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聯軍發動鴉片戰爭,火燒圓明園,咸豐皇帝做了些什麼?

英法聯軍發動鴉片戰爭,火燒圓明園,咸豐皇帝做了些什麼?

文/國學君

01

1853年3月19日,太平天國攻克江寧(今南京),二十天後,洪秀全帶領文武百官進入金陵城,並宣佈定都金陵,改名天京,正式建立了與清王朝相對峙的太平天國農民政權。

1856年,英法兩國聯合再次對中國發起了戰爭,史稱為第二次鴉片戰爭。

同時,沙皇俄國趁機鯨吞我國東北和西北邊疆10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

時局動盪,列強侵略,喪權辱國,在國家內憂外患危難的時刻,當時的咸豐皇帝在做什麼呢?

英法聯軍發動鴉片戰爭,火燒圓明園,咸豐皇帝做了些什麼?

咸豐皇帝

很遺憾,他在縱情享樂。

就在英法聯軍進軍北京之時,咸豐以“巡狩”為名逃到了熱河行宮(承德避暑山莊),並沒有號召軍民抗擊侵略者,保衛國都。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到了承德,仍然沒有組織將士商討禦敵之策,而是盡情地花天酒地。

正因如此,英法聯軍攻入北京,火燒圓明園。清廷屈辱求和,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天津條約》。

他每天和宮女尋歡作樂,聽戲喝酒,每日必醉,還耍酒瘋。此外,他還吸食鴉片。如此折磨自己,身體能好到哪裡去?

外國軍隊不久撤出北京,但30歲的咸豐帝尚未回到北京,就在熱河行宮一命嗚呼了。

慈禧和咸豐帝之子載淳繼位,然而,大權落入慈禧手中,清廷衰落加快,民不聊生。

02

大清帝國輝煌不再,跟咸豐帝的能力有限脫不了關係。他英年早逝,跟沉湎酒色、吸食鴉片脫不了關係。

老子說:“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意思是說,能夠以貴身的態度去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託付給他;以愛身的態度去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託付給他。

而咸豐帝以酒色自戕,身體怎會無恙?清廷怎會不衰落?天下也就不能託付給他了。

老子的這一觀點出自《道德經》第十三章,他在這一章裡,講到“貴身”和人的尊嚴問題。

英法聯軍發動鴉片戰爭,火燒圓明園,咸豐皇帝做了些什麼?

《道德經》第十三章

老子認為,一個理想的統治者,首要在於“貴身”,不胡作非為。災難來臨,能夠全力以赴,力求渡過難關,重視它就像重視自己的身體一樣,能夠像重視自己的身體那樣去重視天下的疾苦。

在他看來,寵和辱都損害了人的尊嚴。

我們一般都認為辱才是損害尊嚴,老子這裡為啥說寵也損害尊嚴呢?因為得寵者總覺得受寵是殊榮,擔心失去,因而人格尊嚴於無形中受到損害。

03

老子從“貴身”的角度出發,認為生命比名利榮寵珍貴,我們要清靜寡欲,不圖壽、名、位、貨等身邊之物,老老實實為人,明明白白做事。

如今的我們,有著太多的慾望,當官也好,發財也罷,被我們擺在了第一位,為得不到而惆悵憂慮,為得到而激動興奮。因此,亞健康問題突出,久而久之,有人英年早逝,有人長期抑鬱,甚至有人家破人亡。

想想都覺得可惜、遺憾、悲痛,人赤裸裸地來到這世上,終究要赤裸裸地離去。所以,不要被身外之物所累,要看淡一切風雲,輕鬆快樂地度過一生。

英法聯軍發動鴉片戰爭,火燒圓明園,咸豐皇帝做了些什麼?

《道德經》

今日互動:

你把名和利看得重要嗎?

歷史文章:

我是熟讀國學的國學君,熟讀中華傳統經典,汲取民族文化精髓。歡迎大家來關注交流,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