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为什么要杀死自己的妻子?

1993年10月8日,诗人顾城与谢烨在新西兰怀希基岛(又名激流岛)双双殒命,曾经美好的爱情和十年的姻缘以玉石俱焚的惨烈方式结束,顾城也永远定格在37岁的年龄上。

其实我们都知道,顾城的性格里缺乏一种成熟与坚韧,对别人都过于依赖,有点像大孩子的感觉,所以他笔下的那些诗才会那么纯净,令人神往。

对妻子谢烨更是如此。

两人在1979年上海开往北京的列车上相遇,虽然有点不愉快,但还是深深记住彼此。

后来他们第二次在火车上相遇时,顾城给周围画画,却唯独没有画谢烨。可能人们会以为顾城会因为上次的不愉快耿耿于怀,这么想就真的冤枉顾城了。

因为顾城给谢烨写得第一封信曾写道“我觉得你亮得耀眼,使我的目光无法停留!”

多么憨态可掬,多么青涩明媚,这大概是每个人对待年少爱恋时表现。

越是喜欢,越是假装不在意!目光游移不定,想好好看看那个喜欢的人,可又不敢!

后来两人书信来往一段时间后,便确定了恋爱关系。谢烨在夜大下课后,顾城总是风雨无阻去接她。

据顾城好友张毅伟回忆,每次顾城把谢烨送回家后,他一个人走在大街上的时候都会觉得要早点结束现在的生活,和谢烨赶快结婚!

可那时的顾城并没有什么名气,常常贫困潦倒,寄出的诗稿经常被退回。据舒婷回忆,顾城困难时一首诗只买四块钱,可想当时他的生存状态。

但这丝毫没有阻挡两人在一起的决心,终于在1983年8月8日登记结婚。

婚后的生活无疑是幸福的,他们游历欧美,走访名川古刹,日子绝对很甜蜜。

时隔多年,顾城好友张毅伟还记得:

顾城曾经深深吸引过谢烨,谢烨再也碰不到顾城这样用梦幻加现实、艺术加生活的方式和她交流的人。谢烨个性很强,是诗人,懂文学,有着强烈的使命感。

王安忆回忆与顾城在德国聊天时,谢烨会取出一架小录音机,录下顾城交谈的整个过程,“他说出的每一个字都不致遗漏,而被珍惜地收藏起来”。

但后来,孩子出生后谢烨渐渐不满顾城,称他像个孩子永远长不大。谢烨觉得自己太累了,明明身边有个男人却不能依靠,还要自己时刻去照顾他。

据顾晓阳回忆,那段时间顾城精神状态就很不好,一个人磨刀很长时间,竟会忘了周围人。

后来谢烨离开后,顾城在生活和情感上都遭到巨大的打击,而选择了对妻子痛下杀手。

或许就像北岛说得那样,顾城去了国外太折腾,也许留在大陆就没有那么多事。

漂泊异乡本身就需要巨大的勇气和力量,更何况远离故土,远离家人和朋友,那份孤寂本,无人可以分享。再加上顾城自己阴郁的性格,长久以往,难免会产生心里问题。

心里唯一慰藉离开了,大概任谁都接受不了吧!

1993年10月18日,北岛在《今天》冬季号(总第23期)写下编后语:“顾城和谢烨的离去令人震惊,这世界显得更空旷。回想《今天》在白雪覆盖的不足六平方米的农舍诞生的日子,已如此遥远,中间隔着深渊。往事如驶离的大船,过去的我们与此刻的我们正在告别,互相辨认。死去的朋友们成为那船的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