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週年|服飾潮流40年

改革开放40周年|服饰潮流40年

服飾潮流40年

近來,妻子老在我面前抱怨衣服沒處放,我感到不解:前幾年搬遷新居時家中不是一下子添置了一套組合大衣櫥,怎麼會不夠用?直到一天我幫妻子整理衣櫥時,才發現衣服真的是多得沒處放了。大衣櫥裡掛滿了時興的西裝、西褲、休閒服……堆滿了過時的舊衣服。

改革开放40周年|服饰潮流40年

記得1978年我剛懂事理那會兒,家中用來放衣服的就是一隻木箱幾隻大紙盒。那時,母親一年到頭的外套基本上就是一身工作服。毛線衣不敢奢望,能穿上棉紗織的衣褲便很滿足了。織一身棉紗衣褲一般需要40雙手套,而車間每月只發2雙手套,再節省用也只能積餘一雙手套,只得採取互相調劑的辦法,或工友們互相湊著輪流織,或家庭成員之間攢起來讓一人先織。

改革开放40周年|服饰潮流40年

父親當時在機關工作,享受不到棉紗手套的勞保,好在母親在工廠,可這樣一年節省累積的手套也只能滿足一個人的半身棉紗衣褲。那時的舊衣服是個寶,妹妹一直是接姐姐的舊衣服,母親的舊衣服自然歸屬姐姐。恢復高考的第二年,姐姐考上了師範大學,臨走時,小姨媽送了姐姐一身“新衣服”,除了一身外套還有絨衣、絨褲,都是她結婚時置辦的,沒怎麼穿過。姐姐感動得哭了,上大學的歲月一直把小姨媽的這身“新衣服”穿在身上,逢人便說是小姨媽送給她的。父親能穿的舊衣服更是不多。1992年我到女朋友家拜見她的父母時,在家中翻父親的舊衣服,可翻來翻去都找不到一件像樣的衣服,只有一件磨亮的中山裝還能撐點面子。這以後,這件粗呢中山裝我就一直據為己有,逢做客便穿上它。

改革开放40周年|服饰潮流40年

那個年代我們姊妹仨過年穿的新衣服也只是商場處理的尾布,或是母親從外面勻來的包裝粗白布經過漂染,漂染出來的顏色也只能是豆綠、靚藍、栗色和黑色。藍的做長褲,綠的姐妹做上衣,栗色的由我做外套,均是奶奶親手縫製。奶奶有個百寶箱,積攢著她平時幫人做衣服節省下來的布頭,她會仔細幫我的姐姐妹妹挑選出一段大紅或粉紅的布頭來,拼接在袖口和衣襟處,這一點點細微的裝飾總能稍稍撫慰姐姐和妹妹愛美的心。

改革开放40周年|服饰潮流40年

1993年我結婚時,想買一件像樣的西裝與愛人拍合影,因為穿西裝人覺得精神。可跑遍了整個小城的商場竟然都未能如願。當時衣服很單調,不是中山裝就是軍便服,要麼還有列寧裝。最後還是託人到上海才買回了一件巴拿馬西裝,穿上後惹得我的親友好一陣羨慕,紛紛打聽是哪裡買的。

改革开放40周年|服饰潮流40年

從九十年代末起,我們這個小城的服裝攤不但多了起來,而且服裝店也鱗次櫛比,各種新潮服裝琳琅滿目,爭奇鬥豔,在西裝與休閒衫唱主流的同時,文化衫、T恤衫、蝙蝠衫、踩蹬褲、直筒褲、牛筋褲、喇叭裙、一步裙、A字裙、超短裙、迷你裙……無數令人眼花繚亂的流行服裝紛至沓來。愛美的妻子樂壞了,每次出去買服裝都要拉上我這個“參謀”,以免“滿田揀瓜,揀得眼花”。可隨之而來的舊衣服處理一時成了頭疼的問題。妻子是個好趕時髦的人,看到新潮服裝上市,就拉上我去選購。可買回來穿不到半年又不高興穿了。家中衣櫥有一大半都被她佔用了。兒子的衣服也不少,很多品牌服裝,都是妻子買給他的。

改革开放40周年|服饰潮流40年

家中不穿的舊衣服以前儘可以送送鄉下親戚,那時候,鄉下親戚上街帶點大豆、花生之類的土特產來探望我們,款待他們後就找出一些不穿的舊衣服送給他們當回禮。臨走時他們都是笑容滿面,一副很知足的樣子。可時至今天再送他們舊衣服他們就覺得你是小看他了。一次,我打電話給鄉下的老表,情真意切地讓他順便到我這裡來選一些舊衣服回去給兒子、老婆穿,說這些服裝都有七八成新,式樣也不錯。沒想到他在電話裡很不高興地回我說,他家的舊衣服也多得沒處放。

改革开放40周年|服饰潮流40年

我是個從窮日子裡走出來的“節儉派”,一直捨不得添置新衣服,買件衣服都要穿好多年。而如今已過天命之年的我也喜歡在商場中追隨著那服飾的潮流,並隨著街上的流行色而不斷地變著自己的服飾,為的是追逐已失去的青春,更為的是與時俱進。

改革开放40周年|服饰潮流40年

服裝是一種記憶,也是一幅穿在身上的歷史畫卷,見證著歷史的變遷、社會的發展、文明的進步。

審核:林彬

改革开放40周年|服饰潮流40年

曾都發布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