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的冷知识,我只知道其中一条,你呢?

又到一年端午时。说起端午,你会想到什么?屈原?粽子?划龙舟?其实,端午节还有很多你不知道的秘密!下面这些冷知识,小布只知道其中1条,你呢?

屈原竟然不姓“屈”?

关于端午的冷知识,我只知道其中一条,你呢?

屈原姓芈,简单而言就是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屈”字并不是他的姓,而是氏。姓是族号,而氏则是姓的分支。

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他叫屈原,不叫芈原。同样与屈原同姓不同氏的历史名人还有“西楚霸王”项羽,他也叫芈羽。

粽子的身世之谜:与屈原无关

很多人都听过这么一个故事: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后来,为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关于端午的冷知识,我只知道其中一条,你呢?

但是,据考证,粽子只不过是民间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说端午节吃粽子祭屈原是后人附会而形成的,只是反映民众的心里愿望而已。

关于端午的冷知识,我只知道其中一条,你呢?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到了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原来,粽子的“年纪”比屈原还要大呢~

端午是为了纪念谁?

端午就其由来,有屈原说、伍子胥说、曹娥说等等,其中,为了纪念投汨罗江而死的屈原,是在民间影响最大、范围最广的说法。

其实,端午节在屈原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最初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人们在五月初五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纪念屈原,是一直到南北朝时才真正确立,并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节日的。

喝雄黄酒=喝砒霜?

端午除了吃粽子,还要喝雄黄酒。但雄黄是一种含砷的化学物质,本身具有毒性,饮用过多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尤其雄黄酒加热后,成分就是砒霜。因此,雄黄酒少喝为妙,或者喝点黄酒吧~

关于端午的冷知识,我只知道其中一条,你呢?

端午的习俗除了吃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还要挂艾草、戴香包、沐兰汤等。在浙江各地,端午风俗又有些许不同,小布用一组漫画带你了解~

关于端午的冷知识,我只知道其中一条,你呢?

关于端午的冷知识,我只知道其中一条,你呢?

关于端午的冷知识,我只知道其中一条,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