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高涨,百姓怨声载道,中石油竟“牟取暴利”大赚200多亿?

近期,布伦特原油期货和美国WTI原油期货分别突破80美元/桶和70美元/桶的关口,刷新三年半以来新高。随着国际油价的持续上涨,国内油价也迎来2018年以来的第七次上调,且创下了年内最大涨幅,全国多数地区的92号汽油零售价已经达到了7.5元/升。

油价越高,中石油赚得越多?去年营收高达2万亿元!

算下来,今年国内的汽油已经累计上调720元/吨,而柴油累计上调700元/吨,车主们加满一箱汽油要比年初多花近30元,油价上涨的压力可以说非常明显。然而人们发现,像中石油这样的巨无霸油企却在这一过程中赚得盆满钵满,而且是油价涨得越高,他们就赚得越多!

油价高涨,百姓怨声载道,中石油竟“牟取暴利”大赚200多亿?

6月5日,中石油在2017年年度股东大会宣布,受益于国际油价的回升,该公司去年的营业额超过了2万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达到了227.98亿元。到了今年一季度,中国石油业绩继续大幅增长,净利润为101.53亿元,同比增加78.1%;进入二季度以来,国际油价继续攀升,而瑞银等国际投行也继续看好中石油的业绩表现。

中石油之所以能这轮油价上涨中实现逆袭,主要依赖他们的上游业务。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中石油勘探与生产板块实现经营利润人民币97.41亿元,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了78.25亿元;而炼化板块只比去年增加了不到3亿元,销售板块反而8亿多元。其中的道理也很好理解,像大庆、长庆、塔里木这些国内大油田都被中石油牢牢掌握,全国大部分的石油生产利润都进了他们的腰包。

油价高涨,百姓怨声载道,中石油竟“牟取暴利”大赚200多亿?

上游业务利润最丰厚,放开之后油价有望降低?

在整个石油产业链中,上游的勘探开采环节是风险最大、投资最多、回收期最长的一环,也往往是润最丰厚的一个环节。尽管国家近些年一直在推动油气体制改革,比如开放民营企业的原油进口资格,山东地方炼厂的产能也已占到了全国的1/3。但是长期以来,石油的勘探开采领域都是由“三桶油”等国有石油公司专营,普通民企想要进入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种情况下,少数国企从上游开始就垄断了石油产业链,民营资本无法充分参与市场竞争,导致下游的批发与零售环节也难以实现有效竞争,最终造就成品油价格居高不下。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出现“十年前,国际原油每桶147美元,国内油价6.3元/升,如今的国际原油每桶75.56美元,国内油价却达到了7.4元/升”的局面,并最终得出一个无奈的结论——桶贵了。

油价高涨,百姓怨声载道,中石油竟“牟取暴利”大赚200多亿?

据《证券日报》报道,国家新一轮的油气改革的重点将集中在上游,向社会和民营资本放开被几大石油公司垄断的油气资源。2017年年底,塔里木盆地柯坪西区块5个油气区块进行了招标试点,民资也有望在中石油等国企深耕的上游领域分一杯羹。中石油“一家独大”的日子可能要一去不复返了,而普通民众也有望享受到更合理的油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