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百善孝为先!

人为啥要孝敬长辈,特别是孝敬父母呢?它是否反映自然规律?是不是圣人先贤们的主观臆测?

二、出生难,养育也不易。初生儿三个月之内头放在那边,就在那边,母亲必须帮助经常翻动,不然头会长偏,影响长大成人后的美观。抱孩子也很讲究,必须一只手抱住,另一只手轻轻托住小脑袋,防止闪过去。拉屎拉尿对于没有经验的年轻母亲也是考验。婴儿不会说,往往用大哭表达,没经验的母亲往往手足无措。个别儿童爱哭,哭个不停,老人家信迷信,说写个“夜哭郎”的字符贴在床头就好了。我弟弟是有名的爱哭,一哭,肚脐鼓得老高,都是我姐姐夜里抱着到处走,多辛苦只有自己知道。“别人的孩子长得快、邻居家的孩子不闹人”,是自己的感受,别人并不知道养儿的艰辛。过去都是煮中药,孩子半夜发烧,无论多晚都要去请大夫。往往取来的药还没有煎好,孩子已经断气。
母亲节,百善孝为先!

三、由于营养不良,身体抵抗力差,一部分孩子到一岁还不能行走,又容易生病,一般过了三岁才比较健康,免疫系统健全了,病也少了。

四、教育。从几个月起都要教吃喝拉撒睡,教走路,教说话。5—6岁开始进行正规学校前的预班教育。然后进入小学、中学、大学,每一阶段都有父母的辛勤汗水,挂念挂心。

五、独一无二。“羊有跪乳恩,鸟有反哺义”作为类比,羊跪乳是方便哺乳,有时候牛犊也跪乳,没有特别含义。雏鸟是除人以外最难养育的物种。小鸟破壳,鸟妈妈把蛋壳一片一片衔出窝外,以保持空间充裕和保温。小鸟的食品是活虫,活蛾,绝不吃粮食。晴天尚好,到了阴天,鸟夫妇忙忙碌碌,小鸟张着黄黄的大嘴争抢食物,嘁嘁喳喳很是热闹。小鸟大了食量也一天天增加,鸟夫妇的工作量也日益加大。直到一部分小鸟出飞,剩下小鸟少了,鸟夫妇才可松口气。
母亲节,百善孝为先!

六、鸡。
母亲节,百善孝为先!​雏鸡出壳24小时就可以进食,一般是小米等颗粒较小的食物,抱窝的鸡妈妈只要在夜间或雨天给小鸡取暖,防备老鼠等动物的偷袭已经够了,不管喂食,只是普通带头人。根本用不着公鸡配合养育,很多鸟都是一夫一妻,鸡却是群婚,多夫多妻。要说鸡是原鸡进化的,确实牵强附会。物种进化的方向性是进化论的缺陷。鸡嘴是越长越大,以适应采食,雏鸟的嘴黄嘴叉,反而越长越小。

七、最脆弱的雏鸟


母亲节,百善孝为先!​雏鸟给儿童相比也优越的多。几个月之后,小鸟完全出飞了。父母的任务彻底完成。人类要数年的时间养育,还要好多年教育,学知识,学技能,学做人,学人伦道德。因为一切动物都是直接利用自然物品的,人是设计物品,创造新世界的,难度空前,必须通过长期严格的教育。所以,人类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不是圣人先贤的主观规定。是人性的重要内容。
母亲节,百善孝为先!
母亲节,百善孝为先!母亲节,百善孝为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