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坐片刻便會放鬆意念;清閒一會即成造化神仙——萬州羅田十一

羅田古鎮之字形老街轉角處有一個風景就是迄今近200年還滴水不漏的石頭公廁。

小坐片刻便會放鬆意念;清閒一會即成造化神仙——萬州羅田十一

中間人字型屋頂的石頭建築就是近200年曆史的石公廁

今天所說的廁所,在古代叫做茅坑,我國最早出現在奴隸社會。根據考古資料介紹,在夏商時代的城市之中就有了公共廁所,秦漢時稱為“廁”、“圊” “溷”、“清”、“軒”、“更衣之所”等。南陽東漢墓中,不僅男女兩個廁所左右並列,且其中一個便坑前有尿槽,另一個則沒有,與今天的形制已沒有區別了。《墨子·旗幟》記述了那時的公共廁所:在道外設屏,以30步為周長,一般要垣高12尺以上。

小坐片刻便會放鬆意念;清閒一會即成造化神仙——萬州羅田十一

古代的廁所造型就像個廁字

羅田古鎮的“之”字老街的末端建有一座石頭公廁,巴楚茶馬古道從這裡經過普濟橋通往謀道。這座石頭公廁的歷史沒有人知道有多少年代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修建的時間比羅田古鎮的“之”字街還要早。修建“之”字街的時候,在它的右邊向街一面架起了一道連接老街的石梯,石梯的右邊是豬市壩和柴市壩。石梯架起後,石頭公廁的門就從正面改到了背面。

小坐片刻便會放鬆意念;清閒一會即成造化神仙——萬州羅田十一

羅田古鎮的石頭公廁並未命名,俗稱“大茅屎”,男女分用,全部用石頭修建,沒有翻修的痕跡,至今保存完好。公廁高2.5米,共砌有8輪石頭;寬2米,人字屋頂長6米,兩邊各有3塊石板;公廁屋脊上蓋有5塊石條。公廁四周及屋頂的條石雖不可避免的有所風化,但至今依然滴水不漏,不能不歎服羅田古鎮能工巧匠們的精妙技藝。

小坐片刻便會放鬆意念;清閒一會即成造化神仙——萬州羅田十一

雖然有時候上面堆滿了垃圾,但至今還能使用的羅田石頭公廁


分享到:


相關文章: