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小圖帶你玩成語:扞格不入讀什麼?

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預計在10月份開始報名,12月進行筆試考試,想上岸的考生建議日常做好積累,以防考前慌了手腳。

在我們國考公務員行測言語部分,有半壁江山——邏輯填空。提到邏輯填空,很多同學唯有無語凝噎了,邏輯填空就好比我們的國足,”虐我們千萬遍,依舊待它如初戀,”很多人會問:“是因為愛嗎?”我們只能耿直的回一句:“分值高。”

很多情況下,我們沒有做對言語題是因為我們對選項中的成語不瞭解,那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一下,那些年,我們傻傻分不清楚的成語。

101.【背道而馳VS 截然不同VS大相徑庭VS扞格不入】

背道而馳: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截然不同:兩件事物毫無共同之處

大相徑庭:兩者相差很遠,大不相同

扞格不入:形容彼此意見完全不合(扞格hàngé:是指相互牴觸,格格不入)

102.【譁眾取寵VS侃侃而談】

譁眾取寵:以浮誇的言行迎合群眾,騙取群眾的信賴和支持

侃侃而談:“侃侃”本為剛直之意,談得理直氣壯才叫侃侃而談。人們大多用此語形容聊天,屬誤用。

103.【主次顛倒VS亦步亦趨VS避重就輕】

主次顛倒:說明事物輕重大小顛倒了位置

亦步亦趨:比喻由於缺乏主張,或為了討好,事事模仿或追隨別人

避重就輕:指回避重的責任,只揀輕的責任來承擔

104.【刀光劍影 VS危機四伏 VS此起彼伏】

刀光劍影:形容處境險惡,多用於貶義

危機四伏:表現出了市場競爭的激烈

此起彼伏:形容事物發展變化不斷,描述對象常是聲音、鬥爭、浪潮等,用來對比兩個事物

105.【空穴來風 VS三人成虎 VS風聲鶴唳】

空穴來風:空穴是來風的條件,既能來風,必有空穴,傳聞有一定根據。很多用來表示毫無根據,完全用反了。

三人成虎:傳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誤解為團結合作力量大。

風聲鶴唳:驚慌疑懼,常與“草木皆兵”連用。有人用“殺得風聲鶴唳”來形容戰鬥激烈,錯。

106.【美輪美奐 VS蓬蓽生輝】

美輪美奐: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麗。不少人凡形容美好事物都用這個成語,錯。

蓬蓽生輝:謙敬之辭。廣告詞用“讓您的居室蓬篳生輝”,就很滑稽。

107.【炙手可熱 VS不瘟不火】

炙手可熱:形容人很有權勢,含貶義。現在常被擴大使用範圍,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離其本義。

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悶也不過火。常被人用來表示商品銷售不夠火爆,且寫作“不溫不火”。

108.【鼎力相助 VS一言九鼎VS拋磚引玉】

鼎力相助:只用於對方或他人,不可用於自己,否則太不謙虛。

一言九鼎:說話有份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於自己。

拋磚引玉:自謙之辭,不能用於對方或第三方。

109.【不負眾望 VS不孚眾望】

不負眾望:沒辜負大家的期望,褒義。

不孚眾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貶義,常和“不負眾望”被混用。

110.【眾說紛紜 VS莫衷一是VS評頭品足】

眾說紛紜:指人多嘴雜,議論紛紛

莫衷一是:形容意見分歧,沒有一致的看法

評頭品足:比喻在小節上過分挑剔,與中性的評議不同。

111.【不謀而合 VS殊途同歸VS不約而同 VS異曲同工】

不謀而合:指事先沒有商量過,但意見或行動卻完全一致

殊途同歸:指通過不同的途徑,到達同一個目的地。比喻採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結果

不約而同:指事先沒有約定卻一致地進行相同的動作

異曲同工:意為不同的曲調演得同樣好,比喻說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達到了同一目的

112.【手忙腳亂 VS不知所措VS手足無措 VS無所適從】

手忙腳亂:形容遇事慌張,不知如何是好

不知所措:指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形容處境為難或心神慌亂

手足無措:指手腳不知放到哪兒好,形容舉動慌張,或無法應付

無所適從:形容不知聽從哪一個好,指不知怎麼辦才好。

113.【紛至沓來 VS 風起雲湧VS 蜂擁而至 VS 此起彼伏】

紛至沓來:形容接連不斷地到來

風起雲湧:形容大風颳起,烏雲湧現,比喻新事物相繼興起,聲勢很盛。

蜂擁而至:形容很多人亂哄哄地朝一個地方聚攏

此起彼伏:形容接連不斷

114.【沉渣泛起 VS 東山再起VS 捲土重來 VS 死灰復燃】

沉渣泛起:指已經沉底的渣滓重新浮上水面

東山再起:指再度出任要職,也比喻失勢之後又重新得勢

捲土重來:比喻失敗之後,重新恢復勢力

死灰復燃:指冷灰重新燒了起來,原比喻失勢的人重新得勢,現常比喻已經消失了的惡勢力又重新活動起來

115.【不遺餘力 VS 不拘一格VS 不落窠臼 VS 不折不扣】

不遺餘力:是指把全部力量都使出來

不拘一格:不侷限於一種規格或一個格局

不落窠臼:比喻有獨創風格,不落舊套,多用來指文章和文藝作品的風格

不折不扣:指沒有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以上即為一些常考成語的辨析,其實,做好邏輯填空題,不僅要學習做題技巧,在題目中強化、運用技巧。積累一些成語、實詞的意思也是十分關鍵的。所以,想做好邏輯填空題,確實需要大家多付出一些努力。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