多宝妈,国家健康管理师。专注健康育儿、实用育儿知识分享。欢迎关注、分享、点赞!

带娃的那些事

对于孩子老生气的问题,我想从正面管教的角度来和家长分享,如何去处理孩子“生气”的这种情绪。

首先,我们要分析孩子老生气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孩子的首要心理需求是对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需求,在没有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会有些错误信念的产生你,这就导致孩子错误行为的表现,比如大哭大闹、生气打人、闷闷不乐等等。常见的错误行为目的有以下四种:

1.寻求关注:比如家人给到孩子的陪伴比较少,他会通过打扰家人的方式、故意生气的方式来引起家人的注意,让家人为他服务、为他忙碌,这样他才能感觉有归属喊和价值感。若生气的原因是 这样的错误信念,那么家长就要觉察一下是不是平时给到孩子的关爱和帮助比较少,让孩子产生了不安全感的依恋关系。可以尝试提供一些帮助,设置一些特别时光来陪伴孩子,内心富足了,孩子就不会一直生气的状态。

2.挑战权利:也就是只有我说了算才有归属感和价值感,对于家长所说的话都不要听取,我就是主导、就要通过生气、发怒来证明没有人能管我(孩子)。其实孩子的这样表现他的心底声音是“让我帮忙,给我选择。”通常我们若关注不到这一层面,就会跟孩子的生气行为进行正面争执、以暴制暴不让孩子生气,或者通过哄骗的方式跟他投降。这些都不是特别可取的方式,可能一时有效,但对培养内心有力量的孩子的长久教养来说,我们家长应该承认不能强迫孩子,认同他的生气感受,让孩子来提供帮助,体验能力感和价值感,遇到气氛比较紧张时,既不开战也不投降,而是从跟孩子的冲突中撤离,平静下来,先处理情绪再关注解决问题。也可以允许孩子做出决定,就算做错了,引导孩子从错误中学习,也可以把这个事情放在家庭会议中讨论解决。

3.报复:也就是孩子对家人的以牙还牙行为,这种通常会是孩子生气情绪的升级,家长也会有受伤、失望和难以置信的感觉,于是就会想要惩罚孩子,期望他不要这么做。但其实孩子心底的信息是“我很受伤,请认同我的感受”。所以我们家长可以认同孩子生气受伤的感受:“你的行为告诉我,你一定觉得受到伤害,能和我谈谈吗?”要避免惩罚与还击,可以进行反射式倾听。如果家长伤害了孩子,也要给孩子道歉,进行亲子关系的修复。

4自暴自弃:一般孩子不会发展到这个错误目的,孩子的自我放弃且不愿意别人介入,比如自己生闷气、不理家人等,家长会觉得无能为力、无助绝望的感觉。其实孩子心底对归属感的需求还是希望家长“不要放弃我,教我迈出一小步”这样的信念。那么家长要跟孩子表达信任、关注孩子的优点,停止批评,教给孩子技能,鼓励孩子培养信心,让孩子从生气的状态调整到开朗快乐。

以上是从错误目的的行为原因的分析来说,简单概况下,面对孩子总是生气,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关注孩子的需求,分析是正常的还是无理的,然后理性对待孩子的行为表现

2.认同孩子的情绪,表达出对孩子的关爱、理解、包容和提供帮助

3.做出表率,在孩子生气的时候家长避免跟着生气,镜像神经元的作用只会使事情变得更糟,父母从容,孩子平和。

4.建立特殊时光,给到孩子安全感的陪伴,用更多有趣的事情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快乐充斥的心灵就不会有再多的生气情绪。

5.孩子可以体验生气的情绪,但家长要加以引导,有情绪是正常的,但行为表现不一定是被接受的。


亲子成长教练

孩子老生气,家长被卷入,对家长和孩子来说,都不是一件舒服的事。长期如此,会在家庭中形成一种固定模式,孩子会慢慢内化这种处理情绪的模式,对家庭氛围和孩子成长都不利。

好在研究和实践都证明,"生气"是可以被管理好的。

首先,了解孩子为什么"老生气"。

1.家庭中的耳濡目染。

一般,家庭中有比较爱生气的大人,或者习惯用愤怒处理矛盾的家长,这样的孩子比较容易习得"动不动就生气"。因为这是最直观最容易学到的,二是没有人传授更好的或其他的情绪处理方式。

2.孩子的需要总是没有被看见、被尊重、被理解。

比如孩子想把自己画好的画和一天没见面的父母分享,但父母在聊天或看手机,只是嘴上敷衍说好好好,但是眼神、表情传递出的是心不在焉,没有用心投入,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不被重视,孩子会生气。如果此时孩子生气的责备父母没认真看,父母还狡辩称:我看了(甚至还带着不耐烦的语气)。孩子可能会更生气,因为他知道父母确实没用心,但家长却不承认,语言说服不了,自己只能用生气反抗。

3.情绪没有被接纳,甚至被压抑。

有的家长(其实中国很多家庭都如此),从小的经历和接受的教育中,缺乏表达情绪的训练,有情绪也不鼓励表达,而不好的情绪更被认为是坏事,不被接纳,很多情绪,尤其负面情绪是被压抑。

对于成人来说,压抑的情绪会通过各种其他的行为掩饰,但孩子不会掩饰,可能会通过生气的言行表达出来。

接着上面这个例子,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抗议表现出不耐烦、生气,比如他们心里想:我都已经够烦了,别再来打扰我(家长自己的情绪没有处理好影响到孩子);我都回答你了,还想怎么着(即孩子的事是小事,不用那么认真);这么小就会发脾气,了不得了,老子必须得管管你(孩子不该有情绪,尤其不能有负面情绪);好了好了,爸爸给你讲个其他故事吧(回避情绪,希望通过其他方式分散孩子注意力,不要生气)。

以上的反应都是不接纳孩子的情绪,孩子会更生气。

4.孩子娇惯溺爱,习惯了用"生气"要挟家长。

有的家庭过于溺爱孩子,没有规则意识,导致孩子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只要不符合自己要求的情况就生气撒泼,而家长一看这样就心软,无奈,或者觉得孩子小,满足一下又何妨。这样导致孩子通过生更大的气来满足自己"更大的胃口"。

怎么办呢

找到原因就能比较有针对性的解决了,总体原则是:尊重接纳和坚持规则并行。

1.家长要树立榜样,使用恰当的方法处理自己的情绪,营造和谐和气的家庭氛围。

2.尊重孩子的需要,孩子虽小,但他的需要对他自己来说是最重要的,如果你重视,他会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被爱的,心情自然会愉快。所以,多和孩子沟通,多了解孩子小小的心灵里有什么需要你看见和理解。

3.真诚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不回避不压制。

接着上面的例子,

家长此时可以真诚的告诉孩子:爸爸看到你越来越生气了。对不起,爸爸刚才确实开小差了,没有仔细听。或者,爸爸刚才确实在处理一件棘手的事情,有点烦,没有认真听。现在我把手机放一边,专心听你说,你可以再讲一遍吗?

4.对于由于溺爱蛮横不讲理的生气,家长要改变教育方式,告诉孩子规则,并温和而坚定的遵守规则,帮助孩子通过其他合理方式达到自己合理的需求。

以上希望对你有帮助!



有料家庭教育

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王宏梅:


王宏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职业指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专家讲师团讲师、公益人。熟识精神分析、家庭治疗、叙事疗法。擅长领域: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人际沟通。

首先,要弄清楚他生气的原因。

孩子生气的时候,很多家长急于平息孩子的情绪,急于灭火,但是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情绪。

孩子的情绪长期被压抑,会感到很愤怒,所以容易“老生气”。

比如孩子正高高兴兴地玩着一只氢气球,不小心手一松气球飘上了天,孩子放声大哭,孩子一哭,家长就会马上劝慰:别哭别哭,妈妈再给你买一个就是了!但是孩子还是会哭,家长也会跟着生气了:告诉你给你再买了,你怎么还哭?!

其实失去一件心爱的东西,孩子的情绪是正常反应,也应该得到释放,但是家长不接纳他的情绪,反而不允许他的情绪得以释放,他觉得自己不被理解。

他并非想要一个新的气球,而是他的情绪应该得到家长的接纳并理解。如果他哭了,家长不仅允许他哭,还会跟他共情:气球飞走了,你是不是很伤心、很失望啊?他会觉得你理解他了,哭一会也就没事了。

但是如果你不让他的情绪释放,情绪就会形成结,老堵在他的心上,他当然要“老生气”了。

其次,家长要注意生气是不是他获得利益的方式。

有很多家长溺爱孩子,看不得孩子生气受委屈,孩子在解读了这个信息之后,便会利用“生气”来要挟家长,让家长妥协。

比如上了小学的孩子应该有一定的自立能力,自己洗衣服、收拾房间等,但是他一生气,家长就心疼了,马上妥协,替他干他应该干的家务。这种模式会惯坏孩子。

他在该负的责任面前容易形成用情绪来控制他人的相处模式,但是大多数的人不会买账,他在团队中很容易失去支持而成为孤家寡人。

如果孩子用“生气”来获利,家长要坚定地守住自己的原则与立场,该孩子自己做的事、应负的责任,一定要让他自己做、自己负责,要温柔而坚定地坚持,长时间地坚持,孩子就会放弃用情绪来控制他人的模式。

接纳情绪,温柔而坚定地守住原则与底线,这样的孩子才会接纳他人的情绪、有共情能力,而且不会用情绪控制他人,才能够发展出与他人相处的健康的相处模式,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


心理卫生协会妇专委

我解决过类似的案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疑问的话可以私信我

案例还原:

孩子妈妈说:她的孩子有点事就动怒发脾气,不让别人说,就认为自己是对的,一说他错了,他就急眼,固执己见,说不过就用武力解决问题,不会与人沟通。

针对孩子的问题,妈妈采用过的方式包括:打孩子,但哪次都没把哪次打服,而且孩子反抗的也挺激烈,嘴上说我就不服,我就怎样怎样,还砸东西,就因为这,两副眼镜都被他弄坏了。

打孩子没管用,就采用冷暴力,把孩子关在门外,妈妈说这办法当时管用,但是孩子没记性,很快承认错误,又很快犯错。

为了给出更准确的建议,久明老师问孩子妈妈,孩子都会因为什么事、在什么时候爱发脾气?

妈妈想了想说:基本都是因为学习上的事。妈妈举了两个具体的例子。

她说:比如孩子写完作业我检查,我跟孩子说:这道题你做错了。孩子就立刻生气问我:我哪错了?我就告诉他哪个哪个错了。孩子就狡辩说:我没错。我把答案拿过来给他看,他也硬犟说他没错。往往这时我就搂不住火了,冲他大喊,要是不管用,一般我都是把他关在房间里,但他在里边也不消停,一边敲门、踹门一边说不服气的话,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孩子哥哥也要学习,闹时间长了怕影响了老大,没办法我就不得不开开门,妥协。有时候太不听话,就把他关到门外,告诉他,不要他了,然后他就在门外大喊大叫。大晚上的我怕影响邻居或者有时候姥姥看心疼就把门开开,让他回屋了。

久明老师问:回屋之后,你又是怎么做的?

妈妈说:我就说好话呗,跟他说,妈妈是爱你的,怎么能不要你呢?你是好孩子,下次别再这样了。

久明老师问:孩子还会因为什么事发脾气?

她说:看电视,说好的时间,他不遵守,当强制把电视关了,惩罚他以后不能看电视,一到这时候孩子就开始哭,说要给他机会,以后不会再犯等,但是没记性,承认完错误,隔天还会犯同样的错误,周而复始,每次都如此。

简单来说:孩子之所以总和妈妈动怒是

第一:妈妈管孩子的火候不对,我经常说不要在孩子犯错、或正在玩的兴头上管孩子。

第二:妈妈带着情绪管孩子

用生气逼孩子认错,孩子要么被迫屈服,要么以怒制怒。

第三:管不到点上

明明是孩子不守时,不遵守承诺,明明是孩子没理辩三分,妈妈却盯不住这些关键点,而是被孩子的状态影响,顺着孩子的思路,与孩子你一言我一语的穷对付,包括到最后把孩子关到屋里,孩子都没明确自己到底错在哪?甚至妈妈自身也没清晰到底该纠正孩子什么,光顾着生孩子不听话的气了。这就为什么孩子总是不服,即使认错,回头还犯的直接原因。

第四:雷声大雨点小

妈妈每次气的不行,都会冲动地说出很多狠话,什么撵出家门、再也不要你了等等,可结果往往都是虎头蛇尾,甚至以和孩子说小话作为收尾。


久明教你管孩子

孩子老生气,相信家里一定会有一个爱生气的爸爸或者妈妈。而且家里的氛围通常也不是很好,也许父母还经常吵架。

1、如果家里氛围不错,父母也没有经常吵架,孩子老生气是TA自个的原因。那么,这个时候父母就应该多抽时间来关注一下孩子。问问最近的情况,在学校有没有跟同学闹别扭,还是被老师批评了,还是碰到什么题目不会做,或者碰上麻烦事又不肯跟父母说。又或者跟好朋友吵架了,等等。既然爱生气,那肯定有爱生气的由头和事件。孩子不懂得处理,只能借着发脾气来发泄出来。
2、正确的引导孩子的情绪,特别是男孩子,我们通常认为男孩子要坚强,不能随便哭。如果男孩子哭了,会被人嘲笑。其实不然,不管男孩子,女孩子。首先,他们都是孩子,是孩子都会有情绪,不能只让他们发泄好情绪,不让他们发泄坏情绪。坏情绪憋久了,自然是要找发泄出来的,这样也会是孩子爱生气的原因。

3、告诉孩子,为什么要生气。要告知孩子,不要靠生气来解决问题。爱发脾气的话,是交不到朋友的。

如果孩子老生气,我们做家长的在引导的同时不能显示出不耐烦的样子,更不能跟着一起闹脾气,不然,是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相反,还增加了新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