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情商 送您19個實用小建議!

培养孩子情商 送您19个实用小建议!

成都教育發佈

培养孩子情商 送您19个实用小建议!

如何教孩子學會學習?

怎樣回答孩子的提問,不禁錮他的想象力?

談到歷史和文化,什麼樣的引導能激發他的好奇心?

家長們可曾想到,上述問題的解決

對孩子情商的培養很關鍵

很接地氣很實用,看完就能用哦!

理解孩子的學習

01

鼓勵孩子去感知環境

在天性和能動性的驅使下,孩子本身就有理解周遭事物的慾望。在目光所及的範圍內,他們會利用一切機會來學習掌握各種知識(多數情況下的確是“掌”握,也就是靠手去感知)。

02

從生活中教孩子學習

想讓孩子學習歷史知識,就要從

身邊的問題入手:

你為什麼要吃飯 / 穿衣服,你吃 / 穿的是什麼;

對別的語言有什麼感受;

聽一聽音樂傳達了什麼信息;

看一看畫裡有什麼抽象和具象的東西……

03

大多數的學習都是自然而然的漸進過程

拿游泳來說,孩子先是下到水裡撲騰,接著是在水裡行走和吹氣泡,最終會從基礎的划水進步到潛泳。

換成數學,孩子先是背數字, 然後才是真正地數數——把數字和物體對應起來。

學習社會知識同樣是漸進的過程,孩子要慢慢地理解關鍵性的概念。

04

鼓勵孩子建立自己的認知

大人要鼓勵孩子自己安排時間,對文化現象、事件和人形成自己的看法,獨立辨清“起初”、“隨後”、“最終”這些詞的含義。

孩子也要了解自己的日常生活時間計劃,也就是小計劃,然後再將這種認知拓展到“年”、“世紀”、“時代”的概念上。

05

搞清楚孩子是怎樣理解事物的

他首先要了解、體驗和討論概念。先是觀察和觸摸實物,然後問:

“我能試試嗎?”

“摁哪個是開機?”

“開機後會出來什麼?”

“人們什麼時候開始用電腦的?”

……

之後再通過設想和研究, 獲得答案,最後是借用這類基本元素編成一個自己覺得合理的故事。這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

培养孩子情商 送您19个实用小建议!

如何回答孩子的提問?

06

所有問題都是好問題

這是教育的黃金法則。

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孩子可能會讓家長回答“古代人是怎麼上廁所的?”或者“為什麼富蘭克林在放風箏引雷電的時候沒被電死?”

遇到這種問題時,家長的最佳答案應該是,“問得好,我們來研究一下”。

然後和孩子一起,去翻閱資料。這樣一來,家長就為孩子樹立了榜樣,讓孩子知道該如何向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或其他專業人士求助,以及如何從網上搜索信息。

07

無知並不可怕

不要擔心自己在孩子面前出醜,孩子也不知道答案。

孩子們會效仿家長,向家長提供想法並展開合作,這樣只需要幾年時間,孩子就會自己做研究了。而且他會學到寶貴的一課:無知並不可怕。

08

巧用反問化解“敏感”問題

如果被問到一個難以啟齒的問題,家長可以反問孩子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在涉及死亡、戰爭、犯罪、生殖這類棘手問題時,大人很難寬容地對待孩子的疑問。

我自己就清楚地記得,小時候大人總愛說的一句話便是,“小孩子現在不需要知道這個, 等長大了就明白了”。我那時候還真的以為,等自己長大後,這些問題的答案會在一夜之間浮現在腦海中。

小時候的我也有這樣那樣的想法和擔心,有的是對的,有的是錯的,但都不敢說出來,因為大人已經搶先一步回絕了。

其實,孩子提問只是因為他看到或聽說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還要注意,作答時不要給出過細的信息。大致地描述一下,不要太詳細。除非孩子催你講,再談論細節。當好奇心得到滿足時,孩子會讓你知道。同時,不回絕問題也可以表現出你對孩子的信任與尊敬,即相信他具備理解能力。

09

和孩子一起思考

和孩子分享遇到的疑問,不要著急給出確切的答案,而是迅速鼓勵孩子思考並自行得出結論。

把你感興趣的事情用開放式的問題提出來:“我在想,要是不打預防針你會怎樣?”

和孩子一同探索不熟悉的領域(而不是將其限制在大人的經驗範圍之內),讓他挑戰你的想法,找出你的錯誤。

也讓孩子知道, 犯錯是學習的一部分,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不過也沒必要刻意犯錯。)

培养孩子情商 送您19个实用小建议!

如何讓孩子看待歷史與文化?

10

給孩子讀各種各樣的歷史故事

當孩子瞭解了更多歷史,看過了藝術作品,聽到了音樂,或者觀賞了舞蹈,就會把這些經歷填補到自己的學習結構中。

你們可以聊聊過去是什麼樣子的:

什麼時候有人類?

過去人們吃什麼?

在哪兒睡覺?

孩子會對過去的歷史時期感興趣,而且當他了解到新東西時,會結合已知的知識描繪出一幅更完整的畫面。比如,中國古代有皇帝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 ?恐龍還活著嗎?

11

別用唯一答案禁錮歷史

和其他所有的事情一樣,有關歷史問題也沒有死板答案

歷史是一部故事書,歷史充滿神秘感。

歷史其實每天都在發生,而且大部分歷史事件都不會被記錄下來。人們以前過著不一樣的生活,而生活在慢慢改變,留下的只有線索。

12

試著理解孩子的新嘗試

不要輕易讓孩子對一件事下定論,同時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孩子有必要知道,為什麼人與人之間既有相似也有不同。

如果孩子嚐了一道新菜,試了一套新衣服,或者聽了一句方言,鼓勵他把這些看作有趣別緻的新事物,而不是出格、怪異的東西。

培养孩子情商 送您19个实用小建议!

怎麼教孩子與人打交道?

13

告訴孩子,與人溝通的方式不止一種

孩子需要掌握幾種和他人打交道的策略,這樣便能大膽明確地亮出立場,同時禮貌地說出要求——

握手。

對孩子來說,握手是很有效的方法:可以瞭解對方的習俗,可以向任何年齡段的人打招呼;能克服羞怯,還能應對過度親熱的成人。

合作,但也學會拒絕。

孩子把玩具或手工作品拿到公共場合,想一塊兒玩就必須得到他的許可,要問:“我能和你一起玩嗎?”

而孩子回答得也要有禮貌:“不能,但是我要謝謝你先徵求我的同意。我今天想自己做這個。”或者,“沒問題。你可以做這個部分......”

14

學會與孩子合作

當你不想給孩子提供幫助的時候就拒絕,並和孩子協商任務分工

孩子在自己做事情的時候也要學會運用這種表達方式。真正的合作意味著,人們要就做什麼和怎樣分工達成一致。

如果孩子知道他們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興趣和喜好,就會表現出更多的自信和更少的擔心。

15

打開孩子的故事大門

利用書籍、雜誌、平板電腦、報紙等各種途徑,讓孩子接觸到各式各樣的故事

用照片、過往經歷、地圖和明信片打造有關你和家人朋友的故事。幻想一下在其他星球上的生活, 想象孫悟空就躲在周圍,想象去別的地方旅行。——這些都是故事。

16

尊敬、協作、靈活對待問題

在社會中,沒有什麼比尊敬、協作、靈活地對待問題更有價值了

在幫助孩子理解自身文化的同時,創造出一種氛圍,讓他接受不同的文化、知識。

如果你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能學會這些,他就比那些只會學習書本知識的孩子具備更大的優勢。

培养孩子情商 送您19个实用小建议!

讓孩子擁有故事思維

17

愛護孩子的初心

古時候有這麼一個人,他把自己做過或見到的事情講成了故事,於是他便成了古往今來的第一位歷史學家。

早期的畫家和音樂家也是一樣,他們把自己對世界的感受整理了出來,為他人解讀了世界。

所以,當孩子在描述一幅畫,或者講洋娃娃的故事的時候,大人要仔細傾聽。

18

鼓勵孩子把眼前的事情編成故事

“要是碰上了那種恐龍該怎麼辦?”

“走到洞穴裡,看到了一幅千萬年沒人見過的巖畫,是什麼感受?”

任何美術、音樂和文學作品,都代表了一種聯繫,是生活的體現——和考古學家從地下挖掘出的遺蹟同等重要,或者說更為重要。

因為前者可以表達人內心的想法,而不只是一件能摸到或看到的東西。

19

教孩子“發展中”的歷史

和科學一樣,歷史也在不斷髮展

鼓勵孩子秉持開放、靈活的心態;

鼓勵孩子去接受各種理念,去探索、揣摩這些理念;

鼓勵他從中找到對自己最有意義、對地球上的其他人也最有意義的那一種。

過去我們的教育,對象是孩子,家長像做雕塑一樣把孩子雕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然而現代的教育理念認為,對象應該是環境,家長應該做的是創造環境,讓孩子長成他自己的樣子。

培养孩子情商 送您19个实用小建议!

猜你還想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