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本是《水浒传》中最现实、最刚强的女性,无奈背了一生骂名

提起《水浒传》中的女性,首先让人想到的一定不是一丈青扈三娘、母夜叉孙二娘这样的女豪杰。而是潘金莲。


但是潘金莲在《水浒传》中的情结,却让人只能看到一个“谋杀亲夫”的恶毒女人的形象。但是作者施耐庵浓墨重彩的描绘潘金莲,仅是为了凸显武松的高达形象么?个人认为事实上并非如此。

她本是《水浒传》中最现实、最刚强的女性,无奈背了一生骂名

对于水浒传来说,108位好汉,都称得上是英雄,但是在当时所处的时代,女性就是“封建制度”下的玩物。潘金莲曾称武大郎为“三寸丁谷树皮”。但是前后来看,潘金莲便是那个时代“最现实”的女人。

追寻自己的“感情自由”,不想委身于“权贵”,即便是嫁于武大,他也是忍了。这何尝不称得上是“刚强”呢?

她本是《水浒传》中最现实、最刚强的女性,无奈背了一生骂名

所以,一棒子就打死“潘金莲”,给她定型,是错误的。而应该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

她本是《水浒传》中最现实、最刚强的女性,无奈背了一生骂名

事实上,潘金莲代表的正是《水浒传》全书中的一种人性,一种最普通的人性,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当有了西门庆的出现,潘金莲舍弃了武大郎,当武松出现,潘金莲又舍弃了西门庆。

她本是《水浒传》中最现实、最刚强的女性,无奈背了一生骂名

虽说,潘金莲的行为是错误的,但是对于当时的环境和人性来说,她却是正确的。当她放弃大户纳妾的举动后,她的内心一定是盼望着一位像武松这样的英雄。然而事与愿违,一样的结果却用了错误的选择罢了。

潘金莲不过是人性的一块遮羞布,施耐庵贴上了这块遮羞布,但是人却更注意了羞,而没有在意这块布的意义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