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四大家族”之首崔家的興衰往事

棗莊歷史悠久,在唐宋時形成村落,因多棗樹而得名棗莊,建國後因煤而建市,又稱煤城;更因鐵道游擊隊和臺兒莊大戰而聞名中外。棗莊古稱嶧縣,眾所周知嶧縣有四大家族即:“齊村的崔家、官地的宋家、馬蘭的黃家、嶧北的梁家”。今天就來聊一聊四大家族之首崔家你不知道的興衰往事。

棗莊“四大家族”之首崔家的興衰往事

崔家大院

作為嶧縣四大家族之首的齊村崔家,崔氏先祖崔秉忠,原籍滕縣兩下店,以烹調手藝餬口。因遇歉年,兩筐一擔逃荒至嶧縣。先於嶧城北山陰村租種幾畝土地,農閒為人掌廚維持生活。生子崔震,震生二子,名守貴、守祿。守貴受僱於齊村尤家。尤家有地千頃兼營商業,所建大樓遠近聞名。守貴為人誠樸,所辦菜餚甚合主人口味。守貴後生一子,聰明伶俐,取名崔璉。崔璉長成後,仍在尤家幫辦。時逢一山西人來棗莊開辦煤窯,要物色一個可靠的人任總管。聽說崔璉有才幹,就聘請他去協力經營煤窯。崔璉忠誠勤奮,凡生產銷售諸般事務都能安排妥當,煤窯營業日漸興隆。後山西人回家探親,將煤窯託付崔璉掌管。不料山西人一去杳如黃鶴,永無音訊,煤窯產業遂為崔璉所有。該窯煤層深而質優,兼經營得法,產量躍居各窯之首。《嶧縣誌》載:“方乾(隆)嘉(慶)時礦業大興,而且諸大族若崔氏、宋氏以炭故皆起家,與王侯埒富。”將崔家財勢推上頂峰的是咸豐、同治年間的崔錫級。其《墓誌銘》載,他早年進學為秀才,但不願“以腐儒終”。“殫精竭慮,一以勤貨殖、擴生產為急務”。“公尤精礦務,遇礦地往復觀之,則知礦苗深淺,驗之百不失一,雖泰西礦師之神悟不是過矣”。探礦超過了山西行家!崔錫級分家時置地120頃,曾誇耀說:“我去山陰老林上墳,二十五里不踩別人的地邊。”他重金禮聘當地名儒王聖儀教長子崔廣沅攻讀。崔廣沅果不負所望,光緒十六年(1890年)中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崔錫級宿願已達,遂大興土木,興建翰林府。佔地15畝,樓閣連雲,十分壯麗。崔錫級購置洋槍洋炮,建立起自己的武裝,稱“保家局子”,作為宅院、煤窯、倉庫的守衛。加固圍牆,開東、南、西三門。齊村的行政、集市貿易等也由崔家把持。

棗莊“四大家族”之首崔家的興衰往事

大院中的古井

以上都是大家知道的事情,現在聊一聊你不知道的事情。崔廣沅兄弟八人,自崔廣沅官運亨通之後,加上崔家財力驚人,其餘幾兄弟便開始膨脹起來,老嶧縣有一靳姓人家在同治年間高中進士,古時高中進士老家要立旗杆,旗杆的頂部因文武功名不同而有所區別,旗杆選用約大於33釐米大口徑的杉木,高度達十幾米,旗杆的下半部開鑿有兩個孔,與旗杆夾的孔相一致,用硬質雜木做成的銷將旗杆與旗杆夾連接起來。旗杆底部都有磐石墊底,舉人、進士無需再墊礎石,而貢生等則需在磐石上加一塊圓礎石。旗杆石圓的、方的在古村落中比較常見,扁形的則十分少見,因為按封建等級規定,只有二品以上的官才能用扁形的旗杆石,它是身份地位的象徵。閒話少敘,靳姓高中進士之後,隱隱有蓋過崔家之勢,崔家幾兄弟便強行將旗杆砍斷,豈料此時被皇帝所知,龍顏大怒,下令抄家並問罪於崔家兄弟。幸得崔廣沅事先秘密通知,崔家兄弟除老三外全部外逃,有的逃往了蚌埠、有的去了磁窯、還有不知所蹤的;崔家老三在崔廣沅的上下打點下才免於問責,定居於近嶧城附近。崔家老三生有一兒一女,女兒天生智力有問題,兒子取名為明傑。明傑天生聰穎,善於經商。明傑娶董姓財主之女董氏為妻,生二女。據傳明傑之死頗為蹊蹺,有一日明傑出門買魚,恰巧碰到自己的妹妹,妹妹問:哥哥手裡拿的什麼,答曰:給你嫂子買的魚。妹妹又說:你給我吃吧。明傑說:你嫂子身子不舒服,我買條魚給她補一下。妹妹又說:你若是不給我吃,你走不到城門下。明傑笑笑不以為然,豈料在城門下暴斃。因家中只有二女,長女不滿十歲,自此崔家開始走向衰落。

棗莊“四大家族”之首崔家的興衰往事

大院一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