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么来分析,光明右使范遥其实真的不是什么正面人物

在《倚天屠龙记》中,明教光明右使范遥向来给人的印象是一个甘为明教利益,不惜自毁容貌(虽说是有感于情伤)的好儿郎,虽然他行事有些乖张,但是不愧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好汉子!而且在塔顶戏弄灭绝老尼的那一段,更是让人觉得十分解气!

但是,如果我们以另一种眼光(比如以厚黑的视角)来看的,其实范遥心机、城府之深,直可以列外大奸大恶之辈,直追混元霹雳手成昆。

如果这么来分析,光明右使范遥其实真的不是什么正面人物

假设范遥毁容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伺机谋杀自己的情敌韩千叶(这个分析可见我之前的一篇文章 ),那么,我们就能够看到范遥以前的可疑行径,不难看出他毁容是为了追查成昆要用计颠覆明教的这一套说辞存在着极大的问题。比如,他潜伏汝阳王府那么多年,查处了什么惊天动地的消息了吗?好像除了帮助在少林寺挪动了几座佛像之外,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动作。

如果这么来分析,光明右使范遥其实真的不是什么正面人物

最最可疑的是,要知道六大派围攻光明顶,可是成昆一手策划的计谋,而且这个计划也是成昆酝酿多年的计策,他在汝阳王府那么多年,一个又聋又哑的头陀,又是赵敏的亲信,谁会留神提防他,而以他的武功机谨和能力,怎么可能一点消息都不知道?甚至连一点蛛丝马迹都没发现?当六大派围攻光明顶的时候,几乎所有知道明教有难的教众都来护教了,范遥没有来,而且还没有任何报信的消息。如果范瑶真的是为了追查成昆覆灭明教的消息,那么他肯定事事留心,起码会得到一些消息吧。而这些,范瑶都没有。可见,范遥进入王府的动机不可能是所谓的“为了追查成昆的阴谋”。

如果这么来分析,光明右使范遥其实真的不是什么正面人物

我们再看,他刚与张无忌相见时的情景,感觉十分有问题。他声称为了取信汝阳王,曾经亲手杀掉本教的三名香主,而当看到张无忌嘴上说没事,面上有点不开心的时候,立马刺自己一剑,表示先寄下人口,等大事了了之后再自杀谢罪。给张无忌留下了一个“此人说得出做得到”的鲜明印象。终于挤兑得这位“年轻识浅”的新教主不得不说出“你再残害自身,那便是说我无德无能,不配当此教主大任。你再自刺一剑,我便自刺两剑”之类的言语。

其实,为了取信王爷,又何必非得在闹市杀掉三位香主?显得和明教有大仇,真的需要这么残暴吗?他明知道残杀本教的兄弟是大罪(你看周颠、杨逍等人,虽然为了争夺教主斗得你死我活,但从来不会伤害对方的性命),可是还是做了。

如果这么来分析,光明右使范遥其实真的不是什么正面人物

这么看来,范遥还真不是什么良善之辈。不过讲真,原著中对于范遥和张无忌比武的这一段描写,当真精彩,先是比招,后是比剑,再后来是内力,先附录一些如下,以博诸君一观:

如果这么来分析,光明右使范遥其实真的不是什么正面人物

刀光剑影下来张敏敏的美照

​​​张无忌左掌挥出,化开这一招,说道:“上人意欲如何?请先言明,再动手不迟。”苦头陀毫不理会,竟似没听见他说话一般,只见他左手自虎爪变成鹰爪,右手却自龙爪变成虎爪,一攻左肩,一取右腹,出手狠辣。张无忌道:“当真非打不可吗?”苦头陀鹰爪变狮掌,虎爪变鹤嘴,一击一啄,招式又变,三招之间,双手变了六般​姿式。

​张无忌不敢怠慢,施展太极拳法,身形犹如行云流水,便在乱石冈上跟他斗了起来。但觉这苦头陀的招数甚是繁复,有时大开大阖,门户正大,但倏然之间,又变得诡秘古怪,全为邪派武功,显是正邪兼修,渊博无比。张无忌只以太极拳跟他拆招。斗到七八十招时,苦头陀呼的一拳,中宫直进。张无忌一招“如封似闭”,将他拳力封住,跟着一招“单鞭”,左掌已拍在他背上,这一掌没发内力,手掌一沾即离。

……但见对手剑招忽快忽慢,处处暗藏机锋,张无忌一加拆解,他立即撤回,另使新招,几乎没一招是使得到底了的。张无忌心下赞叹:“若在半年前遇到此人,剑法上我不是他敌手。比之那八臂神剑方东白,这苦头陀又高上一筹了。”

……张无忌听到风声,心知这一掌真力充沛,非同小可,有意试一试他内力,右掌回转,硬碰硬地接了他这掌,左足这才着地。霎时之间,苦头陀掌上真力源源催至。张无忌运起乾坤大挪移心法中第七层功夫,将他掌力渐渐积蓄,突然间大喝一声,反震出去,便如一座大湖在山洪爆发时储满了洪水,猛地里湖堤崩决,洪水急冲而出,将苦头陀送来的掌力尽数倒回。这是将对方十余掌的力道归并成为一掌拍出,世上原无如此大力。苦头陀倘若受实了,势须立时腕骨、臂骨、肩骨、肋骨齐断,连血也喷不出来,当场血肉模糊,死得惨不可言。——《倚天屠龙记·二十六 俊貌玉面甘毁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