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欧洲,有块中国人可以自由出入的地,可惜80年后才派上用场

咱们都知道中国的领土面积有960多万平方公里,在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咱们的领土面积可以排在第三位。但是你可能不知道距离咱们几千公里外,居然还有一个中国人可以永久使用的土地,并且咱们的国人还可以在此自有出入,这个地方就是斯瓦尔巴群岛。

遥远的欧洲,有块中国人可以自由出入的地,可惜80年后才派上用场

这个名字一定很陌生吧?斯瓦尔巴群岛位于挪威西北的北冰洋上,现属于挪威管辖,这样一个如此遥远的北极圈的小岛,咱们中国人为什么可以任意逗留呢?这还要从斯瓦尔巴群岛的历史说起,这个群岛最早由荷兰人巴伦支与1596年首先发现。由于这附近的海域有丰富的鲸鱼资源,这引起了西方列强的蜂拥而至,开始大量捕获鲸鱼。

遥远的欧洲,有块中国人可以自由出入的地,可惜80年后才派上用场

后来这里又发现了煤炭,所以这个弹丸的群岛又引起了新一轮的关注和争夺,先后有挪威、丹麦、荷兰、俄国和英国等国家再次开采煤矿。这场趋之若鹜的资源掠夺战,俄国人逐渐占据了优势,于是俄国率先提出了对此岛的主权要求;但随之挪威也提出在地理位置他们离斯瓦尔巴群岛最近,所以理应挪威才是享有主权的不二人选。

遥远的欧洲,有块中国人可以自由出入的地,可惜80年后才派上用场

由于斯瓦尔巴群岛不仅仅有海洋和煤炭资源,这里显然更具有军事价值,试想如果有一天在北大西洋附近发动战争,这里的军事价值将进一步扩大。所以对此岛的争夺权也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正当各方利益犬牙交错的时候,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显然俄国并没有在远离国土的位置上有过分纠缠的心思。

遥远的欧洲,有块中国人可以自由出入的地,可惜80年后才派上用场

​就这样,在1920年,挪威政府向国际社会提交了一份文件,对斯瓦尔巴群岛提出了领土要求,最后经过多方的协商和谈判,当然更多地为了能在此地长期维持利益关系,最终美国、丹麦、法国、意大利、荷兰、挪威、瑞典等国签署条约,即《斯瓦尔巴条约》。条约规定:挪威对该岛拥有主权,但签约国在该岛均可以自由进行经济活动,但不可以进行以军事为目的的活动。

在世界的另一端大家为了争夺斯瓦尔巴岛的主权费尽心思,而此时咱们的中国正处在北洋军阀相互混战的时期,各军阀各自为政,还有谁会去关注这个千里之外的群岛的,那么咱们又是怎么在战争混乱的年代去签订了一个这样的条约呢?

遥远的欧洲,有块中国人可以自由出入的地,可惜80年后才派上用场

就在1925年段祺瑞临时执政的期间,经过法国的邀约和推荐,段祺瑞也是碍于面子怕影响彼此关系,于是就安排了代表在协议上签了字,就这样段祺瑞的一个无意之举,却在几十年后帮助到了中国在北极圈开发和科考的权益。

遥远的欧洲,有块中国人可以自由出入的地,可惜80年后才派上用场

2004年,中国科学工作者在北极地区的斯瓦尔巴群岛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科学考察站-黄河站,从而也对外宣布了中国在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工作进入了一个更高的领域,科研工作全面展开。​更加让人觉得耐人寻味的是,中国在近代历史上与外国列强签订了诸多不平等条约,但北洋政府签订的《斯瓦尔巴条约》却完全不同,确实给中国根据条约的保障而享有的平等权益。换句话说,就是因为这个条约的签订,为中国能顺利进入北极圈工作做好了充分的法理准备。

遥远的欧洲,有块中国人可以自由出入的地,可惜80年后才派上用场

谁也没有想到,北洋政府留给后代的遗产,居然在80年后帮助到了后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